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矩阵结构正平衡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273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车领域,提供了一种矩阵结构正平衡发电装置。该矩阵结构正平衡发电装置包括:支架(100);沿Z轴方向配置在所述支架的内部、且动力输出轴十字交叉的两个发动机(1);对应配置在所述支架的前、后、左、右四个端部的四个发电机(3),其中,两个发电机的动力输入轴与一个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2)的两端对应传动配合,其余两个发电机的动力输入轴与另一个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的两端对应传动配合。采用按矩阵结构分布的四个发电机,使得发动机的负载平衡度趋于理想,能够更有效地减小发动机的振动,减小动力输出轴的摩擦,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减少振动和摩擦造成的能量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矩阵结构正平衡发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矩阵结构正平衡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油电混合动力车是新能源车的一种。油电混合动力车配置有发动机、发电机、电池组和驱动电机。油电混合动力车在运行中,当电池组的电量大于设定值时发动机不启动由电池组提供能量,当电池组的电量低于设定值时发动机启动,发动机与电池组共同为驱动系统提供能量、并且当车辆能量需求较小时还为电池组补充电能。目前,这类新能源车的发电装置由发动机和一个发电机组成,发电机的动力输入轴与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的一端传动配合,发动机工作时带动发电机发电。这类发电装置存在以下技术缺陷:由于只有一个发电机,发动机的负载(发电机)在动力输出轴的一端,导致负载不平衡,使得发动机振动较大,并会造成能量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矩阵结构正平衡发电装置,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矩阵结构正平衡发电装置,所述矩阵结构正平衡发电装置包括:支架;沿Z轴方向配置在所述支架的内部、且动力输出轴十字交叉的两个发动机;对应配置在所述支架的前、后、左、右四个端部的四个发电机,其中,两个发电机的动力输入轴与一个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的两端对应传动配合,其余两个发电机的动力输入轴与另一个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的两端对应传动配合;以及用于控制所述两个发动机同步工作/停止的控制器;所述两个发动机工作时,动力输出轴带动所述四个发电机同步工作。优选地,所述发电机的转子位于定子的外周,所述转子的中心轴穿过所述定子的中心孔与所述动力输出轴的端部联结。优选地,所述转子固设有散热叶片。优选地,所述散热叶片为风轮,所述风轮固设在所述转子的端部。优选地,四个所述发电机的规格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发动机的负载平衡度趋于理想,能够更有效地减小发动机的振动,减小动力输出轴的摩擦,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减少振动和摩擦造成的能量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矩阵结构正平衡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其俯视状态示意图;图3为发电机与支架的装配示意图;附图说明:100、支架;1、发动机;2、动力输出轴;3、发电机;31、定子;32、转子;4、螺栓;X、X轴方向;Z、Z轴方向。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旨在解决新能源车的发电装置引起的发动机振动较大及能量损失问题,为此提出了矩阵结构正平衡发电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3,本矩阵结构正平衡发电装置包括:支架100,两个发动机1和四个发电机3。如图1所示,两个发动机1沿Z轴方向配置在所述支架100的内部,而且上方的发动机1的动力输出轴2朝向X轴方向,下方的发动机1的动力输出轴2朝向Y轴方向(图1中从外向里的方向),即两个发动机1的动力输出轴2十字交叉。图2为图1所示矩阵结构正平衡发电装置的俯视状态。如图1、图2所示,四个发电机3对应安装在所述支架100的前、后、左、右四个端部,呈矩阵结构。有两个发电机3的动力输入轴(即转子32的中心轴)与一个发动机1的动力输出轴2的两端对应联结,其余两个发电机3的动力输入轴与另一个发动机1的动力输出轴2的两端对应联结。此外,本矩阵结构正平衡发电装置还包括一个控制器,该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两个发动机1同步工作/停止。一种简单的实施方式是,将两个发动机1的点火器并联。上述四个发电机3按矩阵结构配置,且两两对称地安装在两个发动机1的动力输出轴2,当发动机1工作时,其动力输出轴2带动四个发电机3同步工作,使得发动机1的负载平衡度趋于理想。以此使得发动机1的振动更小,动力输出轴2的摩擦更小,振动和摩擦造成的能量损失更小,能量利用率更高。进一步,如图3所示,发电机3包括定子31和转子32,定子31通过螺栓4固定在支架100,转子32位于定子31的外周,转子32的中心轴穿过定子31的中心孔与所述动力输出轴2的端部联结。采用这种发电机3,转子32高速转动时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散发,散热效果更好。为了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可以进一步在转子32固设散热叶片,转子32转动时,带动散热叶片转动产生气流,对发电机3整体进行散热。散热叶片优选风轮,将该风轮固设在转子32的端部。四个发电机3优选相同规格的发电机3,这样发动机1的负载将更加平衡。上述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些详细的说明仅仅限于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构思下对上述方案进行的各种润饰、等效变换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矩阵结构正平衡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架;/n沿Z轴方向配置在所述支架的内部、且动力输出轴十字交叉的两个发动机;/n对应配置在所述支架的前、后、左、右四个端部的四个发电机,其中,两个发电机的动力输入轴与一个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的两端对应传动配合,其余两个发电机的动力输入轴与另一个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的两端对应传动配合;以及/n用于控制所述两个发动机同步工作/停止的控制器;/n所述两个发动机工作时,动力输出轴带动所述四个发电机同步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矩阵结构正平衡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沿Z轴方向配置在所述支架的内部、且动力输出轴十字交叉的两个发动机;
对应配置在所述支架的前、后、左、右四个端部的四个发电机,其中,两个发电机的动力输入轴与一个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的两端对应传动配合,其余两个发电机的动力输入轴与另一个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的两端对应传动配合;以及
用于控制所述两个发动机同步工作/停止的控制器;
所述两个发动机工作时,动力输出轴带动所述四个发电机同步工作。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乃道
申请(专利权)人:龙牌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