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装模架,属于模具技术领域,一种工装模架,包括左模架、右模架、导向杆、直线轴承、稳固件、以及用于调节模仁位置的调节组件,左模架和右模架的内部均固定有直线轴承,导向杆的右端穿过右模架内的直线轴承且固定在右模架内,导向杆的左端穿过左模架内的直线轴承,左模架的右侧固定有稳固件,右模架的左侧开设有与稳固件配合的卡槽,左模架和右模架的内侧均开设有用于安装模仁的模仁腔,左模架和右模架的内部均设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的一部分延伸至模仁腔内且开设有用于安装模仁的螺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工装模架可方便调节不同厚度的模仁的设置位置,适用不同厚度规格的模仁装配,且具有良好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装模架
本技术属于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工装模架。
技术介绍
模架即模具的支撑,比如压铸机上将模具各部分按一定规律和位置加以组合和固定,并使模具能安装到压铸机上工作的部分就叫模架,由推出机构、导向机构、预复位机构模脚垫块、座板组成。现有的工装模架只能与固定厚度的模仁配合使用,需要更换不同厚度的模仁只能连同模架一起更换,这样大大提高企业生产成本。实际上模仁尺寸厚度很难做到绝对标准,通常需要使用铜皮、铝皮等辅助垫片来调节误差,以防止产品出毛刺或者流道飞料等,这种方式使得模仁安装效率低。并且现有的工装模架的稳固性不足,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工装模架,可方便调节不同厚度的模仁的设置位置,适用不同厚度规格的模仁装配,且具有良好的稳固性。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工装模架,包括左模架、右模架、导向杆、直线轴承、稳固件、以及用于调节模仁位置的调节组件,左模架和右模架的内部均固定有直线轴承,导向杆的右端穿过右模架内的直线轴承且固定在右模架内,导向杆的左端穿过左模架内的直线轴承,导向杆与直线轴承滑动配合,左模架的右侧固定有稳固件,右模架的左侧开设有与稳固件配合的卡槽,左模架和右模架的内侧均开设有用于安装模仁的模仁腔,左模架和右模架的内部均设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的一部分延伸至模仁腔内且开设有用于安装模仁的螺纹槽。优选地,调节组件包括滑块、安装板、第一弹簧、以及螺栓,左模架和右模架的内部均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滑槽分别位于模仁腔的上下两侧,两个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滑块之间连接有安装板,螺纹槽设置在安装板的内侧,左模架和右模架的外侧均开设有容置槽,容置槽和模仁腔之间通过螺纹孔连通,螺栓的端部穿过螺纹孔与安装板的外侧壁接触,螺栓的头部完全位于容置槽内,左模架和右模架的内部均开设有弹簧槽,第一弹簧的内端与安装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外端固定连接在弹簧槽内侧壁上。优选地,稳固件包括卡块、第二弹簧、以及钢珠,卡块的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凹槽,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凹槽内,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钢珠,钢珠与凹槽滑动配合,初始状态时,钢珠的一部分位于凹槽外。优选地,卡槽包括与卡块适配的主槽部和与钢珠配合的两个副槽部,两个副槽部对称设置在主槽部的上下两侧。优选地,导向杆共两根,且沿左模架和右模架的中心线上下对称设置。优选地,左模架和右模架均呈长方体状。优选地,稳固件共四个,四个稳固件分别分布在左模架的四个角落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调节组件可根据模仁的厚度调其位置,且无需辅助垫片来调节误差,提高安装效率,适用不同厚度规格的模仁装配。2、通过稳固件与卡槽的配合提高成型时的稳固性,提高产品质量。3、通过直线轴承和导向杆的配合,提高分合模过程中的平稳性。4、通过简单的拧动螺栓即可实现对不同厚度的模仁位置进行调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右模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左模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稳固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左模架,2-右模架,3-导向杆,4-直线轴承,5-稳固件,51-卡块,52-第二弹簧,53-钢珠,54-凹槽,6-调节组件,61-螺纹槽,62-滑块,63-安装板,64-第一弹簧,65-螺栓,66-滑槽,67-容置槽,68-弹簧槽,69-螺纹孔,7-模仁腔,8-卡槽,81-主槽部,82-副槽部。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工装模架,包括左模架1、右模架2、导向杆3、直线轴承4、稳固件5、以及用于调节模仁位置的调节组件6,左模架1和右模架2的内部均固定有直线轴承4,导向杆3的右端穿过右模架2内的直线轴承4且固定在右模架2内,导向杆3的左端穿过左模架1内的直线轴承4,导向杆3与直线轴承4滑动配合,导向杆3共两根,且沿左模架1和右模架2的中心线上下对称设置,左模架1的右侧固定有稳固件5,右模架2的左侧开设有与稳固件5配合的卡槽8,左模架1和右模架2的内侧均开设有用于安装模仁的模仁腔7,左模架1和右模架2的内部均设有调节组件6,调节组件6的一部分延伸至模仁腔7内且开设有用于安装模仁的螺纹槽61。通过直线轴承4和导向杆3的配合,提高分合模过程中的平稳性。通过稳固件5与卡槽8的配合提高成型时的稳固性,提高产品质量。模仁通过螺丝可拆卸固定在位于模仁腔7内的调节组件6上,通过调节组件6可根据模仁的厚度调其位置,以防止产品出毛刺或者流道飞料等,无需辅助垫片来调节误差,提高安装效率。进一步的,调节组件6包括滑块62、安装板63、第一弹簧64、以及螺栓65,左模架1和右模架2的内部均开设有两个滑槽66,两个滑槽66分别位于模仁腔7的上下两侧,两个滑槽66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62,两个滑块62之间连接有安装板63,螺纹槽61设置在安装板63的内侧,左模架1和右模架2的外侧均开设有容置槽67,容置槽67和模仁腔7之间通过螺纹孔连通,螺栓65的端部穿过螺纹孔与安装板63的外侧壁接触,螺栓65的头部完全位于容置槽67内,左模架1和右模架2的内部均开设有弹簧槽,第一弹簧64的内端与安装板6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第一弹簧64的外端固定连接在弹簧槽内侧壁上。调节时,拧动螺栓65,推动安装板63向内运动,进而带动模仁向内运动,第一弹簧64伸长。反方向拧动螺栓65,第一弹簧64收缩,带动安装板63向右运动,进而带动模仁向外运动。如此,通过简单的拧动螺栓65即可实现对不同厚度的模仁位置进行调节,简单便捷。第一弹簧64的设置确保安装板63的复位。滑槽66和滑块62的设置确保安装板63的平稳运动调节,进而确保模仁的平稳运动调节。进一步的,稳固件5包括卡块51、第二弹簧52、以及钢珠53,卡块51的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凹槽54,第一弹簧6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凹槽54内,第一弹簧6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钢珠53,钢珠53与凹槽54滑动配合,初始状态时,钢珠53的一部分位于凹槽54外,具体的,卡槽8包括与卡块51适配的主槽部81和与钢珠53配合的两个副槽部82,两个副槽部82对称设置在主槽部81的上下两侧。在合模过程中,卡块51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装模架,其特征在于:/n包括左模架、右模架、导向杆、直线轴承、稳固件、以及用于调节模仁位置的调节组件;/n所述左模架和右模架的内部均固定有直线轴承;/n所述导向杆的右端穿过右模架内的所述直线轴承且固定在所述右模架内,所述导向杆的左端穿过左模架内的所述直线轴承,所述导向杆与所述直线轴承滑动配合;/n所述左模架的右侧固定有稳固件,所述右模架的左侧开设有与所述稳固件配合的卡槽;/n所述左模架和右模架的内侧均开设有用于安装模仁的模仁腔,所述左模架和右模架的内部均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一部分延伸至所述模仁腔内且开设有用于安装模仁的螺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装模架,其特征在于:
包括左模架、右模架、导向杆、直线轴承、稳固件、以及用于调节模仁位置的调节组件;
所述左模架和右模架的内部均固定有直线轴承;
所述导向杆的右端穿过右模架内的所述直线轴承且固定在所述右模架内,所述导向杆的左端穿过左模架内的所述直线轴承,所述导向杆与所述直线轴承滑动配合;
所述左模架的右侧固定有稳固件,所述右模架的左侧开设有与所述稳固件配合的卡槽;
所述左模架和右模架的内侧均开设有用于安装模仁的模仁腔,所述左模架和右模架的内部均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一部分延伸至所述模仁腔内且开设有用于安装模仁的螺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模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滑块、安装板、第一弹簧、以及螺栓;
所述左模架和右模架的内部均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分别位于所述模仁腔的上下两侧,两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滑块之间连接有安装板,所述螺纹槽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内侧;
所述左模架和右模架的外侧均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和所述模仁腔之间通过螺纹孔连通,所述螺栓的端部穿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安装板的外侧壁接触,所述螺栓的头部完全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乐湖,陈玄,胡班胜,周炎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榕鑫达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