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元气体共渗强化室,属于工件热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热处理环保性差、渗透效果不佳、渗层单一的问题,包括共渗室壳体,共渗室壳体内壁填充保温层,保温层及共壳体底部嵌设促渗球,保温层底部设有滑轨,滑轨滑动连接滑轮,滑轮连接联杆,联杆表面铺设有齿条,传动齿轮底部设有连接定位座的传动杆,传动齿轮两侧分别设有带有第二联轴器的第二电机,第二联轴器两端分别设有旋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联杆轴向滑动,配合旋叶旋转,使热量均匀分布于共渗室内部,实现渗层组织的均匀分布,先氨基渗氮处理,再释放气态碳硫铬络合物,实现渗碳、硫、铬处理,令渗层组织复合多元化,利用换热器降温传递余热,提高环保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元气体共渗强化室
本技术属于工件热处理
,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多元气体共渗强化室。
技术介绍
热处理行业涉及到氨基气氛的设备或生产线全部都是箱式或推杆式设备或生产线,但这类设备或生产线实现不了诸如公路灯杆、通讯塔杆等大型、超大型物件的热处理。同时目前低温热处理通常采取氮化、软氮化、碳化等方法,这些方法不仅渗入元素单一、渗透时间长、渗层较浅,综合性差,而且由于热处理过程中气氛分布不均,预热效果差,容易导致处理件防腐性、耐磨性以及硬度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环保性强、渗透效果佳、渗层复合多元化的多元气体共渗强化室。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多元气体共渗强化室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元气体共渗强化室,包括共渗室壳体,共渗室壳体前后端分别连接中门和密封中门,靠近密封中门处设有防爆口,所述共渗室壳体表面连接有加快内部热反应的微波发生器,所述共渗室壳体内壁填充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表面及共渗室壳体底部嵌设有促渗球,所述保温层底部沿延伸方向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内滑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通过连接环固定连接有联杆,所述联杆表面铺设有与传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传动齿轮底部设有连接定位座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由多个连杆套接而成,所述传动杆中部设有带有第一联轴器的第一电机,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驱使传动齿轮沿齿条延伸方向上下移动,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套设于联杆底部的定位座相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两侧分别设有带有第二联轴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联轴器两端分别设有开口相背离的偏心式旋叶,所述旋叶表面均布有多个加热元件,所述定位座上部设有多个与第二驱动齿轮相啮合的啮合齿,定位座下部螺纹连接于联杆底部,定位座经第二驱动齿轮驱动后沿联杆表面上下移动。优选的,所述共渗室壳体底部铺设有驱使管件行走的多个驱动辊。优选的,所述共渗室壳体表面设有通入氨气的通气管道。优选的,所述共渗室壳体表面还设有对共渗室壳体内部进行降温的换热器。优选的,所述换热器两侧设有可插入共渗室壳体并对内部温度进行检测的热电偶。优选的,所述促渗球为高温热处理后释放气态碳硫铬络合物的复合物,气态碳硫铬络合物为硫酸铬铵的二硫化碳溶液、硫酸铬铵甲酰胺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与氯化铬形成的组合络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联杆,联杆沿共渗室壳体轴向滑动,配合旋叶旋转,使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螺旋均匀分布于共渗室内部,从而便于氨气均匀吸热后均匀分散于灯杆件表面,实现渗层组织的均匀分布,提高灯杆件的质量;2、本技术进行多元气体共渗强化处理时,先采用氨气气氛渗氮处理,再采用促渗球释放气态碳硫铬络合物,实现渗碳、渗硫以及渗铬处理,令渗层组织复合多元化,大大提高灯杆件表面硬度、降低摩擦系数、提高耐疲劳强度;3、本技术通过换热器对共渗室内部温度进行降温,同时将余热传递至其他工段,实现热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环保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共渗室壳体;2.中门;3.密封中门;4.防爆口;5.微波发生器;6.保温层;7.滑轨;8.滑轮;9.连接环;10.联杆;11.传动齿轮;12.齿条;13.定位座;14.传动杆;15.第一电机;16.第一联轴器;17.第一驱动齿轮;18.第二驱动齿轮;19.第二联轴器;20.旋叶;21.加热元件;22.驱动辊;23.通气管道;24.换热器;25.热电偶;26.第二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多元气体共渗强化室,包括共渗室壳体1,共渗室壳体1前后端分别连接中门2和密封中门3,靠近密封中门3处设有防爆口4,所述共渗室壳体1表面连接有加快内部热反应的微波发生器5,所述共渗室壳体1内壁填充有保温层6,所述保温层6表面及共渗室壳体1底部嵌设有促渗球,所述保温层6底部沿延伸方向设有滑轨7,所述滑轨7内滑动连接有滑轮8,所述滑轮8通过连接环9固定连接有联杆10,所述联杆10表面铺设有与传动齿轮11相啮合的齿条12,所述传动齿轮11底部设有连接定位座13的传动杆14,所述传动杆14由多个连杆套接而成,所述传动杆14中部设有带有第一联轴器16的第一电机15,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驱动齿轮17和第二驱动齿轮18,所述第一驱动齿轮17驱使传动齿轮11沿齿条12延伸方向上下移动,所述第二驱动齿轮18与套设于联杆10底部的定位座13相连接,所述传动齿轮11两侧分别设有带有第二联轴器19的第二电机26,所述第二联轴器19两端分别设有开口相背离的偏心式旋叶20,所述旋叶20表面均布有多个加热元件21,所述定位座13上部设有多个与第二驱动齿轮18相啮合的啮合齿,定位座13下部螺纹连接于联杆10底部,定位座13经第二驱动齿轮18驱动后沿联杆10表面上下移动。通过第一联轴器16驱动定位座13上下移动后与驱动辊22有效衔接,实现联杆10沿滑轨7的轴向滑动,同时配合第二联轴器19驱使旋叶20作圆周运动,实现加热元件21热量的均匀传递,从而令氨气气氛均匀分散,令管件表面渗氮层厚度及深度趋于一致。所述共渗室壳体1底部铺设有驱使管件行走的多个驱动辊22。利用多个驱动辊22实现管件的稳定匀速输送。所述共渗室壳体1表面设有通入氨气的通气管道23。通过设置通气管道23使氨气准确输入共渗室壳体1内。所述共渗室壳体1表面还设有对共渗室壳体1内部进行降温的换热器24。利用换热器24对共渗室壳体1进行降温的同时储存吸收热,并将吸收热传递至其余工段以备使用,实现了热资源的循环利用。所述换热器24两侧设有可插入共渗室壳体1并对内部温度进行检测的热电偶25。通过设置热电偶25,对共渗室壳体1内部温度实时检测,避免因不符工艺温度而导致渗层过薄的问题。所述促渗球为高温热处理后释放气态碳硫铬络合物的复合物,气态碳硫铬络合物为硫酸铬铵的二硫化碳溶液、硫酸铬铵甲酰胺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与氯化铬形成的组合络合物。先利用氨气气氛先行渗氮,再利用促渗球B实现渗硫、渗铬,使管件表面渗层复合化,令表面防腐性、硬度等均得到大幅提升。本技术工作时,第一电机15启动,带动第一联轴器16转动,传动杆14上端的第一驱动齿轮17驱动传动齿轮11沿齿条12向下移动,传动杆14下端的第二驱动齿轮18不断啮合驱动定位座13,定位座13沿联杆10表面向下移动至驱动辊22表面,随着驱动辊22的运转,带动联杆10沿滑轨7作轴向移动,同时启动第二电机26,带动第二联轴器19转动,使旋叶20作圆周运动,旋叶20表面的多个加热元件21加热,使整个共渗室内温度均匀一致,共渗室壳体1表面设有通气管道23,由通气管道23内通入氨基气氛,令氨气均匀发散,形成稳定、均匀氨基气氛,达到工艺温度后,反向启动第一电机15,驱使传动齿轮11沿齿条12不断上移,定位座13沿联杆10不断向上移动,从而实现整体的上移,便于前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元气体共渗强化室,包括共渗室壳体,共渗室壳体前后端分别连接中门和密封中门,靠近密封中门处设有防爆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渗室壳体表面连接有加快内部热反应的微波发生器,所述共渗室壳体内壁填充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表面及共渗室壳体底部嵌设有促渗球,所述保温层底部沿延伸方向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内滑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通过连接环固定连接有联杆,所述联杆表面铺设有与传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传动齿轮底部设有连接定位座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由多个连杆套接而成,所述传动杆中部设有带有第一联轴器的第一电机,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驱使传动齿轮沿齿条延伸方向上下移动,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套设于联杆底部的定位座相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两侧分别设有带有第二联轴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联轴器两端分别设有开口相背离的偏心式旋叶,所述旋叶表面均布有多个加热元件,所述定位座上部设有多个与第二驱动齿轮相啮合的啮合齿,定位座下部螺纹连接于联杆底部,定位座经第二驱动齿轮驱动后沿联杆表面上下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823 CN 20192137823971.一种多元气体共渗强化室,包括共渗室壳体,共渗室壳体前后端分别连接中门和密封中门,靠近密封中门处设有防爆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渗室壳体表面连接有加快内部热反应的微波发生器,所述共渗室壳体内壁填充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表面及共渗室壳体底部嵌设有促渗球,所述保温层底部沿延伸方向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内滑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通过连接环固定连接有联杆,所述联杆表面铺设有与传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传动齿轮底部设有连接定位座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由多个连杆套接而成,所述传动杆中部设有带有第一联轴器的第一电机,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驱使传动齿轮沿齿条延伸方向上下移动,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套设于联杆底部的定位座相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两侧分别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良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