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宁宁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三向管路吸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83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三向管路吸振器,包括金属环和减振胶块,所述减振胶块为适配套于管路上且采用粘弹性材料制成的环状弹性体,所述减振胶块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安装槽,所述金属环通过挤压减振胶块而套装在安装槽上;所述减振胶块的一端沿管路方向延伸设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的沿外圆周面上开设有固定凹槽,所述防滑部通过缠绕绷紧在固定凹槽上的扎带固定在管道上;所述减振胶块内沿管路方向上开设有大小和形状可调节的刚度调节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更换方便,成本低,两个纵向和径向三向吸振,稳定防滑性更高的新型三向管路吸振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三向管路吸振器
本技术涉及涉及管路减振降噪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车辆、家电等产品的管路共振抑制的新型三向管路吸振器。
技术介绍
空调、冰箱等产品的压缩机管路振动、应力是评价质量的重要指标。家电的振动主要来源于压缩机,而管路是传播振动的主要途径,对管路的抗振设计是家电产品设计与制造的关键环节。现有的管路吸振器只能对一个方向进行振动控制,只能对管路径向进行振动控制,在一个位置安装吸振器只能对该位置管路径向模态进行振动控制,要对该位置管路纵向振动进行控制则需要另外选择合适的位置安装吸振器。现在家电产品管路振动控制一般采用改变管路结构、约束位置、增加约束数量使管路共振频率避开工作频率的方法,该方法对定频压缩机效果好,但是对变频压缩机往往不能完全避开全部工作频率或实现代价较大。而家电、汽车等产品管路走向复杂,管路前两阶模态振型一般包括管路径向振动和管路纵向振动。对各频段管路振动进行分析,管路前两阶模态的贡献是最大的,共振峰一般也是最大的,现有的吸振器只设计管路径向吸振,要控制前两阶管路模态共振就需要在管路不同位置安装两个吸振器,分别对管路径向和纵向模态进行控制,增加了成本和管路设计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更换方便,成本低,两个纵向和径向三向吸振,稳定防滑性更高的新型三向管路吸振器。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三向管路吸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环和减振胶块,所述减振胶块为适配套于管路上且采用粘弹性材料制成的环状弹性体,所述减振胶块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安装槽,所述金属环通过挤压减振胶块而套装在安装槽上;所述减振胶块的一端沿管路方向延伸设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的沿外圆周面上开设有固定凹槽,所述防滑部通过缠绕绷紧在固定凹槽上的扎带固定在管道上;所述减振胶块内沿管路方向上开设有大小和形状可调节的刚度调节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刚度调节孔上下、左右对称,且总数量为等于或大于2的偶数。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振胶块上设有两个间隔并排的安装槽,且同时安装两个金属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环安装在减振胶块后的外侧圆周面低于减振胶块的外表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振胶块上设有开口,且其通过开口适配套于管路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环和减振胶块整体为圆形体或方形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振胶块和金属环通过硫化或粘接工艺粘贴成一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方案是在不改变管路原来结构、安装方式的基础上,对振动幅值较大的频带进行吸振设计,同时弹性元件减振胶块单独生产,没有与金属环的硫化工艺,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弹性元件与金属环采用卡槽连接的形式,安装更换简单方便。2,该新型三向管路吸振器可同时控制管路两个纵向和径向两阶模态;如只需控制一阶管路模态,既可使用吸振器径向吸振功能,也可使用其纵向吸振功能,则对安装位置管路的走向没有要求,降低了管路设计难度。3,该新型三向管路吸振器在减振胶块的一端设置防滑部和固定凹槽,通过缠绕绷紧在固定凹槽上的扎带将减振胶块固定在管道上,可防止吸振器整体在管道上发生滑移,稳定性更高;设置刚度调节孔,可实现两个纵向不同刚度,需要刚度大的方向可以通过减小刚度调节孔数量和尺寸增大刚度;减振胶块上可以开设安装的开口以适用于较长的管路;也可不设置开口,安装时从管路端头套入,移动至安装位置,无开口设计可增强减振胶块的使用寿命,且其不会从开口处脱落,增加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新型三向管路吸振器安装在管路上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减振胶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带有开口且设置两个刚度调节孔时的减振胶块的端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不带开口且设置四个刚度调节孔时的减振胶块的端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方形体的减振胶块的端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带有两个安装槽的减振胶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金属环外表面低于减振胶块外表面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示意:1-金属环;2-减振胶块;21-安装槽;22-刚度调节孔;3-防滑部;31-固定凹槽;32-扎带;4-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三向管路吸振器,包括金属环1和减振胶块2,所述减振胶块2为适配套于管路4上且采用粘弹性材料制成的环状弹性体,所述减振胶块2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安装槽21,所述金属环1通过挤压减振胶块2而套装在安装槽21上;如图3至图5所示,金属环1和减振胶块2整体为圆形体、方形体或者其他规则形状。进一步,所述减振胶块2和金属环1通过硫化或粘接工艺粘贴成一体。如图1、图2和图7所示,所述减振胶块2的一端沿管路4方向延伸设有防滑部3,所述防滑部3的沿外圆周面上开设有固定凹槽31,所述防滑部3通过缠绕绷紧在固定凹槽31上的扎带32固定在管道4上。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减振胶块2内沿管路4方向上开设有大小和形状可调节的刚度调节孔22。上述结构在不改变管路4原来结构、安装方式的基础上,对振动幅值较大的频带进行吸振设计;金属环1截面对应可以为圆形或其他形状(不同形状对应吸振器不同的径向、纵向刚度比)。减振胶块2为环状弹性体,外圆周面上有金属环1的安装槽21,内侧直接接触管路4,减振胶块2通过中心安装孔套装在管路4上,减振胶块2具有较大的可压缩、变形能力,通过挤压变形可把金属环1套装在安装槽21上;同时弹性元件减振胶块2单独生产,没有与金属环1的硫化工艺,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减振胶块2与金属环1采用卡槽连接或者硫化或粘接工艺粘贴成一体的形式,安装更换简单方便。通过缠绕绷紧在固定凹槽31上的扎带32将减振胶块2固定在管道4上,可防止吸振器整体在管道4上发生滑移,稳定性更高。在应用于摩擦力较大的管路上时,该防滑部3可视情况省略设置。设置刚度调节孔22,可实现两个纵向不同刚度,需要刚度大的方向可以通过减小刚度调节孔22数量和尺寸增大刚度。进一步,所述刚度调节孔上下、左右对称,且总数量为等于或大于2的偶数。如图3所示,当刚度调节孔为两个时,可实现上下和左右刚度不一样;如图4所示,当刚度调节孔数量为大于等于4的偶数或者没有刚度调节孔时,两个管路径向刚度一样,且可通过上下和左右的刚度调节孔的大小不一样来实现上下和左右刚度的不同。如图6所示,所述减振胶块2上设有两个间隔并排的安装槽21,且同时安装两个金属环1,两个金属环1可以是不同重量,控制不同的频率,也可以控制同一频率,增加减振效果。如图7所示,所述金属环1安装在减振胶块2后的外侧圆周面低于减振胶块2的外表面;该设计可防止金属环1碰到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三向管路吸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环和减振胶块,所述减振胶块为适配套于管路上且采用粘弹性材料制成的环状弹性体,所述减振胶块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安装槽,所述金属环通过挤压减振胶块而套装在安装槽上;所述减振胶块的一端沿管路方向延伸设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的沿外圆周面上开设有固定凹槽,所述防滑部通过缠绕绷紧在固定凹槽上的扎带固定在管道上;所述减振胶块内沿管路方向上开设有大小和形状可调节的刚度调节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三向管路吸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环和减振胶块,所述减振胶块为适配套于管路上且采用粘弹性材料制成的环状弹性体,所述减振胶块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安装槽,所述金属环通过挤压减振胶块而套装在安装槽上;所述减振胶块的一端沿管路方向延伸设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的沿外圆周面上开设有固定凹槽,所述防滑部通过缠绕绷紧在固定凹槽上的扎带固定在管道上;所述减振胶块内沿管路方向上开设有大小和形状可调节的刚度调节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向管路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刚度调节孔上下、左右对称,且总数量为等于或大于2的偶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三向管路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于宁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