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23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四轮滑板车,包括踏板组件、手把杆组件、固定连接在手把杆组件的底部的前轮组件以及转动连接在踏板组件的后端部的后轮组件;四轮滑板车还包括联动组件,联动组件包括前端与前轮组件或手把杆组件相连接且后端与后轮组件相连接的第一牵引件、前端与前轮组件或手把杆组件相连接且后端与后轮组件相连接的第二牵引件,第一牵引件的前端位于左侧,第二牵引件的前端位于右侧,第一牵引件的后端位于右侧,第二牵引件的后端位于左侧。本四轮滑板车通过设置联动组件,使前轮组件在转向时能够带动后轮组件同时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向,这样大大减小了滑板车整体的转弯半径,从而使滑板车转弯操作更加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轮滑板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四轮滑板车。
技术介绍
滑板车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代步工具,成人和儿童都会使用。滑板车结构通常包括踏板组件、枢转连接在踏板组件前端的手把杆、连接在手把杆底部的前轮、连接在踏板组件后部的后轮。根据车轮个数,滑板车可分别两轮滑板车(前轮和后轮各一个)、三轮滑板车(一般为两个前轮、一个后轮)、四轮滑板车(前轮和后轮各两个)。滑板车在转向时,通过转动手把杆来带动前轮转向,对于四轮滑板车来说,由于其两个后轮之间存在一定距离,采用这种结构的转向方式,转弯半径较大,转弯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四轮滑板车,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四轮滑板车,包括踏板组件、枢转连接在踏板组件的前端部的手把杆组件、连接在手把杆组件的底部的前轮组件以及连接在踏板组件的后端部的后轮组件,手把杆组件与踏板组件之间的转动轴线被定义为前转动轴线,前轮组件与手把杆组件相固定连接,前轮组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前轮;后轮组件与踏板组件相转动连接,后轮组件与连接架之间的转动轴线被定义为后转动轴线,后轮组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后轮;四轮滑板车还包括联动组件,联动组件包括前端与前轮组件或手把杆组件相连接且后端与后轮组件相连接的第一牵引件、前端与前轮组件或手把杆组件相连接且后端与后轮组件相连接的第二牵引件,第一牵引件的前端和第二牵引件的前端对称地设置在前转动轴线的左右两侧,且第一牵引件的前端位于前转动轴线的左侧,第二牵引件的前端位于前转动轴线的右侧,第一牵引件的后端和第二牵引件的后端对称地设置在后转动轴线的左右两侧,且第一牵引件的后端位于后转动轴线的右侧,第二牵引件的后端位于后转动轴线的左侧。进一步地,前轮组件包括中部与手把杆组件的底部相固定连接的前横杆,两个前轮分别连接在前横杆的左右两端;后轮组件包括中部与踏板组件的后端部相转动连接的后横杆,两个后轮分别连接在后横杆的左右两端。进一步地,手把杆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件,第一牵引件的前端和第二牵引件的前端分别与连接件的左右两侧部相连接。更进一步地,第一牵引件的后端和第二牵引件的后端分别与后横杆相连接。进一步地,第一牵引件和第二牵引件均为柔性件。进一步地,踏板组件与后轮组件之间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相对位置及呈锐角夹角的第二相对位置,踏板组件与后轮组件之间设置有能够使二者从第二相对位置回复至第一相对位置的弹性件。进一步地,踏板组件的前部的左右两侧对称地设置有前连接件,第一牵引件和第二牵引件分别可滑动地穿设在左右两侧的前连接件中;踏板组件的后部的左右两侧对称地设置有后连接件,第二牵引件和第一牵引件分别可滑动地穿设在左右两侧的后连接件中;第一牵引件和第二牵引件的位于前连接件和后连接件之间的部分相互交叉设置。更进一步地,每个后连接件与后轮组件之间均设置有弹性件。进一步地,踏板组件包括底架及转动连接在底架上方的踏板,踏板与底架之间的转动轴线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联动组件设置在踏板的下方,手把杆组件和后轮组件分别与底架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相连接。更进一步地,连接件位于前轮的转动轴线的下方。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四轮滑板车通过设置联动组件,使前轮组件在转向时能够带动后轮组件同时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向,这样大大减小了滑板车整体的转弯半径,从而使滑板车转弯操作更加灵活。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组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中四轮滑板车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四轮滑板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省略的踏板、支架和手把杆组件,图中四轮滑板车处于直行状态;图3是在图2所示基础上向左转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在图2所示基础上向右转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四轮滑板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省略了手把杆组件;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四轮滑板车的踏板和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为前后方向视角,其中踏板处于水平状态;图7是在图6所示基础上向左倾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在图6所示基础上向右倾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四轮滑板车的支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踏板组件;11、底架;111、底杆;112、前连杆;113、后连杆;114、套管;12、踏板;13、支架;131、上基座;132、下基座;2、手把杆组件;21、手把杆;22、手把;23、连接件;3、前轮组件;31、前轮;32、前横杆;4、后轮组件;41、后轮;42、后横杆;5、联动组件;51、第一牵引件;52、第二牵引件;53、前连接件;54、后连接件;55、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左”、“右”是按照四轮滑板车的正常使用习惯来定义的,四轮滑板车正常前进方向为“前”,反之后退的方向为“后”,以前后方向为基准的左右两边分别的“左”和“右”。本技术所涉及的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参考附图1至附图9,本实施例中的四轮滑板车,包括踏板组件1、枢转连接在踏板组件1的前端部的手把杆组件2、连接在手把杆组件2的底部的前轮组件3以及连接在踏板组件1的后端部的后轮组件4。前轮组件3与手把杆组件2相固定连接。前轮组件3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前轮31。后轮组件4与踏板组件1相转动连接,二者之间的转动轴线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并且该转动轴线被定义为后转动轴线,而手把杆组件2与踏板组件1之间的转动轴线被定义为前转动轴线。后轮组件4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后轮41。四轮滑板车还包括联动组件5,联动组件5包括前端与前轮组件3或手把杆组件2相连接且后端与后轮组件4相连接的第一牵引件51、前端与前轮组件3或手把杆组件2相连接且后端与后轮组件4相连接的第二牵引件52,第一牵引件51的前端和第二牵引件52的前端对称地设置在前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轮滑板车,包括踏板组件(1)、枢转连接在所述踏板组件(1)的前端部的手把杆组件(2)、连接在所述手把杆组件(2)的底部的前轮组件(3)以及连接在所述踏板组件(1)的后端部的后轮组件(4),所述手把杆组件(2)与所述踏板组件(1)之间的转动轴线被定义为前转动轴线,其特征在于:/n所述前轮组件(3)与所述手把杆组件(2)相固定连接,所述前轮组件(3)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前轮(31);/n所述后轮组件(4)与所述踏板组件(1)相转动连接,所述后轮组件(4)与所述踏板组件(1)之间的转动轴线被定义为后转动轴线,所述后轮组件(4)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后轮(41);/n所述四轮滑板车还包括联动组件(5),所述联动组件(5)包括前端与所述前轮组件(3)或所述手把杆组件(2)相连接且后端与所述后轮组件(4)相连接的第一牵引件(51)、前端与所述前轮组件(3)或所述手把杆组件(2)相连接且后端与所述后轮组件(4)相连接的第二牵引件(52),所述第一牵引件(51)的前端和所述第二牵引件(52)的前端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前转动轴线的左右两侧,且所述第一牵引件(51)的前端位于所述前转动轴线的左侧,所述第二牵引件(52)的前端位于所述前转动轴线的右侧,所述第一牵引件(51)的后端和所述第二牵引件(52)的后端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后转动轴线的左右两侧,且所述第一牵引件(51)的后端位于所述后转动轴线的右侧,所述第二牵引件(52)的后端位于所述后转动轴线的左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轮滑板车,包括踏板组件(1)、枢转连接在所述踏板组件(1)的前端部的手把杆组件(2)、连接在所述手把杆组件(2)的底部的前轮组件(3)以及连接在所述踏板组件(1)的后端部的后轮组件(4),所述手把杆组件(2)与所述踏板组件(1)之间的转动轴线被定义为前转动轴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轮组件(3)与所述手把杆组件(2)相固定连接,所述前轮组件(3)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前轮(31);
所述后轮组件(4)与所述踏板组件(1)相转动连接,所述后轮组件(4)与所述踏板组件(1)之间的转动轴线被定义为后转动轴线,所述后轮组件(4)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后轮(41);
所述四轮滑板车还包括联动组件(5),所述联动组件(5)包括前端与所述前轮组件(3)或所述手把杆组件(2)相连接且后端与所述后轮组件(4)相连接的第一牵引件(51)、前端与所述前轮组件(3)或所述手把杆组件(2)相连接且后端与所述后轮组件(4)相连接的第二牵引件(52),所述第一牵引件(51)的前端和所述第二牵引件(52)的前端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前转动轴线的左右两侧,且所述第一牵引件(51)的前端位于所述前转动轴线的左侧,所述第二牵引件(52)的前端位于所述前转动轴线的右侧,所述第一牵引件(51)的后端和所述第二牵引件(52)的后端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后转动轴线的左右两侧,且所述第一牵引件(51)的后端位于所述后转动轴线的右侧,所述第二牵引件(52)的后端位于所述后转动轴线的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组件(3)包括中部与所述手把杆组件(2)的底部相固定连接的前横杆(32),所述两个前轮(31)分别连接在所述前横杆(32)的左右两端;所述后轮组件(4)包括中部与所述踏板组件(1)的后端部相转动连接的后横杆(42),所述两个后轮(41)分别连接在所述后横杆(42)的左右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杆组件(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件(23),第一牵引件(51)的前端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孟仁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井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