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影专利>正文

一种市政海绵城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2604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市政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海绵城市系统,包括建筑楼,所述建筑楼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低层建筑楼,所述低层建筑楼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楼顶绿化块,所述建筑楼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湖泊进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建筑楼、低层建筑楼、楼顶绿化块、排水管、湖泊进水管、小型湖泊、马路、排水井、河道进水管和河道的配合设置,能够使雨水资源分配更加合理,解决了现有的资源分布调配不合理的情况;通过建筑楼、排水管、湖泊进水管、小型湖泊、河道进水管、河道、岸路、护堤、通水槽和河道补水管的配合设置,能够减少设施的建设成本,解决了现有的系统投入大不经济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海绵城市系统
本技术涉及市政系统
,特别是一种市政海绵城市系统。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而从生态系统服务出发,通过跨尺度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并结合多类具体技术建设水生态基础设施,是海绵城市的核心。在新形势下,海绵城市是推动绿色建筑建设,低碳城市发展,智慧城市形成的创新表现,是新时代特色背景下现代绿色新技术与社会、环境、人文等多种因素下的有机结合。“海绵城市”材料实质性应用,表现出优秀的渗水、抗压、耐磨、防滑以及环保美观多彩、舒适易维护和吸音减噪等特点,成了“会呼吸”的城镇景观路面,也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让城市路面不再发热。现有的市政海绵城市系统缺点是:1、系统的覆盖范围广,资源的分布调配不够合理;2、系统的设施投入过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市政海绵城市系统。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市政海绵城市系统,包括建筑楼,所述建筑楼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低层建筑楼,所述低层建筑楼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楼顶绿化块,所述建筑楼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湖泊进水管,所述湖泊进水管远离排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小型湖泊,所述建筑楼的一侧设置有马路,所述马路的顶部开设有排水井,所述湖泊进水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河道进水管,所述河道进水管远离湖泊进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河道,所述河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岸路,所述岸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护堤,所述护堤的顶部开设有通水槽,所述通水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河道补水管。可选的,所述建筑楼为高层建筑楼,所述建筑楼的高度为低层建筑楼高度的三倍,所述建筑楼的顶部为平面。可选的,所述低层建筑楼的长度大于建筑楼的长度,所述楼顶绿化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楼顶绿化块分别与一个排水管固定连接,所述楼顶绿化块顶部开设有灌溉槽。可选的,所述排水管通过楼顶绿化块的部分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管通过连接管与湖泊进水管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湖泊进水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大型水泵,所湖泊进水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净水设备。可选的,所述小型湖泊设置在马路的一侧,所述排水井通过连接连接管与湖泊进水管固定连接,所述排水井开设在马路顶部的两侧。可选的,所述河道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河道的底部为混凝土浇筑,所述河道的一侧为土地基。可选的,所述护堤的倾斜角度为十度,所述护堤的顶部设置有植被,所述护堤固定连接在河道的两侧。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该市政海绵城市系统,通过在低层建筑楼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楼顶绿化块,建筑楼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对建筑楼进行排水的同时更能浇灌楼顶绿化快,减小了进入湖泊进水管的水量,通过在马路的顶部开设有排水井,湖泊进水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河道进水管,能够使河道、小型湖泊和建筑楼完善对雨水的处理系统,体现了就近处理分配原则,通过建筑楼、低层建筑楼、楼顶绿化块、排水管、湖泊进水管、小型湖泊、马路、排水井、河道进水管和河道的配合设置,能够使雨水资源分配更加合理,解决了现有的资源分布调配不合理的情况。2、该市政海绵城市系统,通过在排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湖泊进水管,建筑楼无法自行处理的雨水进入小型湖泊中,通过在湖泊进水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河道进水管,能够使小型湖泊与河道构成同一水结构,实现雨水的循环补给,通过在岸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护堤,护堤的顶部开设有通水槽,通水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河道补水管,能够通过河道进行雨水的大量排放,这样做建设设施项目少,并且只需在原有的系统上稍微加以该进,通过建筑楼、排水管、湖泊进水管、小型湖泊、河道进水管、河道、岸路、护堤、通水槽和河道补水管的配合设置,能够减少设施的建设成本,解决了现有的系统投入大不经济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建筑楼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小型湖泊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马路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河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系统流程示意图。图中:1-建筑楼,2-低层建筑楼,3-楼顶绿化块,4-排水管,5-湖泊进水管,6-小型湖泊,7-马路,8-排水井,9-河道进水管,10-河道,11-岸路,12-护堤,13-通水槽,14-河道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6所示,一种市政海绵城市系统,它包括建筑楼1,建筑楼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低层建筑楼2,低层建筑楼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楼顶绿化块3,建筑楼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水管4,排水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湖泊进水管5,湖泊进水管5远离排水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小型湖泊6,建筑楼1的一侧设置有马路7,马路7的顶部开设有排水井8,湖泊进水管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河道进水管9,河道进水管9远离湖泊进水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河道10,河道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岸路11,岸路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护堤12,护堤12的顶部开设有通水槽13,通水槽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河道补水管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建筑楼1为高层建筑楼,建筑楼1的高度为低层建筑楼2高度的三倍,建筑楼1的顶部为平面,建筑楼1顶部的雨水从排水管4排出,低层建筑楼2的长度大于建筑楼1的长度,楼顶绿化块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楼顶绿化块3分别与一个排水管4固定连接,楼顶绿化块3顶部开设有灌溉槽,楼顶绿化块3种植有树木和灌木丛,生存力强,并通过灌溉槽进行灌溉,排水管4通过楼顶绿化块3的部分开设有排水孔,排水管4通过连接管与湖泊进水管5固定连接,建筑楼1自身处理不掉的雨水进入湖泊进水管5内,进入小型湖泊6中,湖泊进水管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大型水泵,所湖泊进水管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净水设备,小型湖泊6对水质要求较高,经过初步净化的雨水通过水泵进入小型湖泊6中,小型湖泊6设置在马路7的一侧,排水井8通过连接连接管与湖泊进水管5固定连接,排水井8开设在马路7顶部的两侧,马路7处理的雨水通过湖泊进水管5进入小型湖泊6中,河道10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河道10的底部为混凝土浇筑,河道10的一侧为土地基,能够防止雨水渗漏到地下,保水效果好,护堤12的倾斜角度为十度,护堤12的顶部设置有植被,护堤12固定连接在河道10的两侧,护堤12植被无法消耗的水通过通水槽13和河道补水管14进入河道10中。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建筑楼1收集的雨水通过排水管4先对楼顶绿化块3进行浇灌,后通过湖泊进水管5通过净化进入小型湖泊6中,马路7收集的雨水通过排水井8进入小型湖泊6中,小型湖泊6承载不了时,通过河道进水管9进入河道10中,护堤12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海绵城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楼(1),所述建筑楼(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低层建筑楼(2),所述低层建筑楼(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楼顶绿化块(3),所述建筑楼(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湖泊进水管(5),所述湖泊进水管(5)远离排水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小型湖泊(6),所述建筑楼(1)的一侧设置有马路(7),所述马路(7)的顶部开设有排水井(8),所述湖泊进水管(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河道进水管(9),所述河道进水管(9)远离湖泊进水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河道(10),所述河道(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岸路(11),所述岸路(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护堤(12),所述护堤(12)的顶部开设有通水槽(13),所述通水槽(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河道补水管(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海绵城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楼(1),所述建筑楼(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低层建筑楼(2),所述低层建筑楼(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楼顶绿化块(3),所述建筑楼(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湖泊进水管(5),所述湖泊进水管(5)远离排水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小型湖泊(6),所述建筑楼(1)的一侧设置有马路(7),所述马路(7)的顶部开设有排水井(8),所述湖泊进水管(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河道进水管(9),所述河道进水管(9)远离湖泊进水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河道(10),所述河道(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岸路(11),所述岸路(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护堤(12),所述护堤(12)的顶部开设有通水槽(13),所述通水槽(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河道补水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市政海绵城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楼(1)为高层建筑楼,所述建筑楼(1)的高度为低层建筑楼(2)高度的三倍,所述建筑楼(1)的顶部为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市政海绵城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层建筑楼(2)的长度大于建筑楼(1)的长度,所述楼顶绿化块(3)的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影
申请(专利权)人:刘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