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空心楼盖芯模的固定结构,包括底板、横管和竖直空心管;竖直空心管的顶部开有第一进出气口,竖直空心管的底部侧壁上开有第二进出气口;底板上设有向上开口的驱动槽;底板内开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进气管和气囊,底板的上表面开有通孔;还包括连接座和多对定位杆。本固定结构能够在安装时对芯模进行定位,防止在浇筑过程中,振动棒和混凝土的冲击造成芯模发生位移,保证了空心楼盖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心楼盖芯模的固定结构
本技术属于土木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空心楼盖芯模的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空心楼盖,包括钢筋混凝土和埋置在钢筋混凝土中的芯模,其中芯模内填充有轻质材料,起到减重、保温等作用。在施工时,首先要安装芯模和钢筋,然后再浇筑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振动棒和混凝土的冲击非常容易造成芯模发生位移,从而影响空心楼盖的质量。所以,在浇筑过程中,如何对芯模进行定位,以方便浇筑混凝土,是空心楼盖施工过程中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浇筑过程中对芯模进行定位的空心楼盖芯模的固定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心楼盖芯模的固定结构,包括底板、横管和竖直空心管;竖直空心管的顶部开有第一进出气口,竖直空心管的底部侧壁上开有第二进出气口;底板上设有向上开口的驱动槽,竖直空心管的下部能够密封并竖直滑动连接在所述驱动槽内;底板内开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进气管和气囊,进气管的一端与气囊的开口处连接,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出气口连通;底板的上表面开有通孔;还包括连接座和固定连接在连接座上表面的多对定位杆,每对定位杆正对布置,定位杆的形状与芯模中心孔的内表面侧壁匹配,连接座处于所述气囊的上方,定位杆的顶端从通孔伸出,并与通孔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竖直空心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侧面开有楔形槽;还包括处于驱动槽内的弹性块,弹性块上设有供所述连接块插入的卡接口,卡接口的内侧壁开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能够插入所述卡接口内的楔块,滑槽内还设有能够驱使楔块抵紧连接块侧面的第一压簧。优选的,所述楔块的楔面向下倾斜。优选的,所述弹性块滑动连接在驱动槽内,弹性块的底部通过第二压簧与驱动槽连接。优选的,所述横管上螺纹连接有侧面定位螺母。优选的,所述定位杆的形状与芯模中心孔的内表面侧壁匹配。优选的,所述定位杆的数量为两对。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的横管用于对芯模的上表面和芯模的下表面定位,竖直空心管用于对芯模的侧面定位,定位杆用于对芯模的中心孔进行定位。(2)安装时,气囊用于控制连接座和定位杆竖直移动,由于连接座处于所述气囊的上方,所以向气囊内充气,连接座和定位杆竖直向上移动,定位杆的顶端插入芯模的中心孔,从而对芯模的中心孔进行定位。(3)安装时,将竖直空心管的底部插入驱动槽内,插入时,竖直空心管底部的连接块插入弹性块上的卡接口,插入后,楔块插入连接块侧面的楔形槽,从而对竖直空心管底部进行固定,保证竖直空心管对芯模的侧面定位。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芯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纵截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底板的纵截面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座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竖直空心管的纵截面剖视图。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芯模1、中心孔101、底板2、驱动槽201、容纳腔202、通孔203、竖直空心管3、第一进出气口301、第二进出气口302、连接块303、弹性块4、楔块401、进气管6、气囊7、连接座8、定位杆9、横管10、侧面定位螺母10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芯模的结构示意图,芯模上开有中心孔101。本实施例基本如附图2-图5所示:一种空心楼盖芯模的固定结构,包括底板2、至少两根横管10和至少两对竖直空心管3,如图2所示,横管10用于对芯模1的上表面和芯模1的下表面定位,每对竖直空心管3处于正对布置,竖直空心管3用于对芯模1的侧面定位。每根横管10上螺纹连接有两个侧面定位螺母1001。如图5所示,竖直空心管3的顶部开有第一进出气口301,竖直空心管3的底部侧壁上开有第二进出气口302。如图2和图3所示,底板2上设有向上开口的驱动槽201,竖直空心管3的下部能够密封并竖直滑动连接在驱动槽201内。驱动槽201的内侧壁嵌设有橡胶密封塞。底板2内开有容纳腔202,容纳腔202内设有进气管6和气囊7,进气管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容纳腔202上,进气管6的一端与气囊7的开口处连接,进气管6的另一端能够与竖直空心管3的第二进出气口302连通。将竖直空心管3的下部插入驱动槽201后,向第一进出气口301进气,气体就会经进气管6充入气囊9内。如图3所示,底板2的上表面开有四个通孔203。本固定结构还包括连接座8和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连接座8上表面的两对定位杆9,每对定位杆9正对布置,定位杆9用于对芯模1的中心孔101进行定位。如图4所示,定位杆9的形状与芯模1中心孔101的内表面侧壁匹配,连接座8处于气囊7的上方,定位杆9的顶端从通孔203伸出,并与通孔203滑动连接。如图5所示,竖直空心管3的底部一体连接有连接块303,连接块303的侧面开有楔形槽。本固定结构还包括滑动连接在驱动槽201内的弹性块4,弹性块4的底部通过第二压簧与驱动槽201连接,弹性块4上设有供连接块303插入的卡接口,卡接口的内侧壁开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能够插入所述卡接口内的楔块401,楔块401的楔面向下倾斜,滑槽内还设有能够驱使楔块401抵紧连接块303侧面的第一压簧。安装时,气囊7用于控制连接座8和定位杆9竖直移动,由于连接座8处于气囊7的上方,所以向气囊7内充气,连接座8和定位杆9竖直向上移动,定位杆9的顶端插入芯模1的中心孔101,从而对芯模1的中心孔101进行定位。安装时,将竖直空心管3的底部插入驱动槽201内,插入时,竖直空心管3底部的连接块303插入弹性块4上的卡接口,插入后,楔块401插入连接块303侧面的楔形槽,从而对竖直空心管3底部进行固定,保证竖直空心管3对芯模1的侧面定位。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心楼盖芯模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2)、横管(10)和竖直空心管(3);/n竖直空心管(3)的顶部开有第一进出气口(301),竖直空心管(3)的底部侧壁上开有第二进出气口(302);/n底板(2)上设有向上开口的驱动槽(201),竖直空心管(3)的下部能够密封并竖直滑动连接在所述驱动槽(201)内;/n底板(2)内开有容纳腔(202),容纳腔(202)内设有进气管(6)和气囊(7),进气管(6)的一端与气囊(7)的开口处连接,进气管(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出气口(302)连通;/n底板(2)的上表面开有通孔(203);/n还包括连接座(8)和固定连接在连接座(8)上表面的多对定位杆(9),每对定位杆(9)正对布置,连接座(8)处于所述气囊(7)的上方,定位杆(9)的顶端从通孔(203)伸出,并与通孔(203)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楼盖芯模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2)、横管(10)和竖直空心管(3);
竖直空心管(3)的顶部开有第一进出气口(301),竖直空心管(3)的底部侧壁上开有第二进出气口(302);
底板(2)上设有向上开口的驱动槽(201),竖直空心管(3)的下部能够密封并竖直滑动连接在所述驱动槽(201)内;
底板(2)内开有容纳腔(202),容纳腔(202)内设有进气管(6)和气囊(7),进气管(6)的一端与气囊(7)的开口处连接,进气管(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出气口(302)连通;
底板(2)的上表面开有通孔(203);
还包括连接座(8)和固定连接在连接座(8)上表面的多对定位杆(9),每对定位杆(9)正对布置,连接座(8)处于所述气囊(7)的上方,定位杆(9)的顶端从通孔(203)伸出,并与通孔(203)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楼盖芯模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空心管(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03),连接块(303)的侧面开有楔形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会伟,李子祥,程龙翔,魏延平,窦安峰,吴迪,姚敏,胡学辉,朱宗振,徐作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