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母毒素灭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47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母毒素灭活设备,包括:罐体,具有相对的顶部和底部,其中罐体的顶部为其封闭端,底部为其开放端;罐体在其底部的开放端具有罐口,并且在罐口处还设有向罐体外侧方向延伸的发热贴,发热贴与罐体可拆卸连接;罐体的顶部设有抽气阀,抽气阀的一端位于罐体内部,另一端位于罐体外部,且位于外部的一端连接有负压装置;罐体的内部还设有消毒装置和加热装置;灭活设备还包括控制器,用于控制负压装置、消毒装置和加热装置的开启和/或关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水母毒素灭活设备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便于携带,灭活效果稳定,特别适用于现场一线的救援,有效缩短处理时间,提高救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母毒素灭活设备
本申请涉及战创伤一线救治
,具体涉及一种水母毒素灭活设备。
技术介绍
水母毒素,水母所含有的毒素总称,是一类结构独特而新颖的蛋白质和多肽混合物,主要成份为有毒的类蛋白毒素和多肽、酶类,毒性效应具有多样化。水母毒素具有致死活性、溶血活性、心脏血管毒性、肝脏毒性、神经毒性、酶活性等,人类被蜇伤后,若不能够及时的处理,则会出现皮疹、红肿、瘙痒,疼痛、血压降低、甚至呼吸困难、昏厥、休克及死亡。当人们进行海上作战、海下作业或者海边游泳时,容易遭受到水母蜇伤,并在伤口处释放水母毒素,而若不能够将水母毒素及时灭活,那么伤者将会较快地出现上述症状。因此,对伤员的救援时间是尤为珍贵的。目前,对酶、多肽、蛋白质等生物制品进行灭活时往往需要使用大型仪器,并且通常是在实验室中进行,而人们被水母蜇伤受到水母毒素侵害的地方往往是在海域附近,不具备使用大型仪器的条件,此外即使救援人员赶到一线现场也无法对水母毒素进行及时的灭活处理,大大浪费了救援时间。而现有技术中还未能提供一种易于携带、结构简单、便捷有效并且适用于救治一线以及现场救援的水母毒素灭活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携带,并且灭活效果显著的水母毒素灭活设备,该水母毒素灭活设备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具有相对的顶部和底部,其中所述罐体的顶部为其封闭端,底部为其开放端;所述罐体在其底部的开放端具有罐口,并且在所述罐口处还设有向罐体外侧方向延伸的发热贴,所述发热贴与罐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抽气阀,所述抽气阀的一端通向罐体内部,另一端通向罐体外部,且连接有设于罐体外侧的负压装置;所述罐体的内部设有消毒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灭活设备还包括控制器,用于控制负压装置、消毒装置和加热装置的开启和/或关闭。优选的,所述抽气阀为单向抽气阀,该阀门的开口朝向负压装置,即当开启负压装置时,可以通过该抽气阀使得罐体内部形成负压,而在关闭负压装置后,抽气阀单向的开口使得罐体内部能够保持负压状态而不会漏气。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设备中的发热贴可以通过粘贴和/或捆绑的方式固定在伤员身体各处部位,例如胳膊、腿部、背部或腰腹部等,其中粘贴可以是在发热贴接触人体皮肤的一侧设置粘胶实现,也可以是在发热贴的端部设置魔术贴实现;优选的,发热贴可以选用弹性材质,例如有弹性的橡皮筋。其中,发热贴具有与罐体的罐口匹配的通孔,以便于发热贴与罐体在罐口处可拆卸连接,并且罐体的罐口能够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而不是通过发热贴再与人体接触。与此同时,发热贴可以在罐口处与罐体直接套接,也可以通过设置带有螺纹的连接件与罐体螺纹连接。在具有上述设置的水母毒素灭活设备中,所述控制器可以是现有的控制器,如PLC控制器,可以同时控制负压装置、消毒装置和加热装置。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具有输入输出接口,负压装置、消毒装置和加热装置除具有相应的工作元件外,也分别具有电源、开关以及和控制器的接口所连接的电路,以使得控制器能够控制负压装置、消毒装置和加热装置的开启和/或关闭。本申请提供的水母毒素灭活设备,可以直接应用于被水母蜇伤的人体部位,在使用时,将罐体的罐口完全扣在伤口处,并通过发热贴固定。其中,罐体外侧的负压装置通过抽气阀将罐体内腔抽真空形成负压,将伤口处的水母毒素局限化,或者吸至伤口表面,防止其通过皮肤或血液等进一步侵入人体,此时,位于罐体内部的消毒装置即可以对局限化后的水母毒素进行消毒灭活,同时加热装置还能够对消毒后的伤口进行加热,进一步巩固疗效,待灭活结束后将伤口清理干净即可。其中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所述“抽真空”可以解释为使罐体内部处于负压状态,即使罐体内部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而不是完全没有空气的状态。优选的,所述消毒装置采用紫外线对水母毒素进行灭活。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紫外线照射和加热均能够使水母毒素失去活性,但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紫外线照射对于生物制品的灭活效率以及灭活效果的稳定性均好于加热,因此,本申请中优选使用消毒装置作为起主要灭活功能的器件,而加热装置可作为用于巩固疗效的辅助器件。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负压装置和消毒装置同时开启和/或关闭,并且控制加热装置,与所述负压装置和消毒装置间隔性地开启和/或关闭。负压装置和消毒装置同时开启的设置,可使得伤口处的水母毒素在被负压装置局限化范围的同时,被消毒装置有效灭活,以大幅提高处理效率,实现稳定的灭活效果。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由于仅开启抽一次真空未必能够将水母毒素全部吸出,因此同时启动的负压装置和消毒装置,可以和加热装置反复多次的间隔性开启,例如先启动负压装置和消毒装置,使罐体内形成负压并对伤口消毒,开启30秒后关闭,同时开启加热装置,对罐体内部进行加热,加热30秒后再次关闭并开启负压装置和消毒装置,如此反复多次以进一步提高对水母毒素的灭活效果和灭活稳定性。更优选地,反复间隔性启动的时间为10-40秒。进一步地,所述负压装置选自负压球或微型负压泵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为了能够适用于人体不同部位组织的特点,罐体内部形成的负压程度可以通过调节负压装置实现。例如当负压装置为负压球时,可以通过控制负压球产生不同大小的形变调节;当负压装置为微型负压泵时,可以通过控制微型负压泵的功率调节。进一步地,所述消毒装置选自紫外线消毒灯,所述紫外线消毒灯包括环形的灯管,所述灯管位于罐体内壁的顶部。如此设置,可使得紫外线消毒灯能够照射到罐体内的各个区域,以提供更稳定的灭活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热片,所述电热片位于罐体内壁的侧部。优选的,所述电热片选自柔性可弯曲变形的薄膜状电热片,例如硅橡胶电热片,更优选的,所述电热片可以在罐体的内壁侧部呈环形的周向设置。如此设置可使得加热装置更靠近伤口处,巩固疗效的作用更优。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罐口处设有柔性圈,所述柔性圈至少部分沿罐体高度方向向罐体外侧延伸。其中,当负压装置对罐体内部进行抽真空时,该柔性圈会在压力作用下变形直至罐体完全吸附在皮肤上,优选的,所述柔性圈的材质选自弹性材质,例如医用级乳胶。设有柔性圈的灭活设备,一方面能够提高罐体的密封性,另一方面,由于柔性圈的可变形性,使其能够适用于人体不同部位的伤口,并能够在伤口处形成密封的环境。进一步地,所述罐口为缩口形,所述发热贴在缩口形的罐口处与罐体套接。其中,发热贴通过套接在罐体的缩口形罐口处实现与罐体的可拆卸链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负压装置对罐体进行抽真空时,罐口的柔性圈被挤压变形,而罐口的边缘处逐渐靠近皮肤,同时将发热贴夹在罐体和皮肤之间,进一步对灭活设备起到固定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发热贴包括贴布,所述贴布具有含有发热材料的夹层。优选的,所述贴布的材质为保温透气材质,以使其更贴合人体皮肤,提高使用的舒适度。进一步地,所述发热贴设有内置发热材料的发热袋,所述发热袋可翻折,且翻折后的发热袋覆盖发热贴和罐体的连接处。优选的,此时可将已经使用结束的罐体拆除,并将发热袋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母毒素灭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罐体,所述罐体具有相对的顶部和底部,其中所述罐体的顶部为其封闭端,底部为其开放端;/n所述罐体在其底部的开放端具有罐口,并且在所述罐口处还设有向罐体外侧方向延伸的发热贴,所述发热贴与罐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抽气阀,所述抽气阀的一端位于罐体内部,另一端位于罐体外部,且位于外部的一端连接有负压装置;所述罐体的内部还设有消毒装置和加热装置;/n所述灭活设备还包括控制器,用于控制负压装置、消毒装置和加热装置的开启和/或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母毒素灭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所述罐体具有相对的顶部和底部,其中所述罐体的顶部为其封闭端,底部为其开放端;
所述罐体在其底部的开放端具有罐口,并且在所述罐口处还设有向罐体外侧方向延伸的发热贴,所述发热贴与罐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抽气阀,所述抽气阀的一端位于罐体内部,另一端位于罐体外部,且位于外部的一端连接有负压装置;所述罐体的内部还设有消毒装置和加热装置;
所述灭活设备还包括控制器,用于控制负压装置、消毒装置和加热装置的开启和/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母毒素灭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负压装置和消毒装置同时开启和/或关闭,并且控制加热装置,与所述负压装置和消毒装置间隔性地开启和/或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母毒素灭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装置选自负压球或微型负压泵中的至少一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敏孙海宁肖文瑄张中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〇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