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状阻尼槽活塞气弹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778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状阻尼槽活塞气弹簧,其包括缸筒、密封腔、活塞组件和活塞杆;活塞组件设置于将密封腔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活塞组件包括阻尼活塞、流通盖片和密封圈;阻尼活塞由第一塞体和第二塞体同轴连接而成,第一塞体上设有阻尼孔,第二塞体上设有活塞通孔,二者通过环形阻尼槽连通,第二塞体侧面设置有过流槽;流通盖片包括阻挡部和流通部并与第二塞体配合,流通部与过流槽相配合,且与活塞通孔无重合;第二塞体的外围有密封圈,其高度小于第二塞体的高度,并且分别与第二塞体的侧面、缸筒的内壁密闭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达到匀速回弹的效果,还可以最大限度增大阻尼系数,并且增加提高气弹簧内部的压强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状阻尼槽活塞气弹簧
:本技术涉及弹性缓冲装置领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状阻尼槽活塞气弹簧。
技术介绍
:气弹簧(gasspring)是一种可以起支撑、缓冲、制动、高度调节及角度调节等功能的工业配件。它由以下几部分构成:活塞组件、活塞杆、缸筒、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填充物(惰性气体或者油气混合物)等。原理是在密闭的压力缸内充入惰性气体或者油气混合物,使腔体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的几倍或者几十倍,利用活塞杆的横截面积小于活塞的横截面积从而产生的压力差来实现活塞杆的运动。由于原理上的根本不同,气弹簧比普通弹簧有着很显著的优点:阻尼槽增长数倍、速度相对缓慢、动态力变化不大(一般在1:1.2以内)、容易控制。随着气弹簧被越来越广应用,对气弹簧性能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如申请号为CN201110286407.1公开的一种大气弹簧,包括缸体、活塞和活塞杆;所述的活塞将缸体分隔成上腔和下腔;所述的活塞包括活塞本体和盖板;所述的活塞本体设有贯通活塞本体两个端面的阻尼通孔;所述的活塞本体的端面设有往复排列的阻尼槽;所述的阻尼槽可以设置在活塞本体的一个端面,阻尼槽的一端通过连接通道与上腔或下腔连通,阻尼槽的另一端与阻尼通孔连通;所述的活塞本体也可以在两个端面各设置一个阻尼槽,位于活塞本体的一个端面的阻尼槽的一端通过连接通道与上腔连通,位于活塞本体的另一个端面的阻尼槽的一端通过连接通道与下腔连通,两个阻尼槽的另一端通过阻尼通孔连通;盖板压住活塞本体的端面并盖住阻尼槽;所述的活塞杆的下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活塞杆的上端伸出缸体外。目前的气弹簧存在的不足之处是:阻尼槽通过设置往复排列的阻尼槽,复杂度较高,加工难度较大;而且当钢筒内压强较大时,容易出现破裂漏气现象;目前还有一些阻尼孔或槽是在缸筒内壁上,同样具有加工难度大、易损坏的特点;另外,目前大多数灌注气体的方法是先将缸筒两端封闭,随后通过活塞杆端和密封件的间隙强行充入惰性气体,此种方法会造成气弹簧内部压强精准度偏差大等现象。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气弹簧,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有鉴于此,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实用的气弹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一种环状阻尼槽活塞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弹簧包括密封的缸筒、由缸筒构成的密封腔、活塞组件和活塞杆;所述活塞组件设置于密封腔内并将密封腔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活塞组件包括阻尼活塞、流通盖片和环形的密封圈;所述阻尼活塞由圆柱形半径较大的第一塞体和圆柱形半径较小的第二塞体同轴固定连接而成,所述第一塞体和流通盖片均与缸筒内壁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一塞体上设有用于排出气流的阻尼孔,第二塞体上设有用于气流流入的活塞通孔,所述阻尼孔和活塞通孔通过设置于阻尼活塞上呈环形设置的阻尼槽连通以使当活塞组件回弹时,第二腔体中的气体能够从活塞通孔进入并通过阻尼槽后再从阻尼孔排出至第一腔体,所述第二塞体还在侧面设置有过流槽;所述流通盖片包括阻挡部和流通部并与第二塞体的右侧端面密闭配合,所述流通部与第二塞体上的过流槽相配合以使气流通过,且流通部与活塞通孔无重合;所述第二塞体的外围套合有所述密封圈,其高度小于第二塞体的高度,该密封圈分别与第二塞体的侧面、缸筒的内壁密闭配合,以防止气流通过。优选地,所述阻尼槽设置在第一塞体的左侧端面上,所述活塞组件还包括环槽盖片,所述环槽盖片与缸筒内壁设置有间隙,该环槽盖片紧密贴合于所述第一塞体的左侧端面以使阻尼槽密闭在环槽盖片与第一塞体之间。优选地,所述气弹簧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缸筒两端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缸筒、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形成了密闭的所述密封腔。优选地,所述阻尼槽由多个相互连通的环槽组成。优选地,所述阻尼槽截面可以为半圆形、矩形或三角形。优选地,所述过流槽的数量为4,流通盖片上流通部的数量也为4。优选地,所述密封圈为弹性形变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阻尼活塞、环槽盖片、流通盖片均贯穿设置有供活塞杆通过的中心孔。优选地,气弹簧进行充气动作时,充气动作与密封缸筒同步进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所提供的环状阻尼槽活塞气弹簧,能够通过设置密封圈、流通盖片和过流槽,使得气弹簧在受到压力活塞部件向左移动时较快进行气体交换,增加装置的安全性。(2)本技术所提供的环状阻尼槽活塞气弹簧,能够通过设置阻尼槽和环槽盖片,使得气弹簧在受到的压力取消或变小时可以匀速回弹,满足气弹簧的需求。(3)本技术所提供的环状阻尼槽活塞气弹簧,能够通过设置环形阻尼槽,最大限度拉长阻尼槽长度,达到最优阻尼效果,并且可以将本结构应用于小型气弹簧。(4)本技术所提供的环状阻尼槽活塞气弹簧,能够通过充气与推进密封件并折扣缸筒同时差进行,减少充气时的气体损耗和气阻,大大提高气弹簧内部压强精准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环状阻尼活塞气弹簧的截面示意图;图2位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活塞部件进行压缩运动时的示意图;图4为活塞部件进行伸展运动时的示意图;图5为阻尼活塞的左视图;图6为阻尼活塞的整体示意图;图7为环槽盖片的左视图;图8为流通盖片的左视图;图9为筒壁与第二密封件充气前的示意图。图10为筒壁与第二密封件充气时的示意图其中,1-活塞组件;2-活塞杆;3-缸筒;4-第一密封件;5-第二密封件;6-密封腔;7-第一腔体;8-第二腔体;9-阻尼活塞;10-环槽盖片;11-流通盖片;12-密封圈;13-第一塞体;14-第二塞体;15-第一端面;16-第二端面;17-阻尼槽;18-阻尼孔;19-活塞通孔;21-过流槽;22-阻挡部;23-流通部;24-筒壁;25-唇口密封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中心……)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状阻尼槽活塞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弹簧包括密封的缸筒(3)、由缸筒构成的密封腔(6)、活塞组件(1)和活塞杆(2);所述活塞组件(1)设置于密封腔(6)内并将密封腔(6)分为第一腔体(7)和第二腔体(8);/n所述活塞组件(1)包括阻尼活塞(9)、流通盖片(11)和环形的密封圈(12);所述阻尼活塞(9)由圆柱形半径较大的第一塞体(13)和圆柱形半径较小的第二塞体(14)同轴固定连接而成,所述第一塞体(13)和流通盖片(11)均与缸筒(3)内壁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一塞体(13)上设有用于排出气流的阻尼孔(18),第二塞体(14)上设有用于气流流入的活塞通孔(19),所述阻尼孔(18)和活塞通孔(19)通过设置于阻尼活塞(9)上呈环形设置的阻尼槽(17)连通以使当活塞组件回弹时,第二腔体(8)中的气体能够从活塞通孔(19)进入并通过阻尼槽(17)后再从阻尼孔(18)排出至第一腔体(7),所述第二塞体(14)设置有过流槽(21);所述流通盖片(11)与第二塞体(14)的右侧端面密闭配合,该流通盖片(11)包括阻挡部(22)和流通部(23),所述流通部(23)与第二塞体(14)上的过流槽(21)相配合以使气流通过,且流通部(23)与活塞通孔(19)无重合;所述第二塞体(14)的外围套合有所述密封圈(12),其高度小于第二塞体(14)的高度,该密封圈(12)分别与第二塞体(14)的侧面、缸筒(3)的内壁密闭配合,以防止气流通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状阻尼槽活塞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弹簧包括密封的缸筒(3)、由缸筒构成的密封腔(6)、活塞组件(1)和活塞杆(2);所述活塞组件(1)设置于密封腔(6)内并将密封腔(6)分为第一腔体(7)和第二腔体(8);
所述活塞组件(1)包括阻尼活塞(9)、流通盖片(11)和环形的密封圈(12);所述阻尼活塞(9)由圆柱形半径较大的第一塞体(13)和圆柱形半径较小的第二塞体(14)同轴固定连接而成,所述第一塞体(13)和流通盖片(11)均与缸筒(3)内壁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一塞体(13)上设有用于排出气流的阻尼孔(18),第二塞体(14)上设有用于气流流入的活塞通孔(19),所述阻尼孔(18)和活塞通孔(19)通过设置于阻尼活塞(9)上呈环形设置的阻尼槽(17)连通以使当活塞组件回弹时,第二腔体(8)中的气体能够从活塞通孔(19)进入并通过阻尼槽(17)后再从阻尼孔(18)排出至第一腔体(7),所述第二塞体(14)设置有过流槽(21);所述流通盖片(11)与第二塞体(14)的右侧端面密闭配合,该流通盖片(11)包括阻挡部(22)和流通部(23),所述流通部(23)与第二塞体(14)上的过流槽(21)相配合以使气流通过,且流通部(23)与活塞通孔(19)无重合;所述第二塞体(14)的外围套合有所述密封圈(12),其高度小于第二塞体(14)的高度,该密封圈(12)分别与第二塞体(14)的侧面、缸筒(3)的内壁密闭配合,以防止气流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状阻尼槽活塞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和平宁成王海洋罗琦洋李娟宁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三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磊焱氮气弹簧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