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防溅水接水盘及其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175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车用防溅水接水盘,包括底板和侧板,底板上设置有中间挡水板,中间挡水板包括第一挡水板、第二挡水板和顶部挡水板,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互相平行且均与底板垂直固定,顶部挡水板的两端与第一挡水板的顶端、第二挡水板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的底部均设有多个流水孔和多个挡水壁,流水孔和挡水壁交错设置,第一挡水板的流水孔与第二挡水板的挡水壁相对设置,第二挡水板的流水孔与第一挡水板的挡水壁相对设置,通过在接水盘的底板上设置中间挡水板,且中间挡水板的两边布置非对称的流水孔,这种非对称的开孔结构可有效消耗掉冷凝水在不规则运动状态下的绝大部分动能,从而起到防止水溅出接水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防溅水接水盘及其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接水盘
,具体涉及一种车用防溅水接水盘及其空调器。
技术介绍
接水盘是空调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安装在室内环境的内机接水盘,目前车载空调的接水盘上方都是开放的区域,且接水盘的前后挡水板没有考虑车用空调在汽车加速、减速、急转弯时,接水盘里的冷凝水由于惯性的作用瞬间积聚,溅过挡水板,由出风口吹出。公布号为CN10667914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主要提出了在接水盘两侧多加几个排水孔,且接水盘内壁面呈弧形,接水盘底板纵向上由接水盘中部向排水孔两侧倾斜,用来强制改变水的走向,这种结构可以参考,但实际中根据冷凝水无波动的情况下设计的挡水板高度一般为40mm,这种在内壁面弧形的结构在冷凝水运动状态突变的情况下无法有效防溅;由于车内部空间一般都是封闭的空间,根据大量的数据发现,除湿量在1.5kg/h——2.5kg/h区间,而且随着制冷的进行,车内空气湿度会下降,所以对于车类交通工具的接水盘排水孔的数目设计,完全没有必要设计多个排水孔;因水在接水盘内部不能积聚,在积聚的情况下,水的质量增加,动量会变大,但是该接水盘采用长度方向上倾斜的设置在自然状态下将进行积聚,且排水孔的排水角度与水流的流向夹角在45°-90°之间,没有利用水的运动惯性,反而阻滞了排出,所以纵向右接水盘底部中心位置向排水孔两侧倾斜的设置不能有效的解决车辆在颠簸情况下的溅水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车用防溅水接水盘及其空调器,该接水盘可以有效抑制接水盘内的水在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的环境下溅出挡水板的情况发生。本技术提供一种车用防溅水接水盘,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两端的侧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中间挡水板,所述中间挡水板包括第一挡水板、第二挡水板和顶部挡水板,所述第一挡水板和所述第二挡水板互相平行且均与所述底板垂直固定,所述顶部挡水板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挡水板的顶端、所述第二挡水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水板和所述第二挡水板的底部均设有多个流水孔和多个挡水壁,所述流水孔和所述挡水壁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挡水板的流水孔与所述第二挡水板的所述挡水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挡水板的流水孔与所述第一挡水板的所述挡水壁相对设置。优选地,该车用防溅水接水盘还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边板,所述边板的底端垂直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边板的两端和所述侧板垂直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所述边板连通,所述第一挡水板、所述第二挡水板、所述顶部挡水板和底板所围空间为中空部,所述中空部与所述排水口相对设置。更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与所述底板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底板相切。优选地,所述流水孔的外侧为圆倒角结构,所述流水孔的内侧为直棱角结构。优选地,所述顶部挡水板为中间高于两端的对称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对称结构的横截面为圆弧形。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水板、所述第二挡水板和所述顶部挡水板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地,所述边板、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为一体成型结构。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用防溅水接水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用防溅水接水盘,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两端的侧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中间挡水板,所述中间挡水板包括第一挡水板、第二挡水板和顶部挡水板,所述第一挡水板和所述第二挡水板互相平行且均与所述底板垂直固定,所述顶部挡水板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挡水板的顶端、所述第二挡水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水板和所述第二挡水板的底部均设有多个流水孔和多个挡水壁,所述流水孔和所述挡水壁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挡水板的流水孔与所述第二挡水板的所述挡水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挡水板的流水孔与所述第一挡水板的所述挡水壁相对设置,通过在接水盘的底板上设置中间挡水板,且中间挡水板的两边布置非对称的流水孔,这种非对称的开孔结构可有效消耗掉冷凝水在不规则运动状态下的绝大部分动能,从而起到防止水溅出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车用防溅水接水盘的俯视图。图2是一种车用防溅水接水盘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一种车用防溅水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是图3的A处放大图。图5是图3的B处放大图。图6是直棱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一种车用防溅水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二。图中包括有:底板1、侧板2、中间挡水板3、第一挡水板31、第二挡水板32、顶部挡水板33、流水孔4、挡水壁5、边板6、排水管7、排水口71、中空部8、圆倒角结构9、直棱角结构1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以下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所涉及的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的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车用防溅水接水盘,包括底板1和设置在所述底板1两端的侧板2,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中间挡水板3,所述中间挡水板3包括第一挡水板31、第二挡水板32和顶部挡水板33,所述第一挡水板31和所述第二挡水板32互相平行且均与所述底板1垂直固定,所述顶部挡水板33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挡水板31的顶端、所述第二挡水板3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水板31和所述第二挡水板32的底部均设有多个流水孔4和多个挡水壁5,所述流水孔4和所述挡水壁5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挡水板31的流水孔4与所述第二挡水板32的所述挡水壁5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挡水板32的流水孔4与所述第一挡水板31的所述挡水壁5相对设置,这种流水孔4非对称的结构,可互相消耗水的动能,当接水盘内左侧的水突然运动时,水进入中间挡水板3左侧的流水孔4,并被中间挡水板3右侧的挡水壁5所阻挡,动能被消耗一大部分,且溅起来的水被顶部挡水板33阻挡,又消耗掉一部分动能;当接水盘内右侧的水突然运动时,水进入中间挡水板的右侧流水孔4,并被中间挡水板左侧的挡水壁5所阻挡,溅起来的水又被顶部挡水板33所阻挡,动能进一步被消耗,这种结构有效的提升了接水盘中的水在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的稳定性,防止了水溅出接水盘现象的发生。该车用防溅水接水盘还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边板6,所述边板6的底端垂直连接于所述底板1,所述边板6的两端和所述侧板2垂直连接,使用边板6和侧板2将接水盘的四周围成一个封闭区域,防止接水盘中的水外流到其他地方,影响用户体验。还包括排水管7,所述排水管7设有排水口71,所述排水口71与所述边板6连通,所述第一挡水板31、所述第二挡水板32、所述顶部挡水板33和底板1所围空间为中空部8,所述中空部8与所述排水口71相对设置,在运动状态下的水被中间挡水板3抵消动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防溅水接水盘,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两端的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中间挡水板,所述中间挡水板包括第一挡水板、第二挡水板和顶部挡水板,所述第一挡水板和所述第二挡水板互相平行且均与所述底板垂直固定,所述顶部挡水板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挡水板的顶端、所述第二挡水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水板和所述第二挡水板的底部均设有多个流水孔和多个挡水壁,所述流水孔和所述挡水壁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挡水板的流水孔与所述第二挡水板的所述挡水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挡水板的流水孔与所述第一挡水板的所述挡水壁相对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防溅水接水盘,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两端的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中间挡水板,所述中间挡水板包括第一挡水板、第二挡水板和顶部挡水板,所述第一挡水板和所述第二挡水板互相平行且均与所述底板垂直固定,所述顶部挡水板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挡水板的顶端、所述第二挡水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水板和所述第二挡水板的底部均设有多个流水孔和多个挡水壁,所述流水孔和所述挡水壁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挡水板的流水孔与所述第二挡水板的所述挡水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挡水板的流水孔与所述第一挡水板的所述挡水壁相对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防溅水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车用防溅水接水盘还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边板,所述边板的底端垂直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边板的两端和所述侧板垂直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防溅水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车用防溅水接水盘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所述边板连通,所述第一挡水板、所述第二挡水板、所述顶部挡水板和底板所围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建波卢志勇陈信勇林志雄张潘鑫何浩铭刘伟尚明言王卓立丘珊珊李玉玲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