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铜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77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套,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铜套。这种便于拆装的铜套,包括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连接可拆卸连接且可合并构成圆柱状筒体的第二连接件、用于固定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钢箍,筒体包括结构部与固定部,固定部的直径小于结构部的直径,钢箍套设于固定部且与结构部贴合,钢箍上设有安装孔,结构部与钢箍贴合的面上设有与安装孔位置对应的安装槽,安装孔与安装槽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铜套的安装与拆卸方便,且固定用的紧固件隐藏在内部,能够保证结构强度。凹陷部与凸出部的配合,便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定位合并。定位槽与定位块的配合能够便于钢箍与筒体之间的定位安装。固体润滑剂能够减少筒体的摩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装的铜套
本技术属于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铜套。
技术介绍
铜套是许多机械设备中重要的零件之一。现有的铜套通常是直接套设在铜辊或铜套轴上的,在长时间的使用时铜套磨损,需要更换时直接套设的结构在拆卸与安装时都比较麻烦,需要一种便于拆装且结构稳定的铜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将铜套分为两部分并通过钢箍和紧固件固定且不影响筒体结构稳定性的铜套。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铜套,包括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连接可拆卸连接且可合并构成圆柱状筒体的第二连接件、用于固定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钢箍,筒体包括结构部与固定部,固定部的直径小于结构部的直径,钢箍套设于固定部且与结构部贴合,钢箍上设有安装孔,结构部与钢箍贴合的面上设有与安装孔位置对应的安装槽,安装孔与安装槽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合并构成筒体,筒体包括固定部与结构部,固定部置于筒体整体的两端,使结构部位于两端固定部的中间。两端的固定部上都套设有钢箍,从而使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贴合,保证筒体结构的稳定性。安装孔位于钢箍的端面上并与安装槽位置对应,通过穿过安装孔插入安装槽的螺纹紧固件进一步固定钢箍和筒体。同时螺纹紧固件隐藏在筒体和钢箍的内部,对筒体外表的结构影响小,能够保证筒体结构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一接触面上设有第一凹陷部,另一接触面上设有第一凸出部,第二连接件与第一凹陷部相对应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二凸出部,与第一凸出部相对应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二凹陷部。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凸出部相配合,第二凹陷部与第一凸出部相配合,使第一件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拼接成整体时能够便于定位和初步固定,方便后续的安装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固定部上设有延伸至结构部的定位槽,钢箍上设有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槽与定位块的配合能够便于钢箍安装时的定位,保证安装孔与安装槽能够位置对应,便于螺纹紧固件的安装,保证铜套整体的结构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筒体上设有若干通孔,通孔内设有固体润滑剂。通常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固体润滑剂是由石墨、氧化铝以及二硫化钼烧结一体成型的,通过固体润滑剂能够提高润滑效果,有效降低了铜套的摩擦力,减少铜套的磨损,延长铜套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钢箍包括圆筒部与圆环部,圆环部与圆筒部之间的夹角为90°,使钢箍的截面为L形,圆筒部与固定部的侧面贴合,圆环部与固定部的端面贴合。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圆筒部与固定部贴合,通过圆筒部与固定部之间的摩擦力,能够进一步加强筒体与钢箍连接的结构强度,防止钢箍脱落。圆环部与固定部的端面贴合使圆环部能够保护固定部的端面,进一步加强结构强度,保证结构稳定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将铜套分为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钢箍,能够便于铜套的安装与拆卸,同时固定用的紧固件隐藏在内部,能够保证结构强度。2.通过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凸出部、第二凹陷部与第一凸出部的配合,能够便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定位合并。3.通过定位槽与定位块的配合能够便于钢箍与筒体之间的定位安装,保证安装孔与安装槽位置的对应。4.固体润滑剂能够减少筒体的摩擦,延长铜套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铜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钢箍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筒体;11、第一连接件;111、第一凸出部;112、第一凹陷部;12、第二连接件;121、第二凹陷部;122、第二凸出部;13、通孔;14、固定部;141、定位槽;15、结构部;151、安装槽;2、钢箍;21、圆环部;22、圆筒部;23、安装孔;24、定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一种便于拆装的铜套,包括第一连接件11、与第一连接可拆卸连接且可合并构成圆柱状筒体1的第二连接件12、用于固定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12的钢箍2,筒体1包括结构部15与固定部14,固定部14的直径小于结构部15的直径,钢箍2套设于固定部14且与结构部15贴合,钢箍2上设有安装孔23,结构部15与钢箍2贴合的面上设有与安装孔23位置对应的安装槽151,安装孔23与安装槽151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12合并构成筒体1,筒体1包括固定部14与结构部15,固定部14置于筒体1整体的两端,使结构部15位于两端固定部14的中间。两端的固定部14上都套设有钢箍2,从而使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12贴合,保证筒体1结构的稳定性。安装孔23位于钢箍2的端面上并与安装槽151位置对应,通过穿过安装孔23插入安装槽151的螺纹紧固件进一步固定钢箍2和筒体1。同时螺纹紧固件隐藏在筒体1和钢箍2的内部,对筒体1外表的结构影响小,能够保证筒体1结构的稳定性。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12的一接触面上设有第一凹陷部112,另一接触面上设有第一凸出部111,第二连接件12与第一凹陷部112相对应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二凸出部122,与第一凸出部111相对应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二凹陷部121。第一凹陷部112与第二凸出部122相配合,第二凹陷部121与第一凸出部111相配合,使第一件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12拼接成整体时能够便于定位和初步固定,方便后续的安装工作。固定部14上设有延伸至结构部15的定位槽141,钢箍2上设有与定位槽141配合的定位块24。定位槽141与定位块24的配合能够便于钢箍2安装时的定位,保证安装孔23与安装槽151能够位置对应,便于螺纹紧固件的安装,保证铜套整体的结构强度。筒体1上设有若干通孔13,通孔13内设有固体润滑剂。固体润滑剂是由石墨、氧化铝以及二硫化钼烧结一体成型的,通过固体润滑剂能够提高润滑效果,有效降低了铜套的摩擦力,减少铜套的磨损,延长铜套的使用寿命。钢箍2包括圆筒部22与圆环部21,圆环部21与圆筒部22之间的夹角为90°,使钢箍2的截面为L形,圆筒部22与固定部14的侧面贴合,圆环部21与固定部14的端面贴合。圆筒部22与固定部14贴合,通过圆筒部22与固定部14之间的摩擦力,能够进一步加强筒体1与钢箍2连接的结构强度,防止钢箍2脱落。圆环部21与固定部14的端面贴合使圆环部21能够保护固定部14的端面,进一步加强结构强度,保证结构稳定性。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基于上述实施例而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装的铜套,包括/n第一连接件(11);/n第二连接件(12),与第一连接可拆卸连接且可合并构成圆柱状筒体(1);/n钢箍(2),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12);/n其特征在于,/n所述筒体(1)包括结构部(15)与固定部(14),所述固定部(14)的直径小于结构部(15)的直径,所述钢箍(2)套设于所述固定部(14)且与所述结构部(15)贴合,所述钢箍(2)上设有安装孔(23),所述结构部(15)与所述钢箍(2)贴合的面上设有与安装孔(23)位置对应的安装槽(151),所述安装孔(23)与所述安装槽(151)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装的铜套,包括
第一连接件(11);
第二连接件(12),与第一连接可拆卸连接且可合并构成圆柱状筒体(1);
钢箍(2),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12);
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1)包括结构部(15)与固定部(14),所述固定部(14)的直径小于结构部(15)的直径,所述钢箍(2)套设于所述固定部(14)且与所述结构部(15)贴合,所述钢箍(2)上设有安装孔(23),所述结构部(15)与所述钢箍(2)贴合的面上设有与安装孔(23)位置对应的安装槽(151),所述安装孔(23)与所述安装槽(151)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12)的一接触面上设有第一凹陷部(112),另一接触面上设有第一凸出部(111),第二连接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桦陈泓翰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申锘工矿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