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005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抛光机,涉及铝板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机架、抛光装置和抛光台,抛光装置安装在机架上,抛光台安装在机架一侧,且抛光台位于抛光装置下方,抛光台包括底座和载物台,载物台滑移连接在底座上,底座上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蜗杆、两根丝杠和两个与蜗杆呈啮合的蜗轮,底座上开设有与丝杠配合的滑移槽,丝杠一端滑移连接在滑移槽内、另一端与载物台连接,蜗轮螺纹连接在丝杠外,底座上设置有限位件,蜗杆转动连接在底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组件和驱动装置的设置,使得可根据不同厚度尺寸的铝板来改变载物台的高度,进而保证载物台上的铝板在进行抛光工作时与抛光轮充分接触,提高抛光工作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光机
本技术涉及铝板加工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抛光机。
技术介绍
抛光机又称为研磨机,常常用作机械式研磨、抛光和打蜡,抛光机的工作原理:电动机带动安装在抛光机上的海绵或羊毛抛光盘高速旋转,由于抛光盘和抛光剂共同作用并与待抛表面进行摩擦,进而可达到去除漆面污染、氧化层、浅痕的目的。公告号为CN202062295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铝型板抛光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安装有抛光机头,所述抛光机头上安装有两组抛光轮,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移动工作台,上述装置在进行抛光工作时,将待加工铝板夹持到移动工作台上,再通过抛光轮对铝板进行抛光工作。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装置中由于移动工作台和抛光轮沿高度方向是固定的,进而抛光轮与移动工作台之间的距离也是固定的,当需要对不同厚度的铝板进行抛光工作时,抛光轮无法较好地与不同厚度的铝板表面进行充分地接触,进而影响抛光工作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抛光机,能够调节抛光台的高度,进而使得不同厚度的铝板在进行抛光工作时能够与抛光轮充分接触,提高抛光工作的质量。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抛光机,包括机架、抛光装置和抛光台,所述抛光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抛光台安装在所述机架一侧,且所述抛光台位于所述抛光装置下方,所述抛光台包括底座和载物台,所述载物台滑移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载物台沿竖直方向发生位移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蜗杆、两根丝杠和两个与所述蜗杆呈啮合的蜗轮,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所述丝杠配合的滑移槽,所述丝杠一端滑移连接在所述滑移槽内、另一端与所述载物台连接,所述蜗轮螺纹连接在所述丝杠外,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蜗轮高度位置的限位件,所述蜗杆转动连接在底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不同厚度尺寸的铝板进行加工工作时,首先将铝板安装到载物台上,然后转动蜗杆,蜗杆进一步带动蜗轮发生转动,限位件的设置使得蜗轮发生周向转动的同时保证蜗轮沿竖直方向位置的固定,丝杠与滑移槽的配合以及丝杠与蜗轮螺纹连接的配合,使得蜗轮发生转动后,丝杠与蜗轮配合的位置发生变化,进而完成对载物台的升降工作,使得不同厚度尺寸的铝板能够与抛光装置充分接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节组件设置有两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各所述蜗杆同步发生转动的驱动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一组调节组件的设置而言,两组调节组件中四根丝杠的设置使得对于载物台的支撑作用更佳;同时驱动装置的设置,使得各丝杠能够同步发生升降工作,较大程度上保证载物台在升降后仍处于水平状态,进而使得铝板的表面均能够与抛光轮进行充分接触,提高抛光工作的质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传动链条和多个与所述传动链条啮合的齿轮,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所述底座侧壁上,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一所述蜗杆连接,各所述齿轮分别安装在各所述蜗杆的一端,所述传动链条设置在各所述齿轮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载物台的高度进行调整时,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进一步带动一蜗杆发生转动,蜗杆进一步带动安装在该蜗杆外的齿轮发生转动,传动链条进一步带动另一齿轮发生转动,另一齿轮进一步带动另一蜗杆发生转动,两蜗杆进一步带动对应的蜗轮发生转动,进而改变丝杠伸出滑移槽的高度位置,进而实现对载物台的升降工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件包括抵紧杆和抵紧台,所述抵紧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沿竖直方向安装有固定杆,所述抵紧杆与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连接,所述抵紧杆和所述抵紧台分别抵紧在所述蜗轮的两端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紧杆和抵紧台的设置,使得蜗轮在发生周向转动的同时保证高度位置的固定,进而实现对丝杠伸出底座高度位置的调节。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蜗轮的两端端面沿周向开设有环形槽,所述抵紧杆和所述抵紧台上转动连接有与所述环形槽配合的滚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蜗轮上环形槽与滚珠的配合,将抵紧杆、抵紧台与蜗轮间的摩擦力转化为滚动摩擦力,进而减少抵紧杆、抵紧台与蜗轮间的磨损,一定程度上增加抵紧杆、抵紧台与蜗轮的使用寿命,进而节省生产成本。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载物台上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安装块、两抵接板、两连接杆和两复位弹簧,两所述安装块分别安装在所述载物台的两端,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连接杆一端伸入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复位弹簧抵紧、另一端伸出所述安装槽并与所述抵接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组件的设置,方便对载物台上的铝板进行夹持固定;当需要对铝板进行夹持工作时,手动挤压两块抵接板,抵接板进一步推动连接杆向安装槽内运动,此时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将铝板放置在两块抵接板之间后,复位弹簧复位产生的弹力将使得两块抵接板抵紧在铝板的两侧,进而完成对铝板的夹持工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抛光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皮带、转动轴和抛光轮,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皮带轮安装在所述转动轴外,所述皮带安装在所述第一皮带轮和所述第二皮带轮之间,所述抛光轮安装在转动轴的两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铝板进行抛光工作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皮带轮发生转动,皮带将第一皮带轮产生的动能传递至第二皮带轮处并带动第二皮带轮发生转动,第二皮带轮进一步带动转动轴发生转动,转动轴进一步带动抛光轮发生转动,进而实现对铝板的抛光工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抛光轮外设置有弧形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挡板的设置,避免了抛光轮裸露在环境当中,一定程度上起到对抛光轮顶部的保护作用,避免了环境中灰尘等堆积到抛光轮顶部,进而影响抛光轮的抛光工作。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调节组件和驱动装置的设置,使得可根据不同厚度尺寸的铝板来改变载物台的高度,进而保证载物台上的铝板在进行抛光工作时与抛光轮充分接触,提高抛光工作的质量;2.通过夹持装置的设置,使得铝板能够在载物台上进行夹持,方便进行铝板的抛光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抛光台处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抛光台处的连接结构;图3是图2中限位件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示出了限位件的具体结构;图4是图2中载物台处沿竖直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示出了夹持组件处的具体结构。图中,100、机架;110、驱动电机;120、第一皮带轮;130、第二皮带轮;140、皮带;150、转动轴;160、抛光轮;170、Z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抛光机,包括机架(100)、抛光装置和抛光台(210),所述抛光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100)上,所述抛光台(210)安装在所述机架(100)一侧,且所述抛光台(210)位于所述抛光装置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台(210)包括底座(211)和载物台(212),所述载物台(212)滑移连接在所述底座(211)上,所述底座(21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载物台(212)沿竖直方向发生位移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蜗杆(220)、两根丝杠(260)和两个与所述蜗杆(220)呈啮合的蜗轮(270),所述底座(211)上开设有与所述丝杠(260)配合的滑移槽(280),所述丝杠(260)一端滑移连接在所述滑移槽(280)内、另一端与所述载物台(212)连接,所述蜗轮(270)螺纹连接在所述丝杠(260)外,所述底座(211)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蜗轮(270)高度位置的限位件,所述蜗杆(220)转动连接在底座(21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机,包括机架(100)、抛光装置和抛光台(210),所述抛光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100)上,所述抛光台(210)安装在所述机架(100)一侧,且所述抛光台(210)位于所述抛光装置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台(210)包括底座(211)和载物台(212),所述载物台(212)滑移连接在所述底座(211)上,所述底座(21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载物台(212)沿竖直方向发生位移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蜗杆(220)、两根丝杠(260)和两个与所述蜗杆(220)呈啮合的蜗轮(270),所述底座(211)上开设有与所述丝杠(260)配合的滑移槽(280),所述丝杠(260)一端滑移连接在所述滑移槽(280)内、另一端与所述载物台(212)连接,所述蜗轮(270)螺纹连接在所述丝杠(260)外,所述底座(211)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蜗轮(270)高度位置的限位件,所述蜗杆(220)转动连接在底座(2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设置有两组,所述底座(211)上设置有驱动各所述蜗杆(220)同步发生转动的驱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230)、传动链条(240)和多个与所述传动链条(240)啮合的齿轮(250),所述伺服电机(230)安装在所述底座(211)侧壁上,所述伺服电机(230)的输出轴与一所述蜗杆(220)连接,各所述齿轮(250)分别安装在各所述蜗杆(220)的一端,所述传动链条(240)设置在各所述齿轮(250)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抵紧杆(290)和抵紧台(300),所述抵紧台(300)安装在所述底座(211)上,所述底座(211)上沿竖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庆明宋先彬杨同圣刘义财
申请(专利权)人:维迪兴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