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闭式可调刮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215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封闭式可调刮墨装置,包括右侧设有开口的墨腔本体,墨腔本体开口侧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角度调节件与刮刀固定架固定连接,角度调节件与控制器连接,刮刀固定架上设有刮刀,墨腔本体开口侧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密封垫块,密封垫块与墨腔本体、角度调节件、刮刀固定架、刮刀及着墨辊配合形成存储油墨的封闭腔室;通过设置角度调节件,改变刮刀架与水平面角度从而改变刮刀的角度,降低刮墨装置对着墨辊的直径要求,提高使用范围;将角度调节件设置为伸缩气囊,实现半人工控制;通过对密封垫块的设置,提高密封腔的密封可靠性,防止操作过程中墨液渗漏;通过加强件提高密封垫块的使用寿命,防止弹性金属件形变过度发生断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闭式可调刮墨装置
本技术属于刮墨装置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封闭式可调刮墨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刮墨装置是在将放置在储墨槽内的墨液直接与着墨辊直接接触后,使用刮刀将着墨辊上多余的墨液刮除,墨液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挥发,且味道剧烈,影响环境。现有的刮墨装置在原有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将储墨槽和刮刀结合成一个装置,储墨槽、刮刀和着墨辊配合形成是一个封闭腔,用于对着墨辊上墨后将直接利用刮刀刮除,提高着墨效率,且降低了环境污染,但是现有的刮墨装置对应固定直径大小的着墨辊,无法在多种直径范围内的着墨辊上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封闭式可调刮墨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刮墨装置无法适用于多种直径范围内的着墨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封闭式可调刮墨装置,包括右侧设有开口的墨腔本体,墨腔本体开口侧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角度调节件与刮刀固定架固定连接,角度调节件与控制器连接,刮刀固定架上设有刮刀,墨腔本体开口侧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密封垫块,密封垫块与墨腔本体、角度调节件、刮刀固定架、刮刀及着墨辊配合形成存储油墨的封闭腔室。优选地,所述角度调节件为伸缩气囊,所述伸缩气囊包括弹性气囊,弹性气囊的内侧弧长大于外侧弧长,伸缩气囊外侧的弧面呈平滑过渡,伸缩气囊内侧的弧面为波浪形。优选地,所述伸缩气囊还包括与弹性气囊连通的气泵,所述弹性气囊通过出气管与泄压阀连接。优选地,所述伸缩气囊与密封垫块间设有弹性密封层。优选地,所述密封垫块包括固定件,固定件外设有泡棉层,泡棉层外设有弹性橡胶层。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开口朝右的“W”字形弹性金属件,弹性金属件的内侧设有加强件。优选地,所述加强件为半圆形,加强件分别固定设于顶部内侧和底部内侧。优选地,所述刮刀固定架包括连接块,连接块上设有与刮刀相配合的刮刀安装槽,所述刮刀安装槽的深度等于刮刀的高度;连接块内设有与刮刀相配合的若干滑块,任一滑块为圆柱形结构,任一滑块通过螺栓与连接块外的手轮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滑块上与刮刀相配合位置均布有摩擦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角度调节件,改变刮刀架与水平面角度从而改变刮刀的角度,降低刮墨装置对着墨辊的直径要求,提高使用范围;将角度调节件设置为伸缩气囊,实现半人工控制,降低人工成本;通过对密封垫块的设置,提高密封腔的密封可靠性,防止操作过程中墨液渗漏;通过加强件提高密封垫块的使用寿命,防止弹性金属件形变过度发生断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图2中密封垫块的剖面图。图4为图2中刮刀固定架的剖面图。图中标记:1-墨腔本体、2-伸缩气囊、3-刮刀固定架、4-刮刀、5-密封垫块、6-着墨辊、7-密封腔室、31-连接块、32-刮刀安装槽、33-滑块、34-手轮、51-固定件、52-泡棉层、53-弹性橡胶层、54-加强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封闭式可调刮墨装置,包括右侧设有开口的墨腔本体,墨腔本体开口侧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角度调节件与刮刀固定架固定连接,角度调节件与控制器连接,刮刀固定架上设有刮刀,墨腔本体开口侧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密封垫块,密封垫块与墨腔本体、角度调节件、刮刀固定架、刮刀及着墨辊配合形成存储油墨的封闭腔室。作为本技术的其中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墨腔本体为矩形结构的框体,墨腔本体中面积最小的两侧面分别朝前和朝后,所述墨腔本体右侧中部开口,形成的纵截面呈“C”字型;将墨腔本体的开口的上端及下端作为连接部与两个角度调节件分别固定连接,角度调节件左侧与墨腔本体右侧固定连接,角度调节件右侧与刮刀固定架固定连接形成双刮刀,所述密封垫块主要用于与墨腔本体、角度调节件、刮刀固定架、刮刀及着墨辊相配合形成存储油墨的腔室,防止油墨渗出。本技术中,所述封闭式可调刮墨装置设有固定机架,封闭式可调刮墨装置通过固定机架抵压在着墨辊上,形成存储油墨的封闭腔室。所述角度调节件为伸缩气囊,所述伸缩气囊包括弹性气囊,弹性气囊的内侧弧长大于外侧弧长,伸缩气囊外侧的弧面呈平滑过渡,伸缩气囊内侧的弧面为波浪形。所述伸缩气囊还包括与弹性气囊连通的气泵,所述弹性气囊通过出气管与泄压阀连接。作为本技术的其中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弹性气囊与充放气两用气泵连接,用于为弹性气囊充气或者放气,所述充放气两用气泵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申请号为CN201720753787.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内置充放气电动气泵;弹性气囊通过出气管与泄压阀的进气口连接,也可用于为弹性气囊放气,同时可防止弹性气囊气压过大发生爆炸的情况;所述弹性气囊为手风琴结构,弹性气囊的外侧弧面作为内侧弧面展开的基面,内侧面以基面为基础进行展开,具体为:所述弹性气囊充后,弹性气囊的内侧弧面由波浪形趋向于平滑,其内侧面的弧长增大,导致刮刀固定架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所述弹性气囊放气后,弹性气囊内侧弧面的波峰和波谷间的差值增大,周期减小,导致弹性气囊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本技术通过对弹性气囊充放气来控制刮刀的旋转角度,操作简单方便,无需人为做功,省时省力。所述伸缩气囊与密封垫块间设有弹性密封层。本技术中,弹性密封层具有优良的弹性、耐磨性和耐高温性,通过设置弹性密封层用于弹性气囊伸缩过程中与密封垫块间的空隙,作为技术的其中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密封层为硅胶弹性层或者其他具有弹性、耐磨性、耐高温性的物体,使得弹性气囊内侧弧面变化不会影响密封腔室的密封性能,保证密封可靠性,此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所述密封垫块包括固定件,固定件外设有泡棉层,泡棉层外设有弹性橡胶层。所述固定件为开口朝右的“W”字形弹性金属件,弹性金属件的内侧设有加强件。作为本技术的其中一具体实施方式,橡胶层的纵截面的形状与墨腔本体、角度调节件、刮刀固定架、刮刀及着墨辊间构成的空腔的纵截面形状一致,所述橡胶层纵截面的大小随墨腔本体的规格、着墨辊的直径的变化而变化,本领域技术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到,所述橡胶层纵截面的大小为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只要能满足其能抵压在着墨辊上,并配合刮刀形成密封腔室即可,此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本技术中,所述弹性金属件的弯折部的内侧固定有螺母,所述墨腔本体前侧及后侧均设有螺栓安装槽,密封垫片与墨腔本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螺栓横向设置;所述橡胶层和弹性金属件间填充有泡棉层,将弹性金属片设置成开口朝右的“W”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封闭式可调刮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右侧设有开口的墨腔本体,墨腔本体开口侧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角度调节件与刮刀固定架固定连接,角度调节件与控制器连接,刮刀固定架上设有刮刀,墨腔本体开口侧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密封垫块,密封垫块与墨腔本体、角度调节件、刮刀固定架、刮刀及着墨辊配合形成存储油墨的封闭腔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闭式可调刮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右侧设有开口的墨腔本体,墨腔本体开口侧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角度调节件与刮刀固定架固定连接,角度调节件与控制器连接,刮刀固定架上设有刮刀,墨腔本体开口侧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密封垫块,密封垫块与墨腔本体、角度调节件、刮刀固定架、刮刀及着墨辊配合形成存储油墨的封闭腔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可调刮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件为伸缩气囊,所述伸缩气囊包括弹性气囊,弹性气囊的内侧弧长大于外侧弧长,伸缩气囊外侧的弧面呈平滑过渡,伸缩气囊内侧的弧面为波浪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可调刮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气囊还包括与弹性气囊连通的气泵,所述弹性气囊通过出气管与泄压阀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可调刮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气囊与密封垫块间设有弹性密封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益龙陈林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兴甬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