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梯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239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梯控系统,包括用户端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以及设置在电梯轿厢内的CPU处理器,CPU处理器连接有电梯供电模块、动作控制模块以及用于主动与用户端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匹配的电梯无线信号发送模块,动作控制模块连接有继电器模块,继电器模块与电梯轿厢内的电梯按键模块连接,在电梯无线信号发送模块与用户端无线信号接收模块连接匹配后,继电器模块触发动作,使电梯按键模块响应预设于用户端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中的对应楼层的电梯按键,自动按下该按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梯梯控系统基于感应式无线通讯技术实现了用户在乘坐电梯时的智能式免操作,电梯轿厢内的按键模块可自动响应用户预定要到达的楼层,无需用户手动去按电梯的楼层按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梯控系统
本技术涉及物联网电梯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感应式无线通讯技术控制电梯到达预定楼层的电梯梯控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梯都需要用户手动触按电梯轿厢梯控面板上对应的楼层按钮来向电梯梯控系统发出预到达楼层的指令,一般楼宇的电梯轿厢空间有限,梯控面板常设置在电梯轿厢的进门侧的厢壁上。当进入电梯的人数较多时,受限于轿厢空间的不足以及电梯轿厢内人数较多,电梯内的梯控面板就容易被人遮挡,离得较远的用户则无法及时按到电梯的楼层按键,通常需要喊话他人协助按下对应楼层,较为不便。或有时进入电梯后,因玩手机而忘记按下对应的楼层按键,因而错过想要到达的楼层。上述情形在实际生活中常常发生,除了手动按下电梯按键,还有一些楼宇的物管是采用向业主或租户分发IC卡,通过刷卡接通楼层按钮。然而,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常因忘记携带或丢失IC卡而造成更大的不便,上述两种现有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感应式无线通讯技术控制电梯到达预定楼层的电梯梯控系统。本技术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梯控系统,包括用户端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以及设置在电梯轿厢内的CPU处理器,所述CPU处理器连接有电梯供电模块、动作控制模块以及用于主动与所述用户端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匹配的电梯无线信号发送模块,所述电梯供电模块包括3.8V直流供电模块和3.3V直流供电模块,所述动作控制模块连接有继电器模块,所述继电器模块与电梯轿厢内的电梯按键模块连接,在所述电梯无线信号发送模块与所述用户端无线信号接收模块连接匹配后,所述继电器模块触发动作,使所述电梯按键模块响应预设于所述用户端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中的对应楼层的电梯按键,将楼层的电梯按键以高电平接通。优选地,在上述的电梯梯控系统中,所述动作控制模块包括型号为EL354N/SOP4的光电耦合器U6和两个型号为SS8050的NPN型三极管Q2和三极管Q4,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2连接所述CPU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口,并通过电阻R2的正极经电阻R31接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并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一路经电阻R1和电阻R14接入光电耦合器U6的输入端的正极,电阻R14的正极接3.3V直流供电模块,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另一路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入光电耦合器U6的输入端的负极,光电耦合器U6的输出控制端连接所述继电器模块。优选地,在上述的电梯梯控系统中,所述继电器模块包括型号为A1-S-112IA的继电器JK1和型号为AO3400A的MOS管T1,光电耦合器U6的输出控制端的C极接入MOS管T1的栅极G,同时经电压保护电阻RT1接供电电压VCC,MOS管T1的源极S接地,漏极D接入继电器JK1的驱动端的一个引脚,同时经二极管D3接入继电器JK1的驱动端的另一引脚并接入供电电压VCC,继电器JK1的输出触点的公共端子COM和常开触点NO分别接入电梯轿厢内的电梯按键模块。优选地,在上述的电梯梯控系统中,所述CPU处理器采用型号为NRF52840-T2T-MOD主控芯片,所述CPU处理器、所述电梯供电模块、所述动作控制模块、所述电梯无线信号发送模块和所述继电器模块集成在一张PCB主板上,所述CPU处理器连接一型号为MT25QL128-SE的Flash存储器。优选地,在上述的电梯梯控系统中,所述用户端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电梯无线信号发送模块均采用低功耗的蓝牙5.0芯片。优选地,在上述的电梯梯控系统中,所述用户端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电梯无线信号发送模块均为超声波芯片模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电梯梯控系统通过感应用户手机的无线信号实现自动开门,不需要拿出手机,也不需要进行任何手机操作就可以自动按下相关楼层按钮,极大提升了用户乘坐电梯出入楼宇的方便性、安全性,为用户带来了尊贵性体验。尤其解决了现有电梯在乘坐人数较多而无法伸手去按电梯楼层按键或因进入电梯玩手机而忘记按下电梯楼层按键这些现实生活中常常发生的问题。本技术的电梯梯控系统基于感应式无线通讯技术实现了用户在乘坐电梯时的智能式免操作,电梯轿厢内的电梯按键模块可自动响应用户预定要到达的楼层,无需用户手动去按电梯的楼层按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模块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主控芯片的引脚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动作控制模块和继电器模块的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3.8V直流供电模块的电路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3.3V直流供电模块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参照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梯梯控系统,该电梯梯控系统包括用户端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以及设置在电梯轿厢内的CPU处理器,CPU处理器连接有电梯供电模块、动作控制模块以及用于主动与用户端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匹配的电梯无线信号发送模块。电梯供电模块包括3.8V直流供电模块和3.3V直流供电模块,3.8V直流供电模块的电路图如图4所示,3.3V直流供电模块的电路图如图5所示,两者均采用型号为MP1482的同步降压稳压器构成。3.8V直流供电模块和3.3V直流供电模块中的同步降压稳压器MP1482的软启动控制输入端均连接一个100nF/50v的电容器C23,其设置的软启动时间为15ms。动作控制模块连接有继电器模块,继电器模块与电梯轿厢内的电梯按键模块连接,在电梯无线信号发送模块与用户端无线信号接收模块连接匹配后,继电器模块触发动作,使电梯按键模块响应预设于用户端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中的对应楼层的电梯按键,将楼层的电梯按键以高电平接通,此时该对应楼层的电梯按键被自动按下。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动作控制模块包括型号为EL354N/SOP4的光电耦合器U6和两个型号为SS8050的NPN型三极管Q2和三极管Q4,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2连接CPU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口,并通过电阻R2的正极经电阻R31接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并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一路经电阻R1和电阻R14接入光电耦合器U6的输入端的正极,电阻R14的正极接3.3V直流供电模块。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另一路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入光电耦合器U6的输入端的负极,光电耦合器U6的输出控制端连接继电器模块。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继电器模块包括型号为A1-S-112IA的继电器JK1和型号为AO3400A的MO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梯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端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以及设置在电梯轿厢内的CPU处理器,所述CPU处理器连接有电梯供电模块、动作控制模块以及用于主动与所述用户端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匹配的电梯无线信号发送模块,所述电梯供电模块包括3.8V直流供电模块和3.3V直流供电模块,所述动作控制模块连接有继电器模块,所述继电器模块与电梯轿厢内的电梯按键模块连接,在所述电梯无线信号发送模块与所述用户端无线信号接收模块连接匹配后,所述继电器模块触发动作,使所述电梯按键模块响应预设于所述用户端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中的对应楼层的电梯按键,将楼层的电梯按键以高电平接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梯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端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以及设置在电梯轿厢内的CPU处理器,所述CPU处理器连接有电梯供电模块、动作控制模块以及用于主动与所述用户端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匹配的电梯无线信号发送模块,所述电梯供电模块包括3.8V直流供电模块和3.3V直流供电模块,所述动作控制模块连接有继电器模块,所述继电器模块与电梯轿厢内的电梯按键模块连接,在所述电梯无线信号发送模块与所述用户端无线信号接收模块连接匹配后,所述继电器模块触发动作,使所述电梯按键模块响应预设于所述用户端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中的对应楼层的电梯按键,将楼层的电梯按键以高电平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梯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控制模块包括型号为EL354N/SOP4的光电耦合器U6和两个型号为SS8050的NPN型三极管Q2和三极管Q4,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2连接所述CPU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口,并通过电阻R2的正极经电阻R31接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并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一路经电阻R1和电阻R14接入光电耦合器U6的输入端的正极,电阻R14的正极接3.3V直流供电模块,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另一路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入光电耦合器U6的输入端的负极,光电耦合器U6的输出控制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戈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拓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