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用防积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604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道路防水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道路用防积水结构,包括安装在路面上的路面栅板,所述路面栅板的外壁间隔固定有凸起的预埋件,且所述路面栅板的顶部固定有镂空的排水栅;路面下方设置有排水通道,所述排水栅正对所述排水通道设置,且所述排水通道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支撑架;路基内部设置有透水结构,所述透水结构包括碎石表层、透水路基、过滤层和路床;在强降雨天气时,路面的雨水汇集至路面栅板,通过排水栅向排水通道导通,在雨水沿排水通道输送的过程中,透水结构将雨水由上至下的逐层渗透至地底深层土壤,解决了排水通道无法满足排水需求导致雨水堆积的问题,且透水结构中无泥土冲刷,可防止水土流失,排水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用防积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道路防水
,尤其涉及一种道路用防积水结构。
技术介绍
路面排水设计是指根据公路等级、降水量、路线纵坡等因素,结合路基、桥涵结构物的一类排水设计,路面排水设计时,应合理选择排水方案,布置排水设施,保证路基、路面稳定。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现有的道路排水结构在进行排水时,只能通过排水通道进行雨水向市政排水管的导通,在强降雨天气时,排水通道的排水能力无法满足排水需求,导致排水结构堵塞,雨水漫出排水结构堆积在路面,导致排水系统瘫痪,在短时间内道路无法行车和行走,存在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道路用防积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道路用防积水结构,具有双重排水防积水和排水稳定的特点。(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道路用防积水结构,包括安装在路面上的路面栅板,所述路面栅板的外壁间隔固定有凸起的预埋件,且所述路面栅板的顶部固定有镂空的排水栅;路面下方设置有排水通道,所述排水栅正对所述排水通道设置,且所述排水通道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支撑架;路基内部设置有透水结构,所述透水结构包括碎石表层、透水路基、过滤层和路床,其中所述碎石表层的顶部贴附所述排水通道的底部,所述碎石表层、所述透水路基、所述过滤层和所述路床由上至下叠层浇筑。优选的,所述透水路基的内部存在间隙,间隙连接组成透水腔。优选的,所述过滤层上开设有贯通的微孔,且底部连接的路床安装在地底深层土壤上。优选的,所述排水通道为贯通结构,且所述排水通道的两端均接入市政排水管道。优选的,所述路面栅板的安装位置正对于所述透水结构的上方。优选的,所述路面栅板的上表面两端对称固定有内凹的手提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在强降雨天气时,路面的雨水汇集至路面栅板,通过排水栅向排水通道导通,在雨水沿排水通道输送的过程中,透水结构将雨水由上至下的逐层渗透至地底深层土壤,解决了排水通道无法满足排水需求导致雨水堆积的问题,且透水结构中无泥土冲刷,可防止水土流失,排水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路面栅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防积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A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路面栅板;11、预埋件;12、手提槽;13、排水栅;2、排水通道;3、透水结构;31、碎石表层;32、透水路基;33、过滤层;34、路床;4、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道路用防积水结构,包括安装在路面上的路面栅板1,且路面栅板1的顶部固定有镂空的排水栅13;路面下方设置有排水通道2,排水栅13正对排水通道2设置,且排水通道2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支撑架4;路基内部设置有透水结构3,碎石表层31的顶部贴附排水通道2的底部,碎石表层31、透水路基32、过滤层33和路床34由上至下叠层浇筑。需要说明的是,路面栅板1的安装位置正对于透水结构3的上方;路面栅板1上落下的雨水直接滴落在透水结构3上,辅助雨水的导通。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排水通道2为贯通结构,且排水通道2的两端均接入市政排水管道;排水通道2将雨水排至市政排水管道进行疏导。本技术中,在强降雨天气时,路面的雨水汇集至路面栅板1,通过排水栅13向排水通道2导通,在雨水沿排水通道2输送的过程中,透水结构3进行雨水的辅助导通,导通方向由上至下,沿碎石表层31、透水路基32、过滤层33和路床34逐层渗透至地底深层土壤,防止排水通道2配合市政排水管道无法满足排水需求,有效解决雨水堆积的问题,且透水结构3无泥土冲刷,可防止水土流失。图2为本技术中的防积水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路面栅板1的上表面两端对称固定有内凹的手提槽12。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路面栅板1的外壁间隔固定有凸起的预埋件11,预埋件11用于路面栅板1在路面上的安装,在路面上开设与预埋件11相匹配的定位槽,将预埋件11嵌入定位槽,实现路面栅板1外壁凸起的预埋件11在定位槽内的安装。需要说明的是,手提槽12用于提拉路面栅板1,将路面栅板1提拉取下路面后进行排水通道2内的清理。图3为本技术中的A结构放大示意图。如图3所示:透水结构3包括碎石表层31、透水路基32、过滤层33和路床34。1、碎石表层31铺设在排水通道2的底部,碎石之间存在间隙,用于雨水导通;2、透水路基32的内部存在间隙,间隙连接组成透水腔;透水路基32采用胶黏剂和石子搅拌粘合制成(粘接组成的透水路基32较碎石表层31具有稳定性高的优点,在雨水冲刷下无变形),粘接处存在间隙连接组成的透水腔供雨水向下导通;3、过滤层33上开设有贯通的微孔,且底部连接的路床34安装在地底深层土壤上;过滤层33通过微孔过滤雨水,防止大颗粒杂质落至路床34上影响平整性,路床34连接地底深层土壤进行雨水的渗透,连接至深层的土壤可防止土壤受冲刷发生流失,保持路床34在地底深层土壤上安装的稳定性。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用防积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路面上的路面栅板(1),所述路面栅板(1)的外壁间隔固定有凸起的预埋件(11),且所述路面栅板(1)的顶部固定有镂空的排水栅(13);/n路面下方设置有排水通道(2),所述排水栅(13)正对所述排水通道(2)设置,且所述排水通道(2)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支撑架(4);/n路基内部设置有透水结构(3),所述透水结构(3)包括碎石表层(31)、透水路基(32)、过滤层(33)和路床(34),其中所述碎石表层(31)的顶部贴附所述排水通道(2)的底部,所述碎石表层(31)、所述透水路基(32)、所述过滤层(33)和所述路床(34)由上至下叠层浇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用防积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路面上的路面栅板(1),所述路面栅板(1)的外壁间隔固定有凸起的预埋件(11),且所述路面栅板(1)的顶部固定有镂空的排水栅(13);
路面下方设置有排水通道(2),所述排水栅(13)正对所述排水通道(2)设置,且所述排水通道(2)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支撑架(4);
路基内部设置有透水结构(3),所述透水结构(3)包括碎石表层(31)、透水路基(32)、过滤层(33)和路床(34),其中所述碎石表层(31)的顶部贴附所述排水通道(2)的底部,所述碎石表层(31)、所述透水路基(32)、所述过滤层(33)和所述路床(34)由上至下叠层浇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用防积水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恩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