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左翻转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233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左翻转支架,采用一体化铸造完成加工,减少以往采用的焊接支架产生的热变形所带来的系列问题,汽车左翻转支架在结构上轴孔与支架连接处采用工字型结构连接,加强了驾驶室翻转过程中翻转支架所承受的应力集中的问题,在支架与减震器的连接端设置为伸出的双脚,并且在应力集中的地方设置为拱形,进行应力的分散。整个支架的架身设计为槽类设计,减少支架出现的整体断裂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左翻转支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左翻转支架。
技术介绍
商用车的众多核心零部件,主要设置在驾驶室的下方,当车辆内部发生故障时,需要将驾驶室进行翻转,以方便维护,但是目前驾驶室的翻转机构存着运行复杂,易损坏,打开时较慢,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而翻转支架是是整个驾驶室进行翻转的必要零部件之一,在实际的是过中,由于多次使用,对翻转支架的轴孔的耐磨性提出了要求,并且在翻转的过程中出现应力集中等问题,常常造成支架的断裂,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左翻转支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左翻转支架,包括轴孔(1)、工字型连接架(2)、支架槽架(3)、减震器固定端(4)、驾驶室接触端(5)、拱形支脚(6);本装置采用一体化铸造结构,在翻转支架的一端设置轴孔(1),所述轴孔(1)的轴线与中空的支架槽架(3)成平面平行状态,所述轴孔(1)与所述支架槽架(3)中间部分设置了工字型连接架(2),所述支架槽架(3)的中间部分槽面向上,所述支架槽架(3)的底面设置了驾驶室接触端(5),所述驾驶室接触端(5)的端面与所述支架槽架(3)处于平行位置,所述驾驶室接触端(5)的轴线与所述轴孔(1)垂直设置;在所述支架槽架(3)的另一端连接着左右对称设置的减震器固定端(4),在所述减震器固定端(4)与所述支架槽架(3)连接的中间部分设置了拱形支脚(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装置具有结构设计更加合理,不易出现断裂与破损情况,更具安全性与使用性。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汽车左翻转支架,包括轴孔1、工字型连接架2、支架槽架3、减震器固定端4、驾驶室接触端5、拱形支脚6。本装置采用一体化铸造完成,在翻转支架的一端设置轴孔1,轴孔1的轴线与支架槽架3成平面平行状态,轴孔1与支架槽架3中间部分设置了工字型连接架2与架身连接,支架槽架3的中间部分槽面向上,支架槽架3的底面设置了驾驶室接触端5,驾驶室接触端5与支架槽架3处于平行位置,驾驶室接触端5的轴线与轴孔1处于垂直状态。在支架槽架3的另一端连接着减震器固定端4,减震器固定端4左右对称分布,在减震器固定端4与支架槽架3连接的中间部分设置了拱形支脚6。原理:本技术与驾驶室、纵梁及减震器连接,用于驾驶室翻转减震使用,一体化铸造完成,减少以往采用的焊接支架产生的热变形所带来的系列问题,汽车左翻转支架在结构上轴孔与支架连接处采用工字型结构连接,加强了驾驶室翻转过程中翻转支架所承受的应力集中的问题,在支架与减震器的连接端设置为伸出的双脚,并且在应力集中的地方设置为拱形,进行应力的分散。整个支架的架身设计为槽类设计,减少支架出现的整体断裂的情况。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使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左翻转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孔(1)、工字型连接架(2)、支架槽架(3)、减震器固定端(4)、驾驶室接触端(5)、拱形支脚(6);/n本装置采用一体化铸造结构,在翻转支架的一端设置轴孔(1),所述轴孔(1)的轴线与中空的支架槽架(3)成平面平行状态,所述轴孔(1)与所述支架槽架(3)中间部分设置了工字型连接架(2),所述支架槽架(3)的中间部分槽面向上,所述支架槽架(3)的底面设置了驾驶室接触端(5),所述驾驶室接触端(5)的端面与所述支架槽架(3)处于平行位置,所述驾驶室接触端(5)的轴线与所述轴孔(1)垂直设置;在所述支架槽架(3)的另一端连接着左右对称设置的减震器固定端(4),在所述减震器固定端(4)与所述支架槽架(3)连接的中间部分设置了拱形支脚(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左翻转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孔(1)、工字型连接架(2)、支架槽架(3)、减震器固定端(4)、驾驶室接触端(5)、拱形支脚(6);
本装置采用一体化铸造结构,在翻转支架的一端设置轴孔(1),所述轴孔(1)的轴线与中空的支架槽架(3)成平面平行状态,所述轴孔(1)与所述支架槽架(3)中间部分设置了工字型连接架(2),所述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市金海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