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预制PC房屋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612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混凝土预制PC房屋单元,预制混凝土柱和预制混凝土梁为一体结构,预制混凝土柱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下预留外露槽,下预留外露槽内沿竖向设置有预埋连接节点,预埋连接节点包括下预埋钢筋、外套筒和钢筋螺纹套筒,外套筒一端预埋于预制混凝土柱内,另一端置于下预留外露槽内,钢筋螺纹套筒置于外套筒内,与下预埋钢筋的一端螺纹连接,下预埋钢筋的另一端预埋于预制混凝土柱内,外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预制混凝土柱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上预留外露槽,上预留外露槽内设置有上预埋钢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工厂预制,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质量,采用预埋连接节点提高连接的效率、以及连接后的稳定性和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预制PC房屋单元
本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是指一种混凝土预制PC房屋单元。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包括多个房屋单元,而现有的房屋单位通常为预制的各个PC零部件,然后运至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连接节点处现浇组成房屋单位,再由房屋单元组合成装配式建筑,一方面影响施工进度,另一方面无法保证施工质量;而且现有低层装配式房屋,不同楼层的装配以及楼层与地基之间的装配,存在稳定性和强度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混凝土预制PC房屋单元,PC房屋单元采用工厂预制,现场吊装,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质量;采用预埋连接节点便于上下楼层以及楼层与地基之间的连接,提高连接的效率、以及连接后的稳定性和强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混凝土预制PC房屋单元,包括预制混凝土框架,所述预制混凝土框架包括多个竖向的预制混凝土柱,相邻预制混凝土柱之间的上端设置有预制混凝土梁,预制混凝土柱和预制混凝土梁为一体结构,预制混凝土柱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下预留外露槽,下预留外露槽内沿竖向设置有预埋连接节点,预埋连接节点包括下预埋钢筋、外套筒和钢筋螺纹套筒,外套筒一端预埋于预制混凝土柱内,另一端伸出下预留外露槽,钢筋螺纹套筒置于外套筒内,与下预埋钢筋的一端螺纹连接,下预埋钢筋的另一端预埋于预制混凝土柱内,外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预制混凝土柱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上预留外露槽,上预留外露槽内设置有上预埋钢筋。进一步地,一种混凝土预制PC房屋单元,还包括地基,地基上对应于预制混凝土柱的位置设置有预埋连接钢筋,预埋连接钢筋与钢筋螺纹套筒螺纹相连,相邻预制混凝土柱之间的地基上设置有水平的预埋钢筋笼。进一步地,预制混凝土柱内沿轴向预埋有柱钢筋笼,预制混凝土梁内沿轴向预埋有梁钢筋笼,柱钢筋笼和梁钢筋笼的相交处固定相连,柱钢筋笼包括构造筋和套装在构造筋外侧的箍筋,上预留外露槽内的构造筋端部为上预埋钢筋,下预留外露槽内的构造筋端部为下预埋钢筋。进一步地,相邻预制混凝土柱之间的下端之间设置有下连接梁,下连接梁的下端预留有外露钢筋笼,外露钢筋笼与预埋钢筋笼相连。进一步地,一种混凝土预制PC房屋单元,还包括设置于预制混凝土梁上端的预制混凝土楼板。进一步地,相邻预制混凝土柱之间设置有预制混凝土墙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适用于三层及以下的装配式房屋,PC房屋单元采用工厂预制,现场吊装,降低施工成本,便于推广,而且绿色环保,节约能源,提高施工质量;采用预埋连接节点便于上下楼层以及楼层与地基之间的连接,提高连接的效率、以及连接后的稳定性和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钢筋笼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外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两层预制混凝土框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地基的俯视图;图7为地基的主视图;图8为预制混凝土楼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预制混凝土墙板的结构示意图。预制混凝土柱1,预制混凝土梁2,柱钢筋笼3,梁钢筋笼4,下预留外露槽5,下预埋钢筋6,外套筒7,钢筋螺纹套筒8,通孔9,上预留外露槽10,上预埋钢筋11,构造筋12,地基13,预埋连接钢筋14,预埋钢筋笼15,下连接梁16,连接钢筋笼17,预制混凝土楼板18,预制混凝土墙板1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5所示,一种混凝土预制PC房屋单元,包括预制混凝土框架,所述预制混凝土框架包括多个竖向的预制混凝土柱1,相邻预制混凝土柱1之间的上端设置有预制混凝土梁2,预制混凝土柱1内沿轴向预埋有柱钢筋笼3,预制混凝土梁2内沿轴向预埋有梁钢筋笼4,柱钢筋笼3和梁钢筋笼4的相交处通过钢筋固定相连,预制混凝土柱1和预制混凝土梁2为一体结构。预制混凝土柱1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下预留外露槽5,下预留外露槽5内沿竖向设置有预埋连接节点,预埋连接节点包括下预埋钢筋6、外套筒7和钢筋螺纹套筒8,外套筒7一端预埋于预制混凝土柱1内,另一端置于下预留外露槽5内,钢筋螺纹套筒8置于外套筒7内,与下预埋钢筋6的一端螺纹连接,下预埋钢筋6的另一端预埋于预制混凝土柱1内,外套筒7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9,预制混凝土柱1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上预留外露槽10,上预留外露槽10内设置有上预埋钢筋11。柱钢筋笼3包括构造筋12和套装在构造筋12外侧的箍筋,上预留外露槽10内的构造筋12端部为上预埋钢筋11,下预留外露槽5内的构造筋12端部为下预埋钢筋6。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根据预制混凝土框架的结构,将柱钢筋笼3和梁钢筋笼4固定到一起形成钢筋框架,然后再钢筋框架的外侧固定模板,在工厂进行混凝土浇筑,实现梁柱框架的一次成型。然后将梁柱框架运至施工现场进行装配,上下梁柱框架进行组装时,将下梁柱框架的上预埋钢筋11插入外套筒7内,且通过通孔9转动上梁柱框架的钢筋螺纹套筒8,实现钢筋螺纹套筒8和上预埋钢筋11的相连,外套筒7上还设置有灌浆孔和出浆孔,通过向外套筒7、上预留外露槽10和下预留外露槽5内浇筑混凝土,实现上下梁柱框架的相连。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和7所示,一种混凝土预制PC房屋单元,还包括地基13,地基13上对应于预制混凝土柱1的位置固定有预埋连接钢筋14,预埋连接钢筋14与钢筋螺纹套筒8螺纹相连,相邻预制混凝土柱1之间的地基13上设置有水平的预埋钢筋笼15。通过预埋连接钢筋14与钢筋螺纹套筒8螺纹相连,然后浇筑混凝土实现预埋钢筋笼15、预埋连接钢筋14和下下预留外露槽5的固定相连,实现梁柱框架与地基13连接的稳定性和强度。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二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和3所示,相邻预制混凝土柱1之间的下端之间固定有下连接梁16,下连接梁16内预埋有连接钢筋笼17,连接钢筋笼17与柱钢筋笼3通过钢筋固定相连,可随梁柱框架一起浇筑成型。连接钢筋笼17下端为浇筑部分形成了外露钢筋笼。梁柱框架与地基13相连时,外露钢筋笼与预埋钢筋笼15固定相连,然后混凝土浇筑,进一步加强连接的稳定性和强度;而且下连接梁16也有利于梁柱框架的吊装,避免吊装过程中,梁柱框架变形。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二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预制PC房屋单元,包括预制混凝土框架,所述预制混凝土框架包括多个竖向的预制混凝土柱,相邻预制混凝土柱之间的上端设置有预制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预制混凝土柱和预制混凝土梁为一体结构,预制混凝土柱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下预留外露槽,下预留外露槽内沿竖向设置有预埋连接节点,预埋连接节点包括下预埋钢筋、外套筒和钢筋螺纹套筒,外套筒一端预埋于预制混凝土柱内,另一端伸出下预留外露槽,钢筋螺纹套筒置于外套筒内,与下预埋钢筋的一端螺纹连接,下预埋钢筋的另一端预埋于预制混凝土柱内,外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拧紧钢筋螺纹套筒的通孔,预制混凝土柱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上预留外露槽,上预留外露槽内设置有上预埋钢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预制PC房屋单元,包括预制混凝土框架,所述预制混凝土框架包括多个竖向的预制混凝土柱,相邻预制混凝土柱之间的上端设置有预制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预制混凝土柱和预制混凝土梁为一体结构,预制混凝土柱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下预留外露槽,下预留外露槽内沿竖向设置有预埋连接节点,预埋连接节点包括下预埋钢筋、外套筒和钢筋螺纹套筒,外套筒一端预埋于预制混凝土柱内,另一端伸出下预留外露槽,钢筋螺纹套筒置于外套筒内,与下预埋钢筋的一端螺纹连接,下预埋钢筋的另一端预埋于预制混凝土柱内,外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拧紧钢筋螺纹套筒的通孔,预制混凝土柱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上预留外露槽,上预留外露槽内设置有上预埋钢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制PC房屋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基,地基上对应于预制混凝土柱的位置设置有预埋连接钢筋,预埋连接钢筋与钢筋螺纹套筒螺纹相连,相邻预制混凝土柱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伟波王亮亮侯亚琼郭政委冯静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亚佳特绿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