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铸造机用速度转换控制插装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896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压铸造机用速度转换控制插装阀,阀体具有一轴向内腔,阀芯一和阀芯二置于轴向内腔中,可沿轴向左右移动;阀体左段设有与阀芯一的无芯腔连通的进油口,与阀芯一的有芯腔连通的出油口,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的轴向内腔设有用于限制阀芯一左移的变径段,阀芯一移至左侧变径段时阀芯一的左端封堵内腔,阻隔进油口与出油口连通;阀芯一和阀芯二内设有连通的储油腔,阀芯一上设有用于阀芯一的有芯腔与储油腔连通的径向油孔;阀体的轴向内腔延伸至右端,右端部安装用于封闭轴向内腔的阀盖,阀盖上设有与阀芯二的无芯腔连通的油口一;阀体中段设有与阀芯一的有杆辅助腔连通的油口二。用于高压铸造机速度转换控制,转换迅速、动作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铸造机用速度转换控制插装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压铸造机用速度转换控制插装阀。
技术介绍
压射系统是高压铸造机、压铸机、挤压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性能的高低是决定压铸机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传统意义上的压铸机和挤压机分工明确,压射系统特点区别明显。相同吨位的压铸机压射缸直径小,快压射速度快,一般5~10m/s,慢速转快速转换时间要求也短,一般20~50ms。挤压机压射缸直径大,速度慢,没有像压铸机一样的瞬间提速。为了提高高压铸造机的工艺适应性,在一台高压铸造机上实现压铸、挤压铸造工艺间自由切换,需要设计一种速度转换控制插装阀,实现先高速充型再挤压的工艺复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压铸造机用速度转换控制插装阀。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高压铸造机用速度转换控制插装阀,特点是:包含阀体、阀芯一、阀芯二以及阀盖,阀体具有一轴向内腔,阀芯一和阀芯二置于轴向内腔中,可沿轴向左右移动;阀体左段设有与阀芯一的无芯腔连通的进油口,与阀芯一的有芯腔连通的出油口,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的轴向内腔设有用于限制阀芯一左移的变径段,阀芯一移至左侧变径段时阀芯一的左端封堵内腔,阻隔进油口与出油口连通,阀芯一移至右侧离开变径段时,进油口与出油口连通;阀芯一和阀芯二内设有连通的储油腔,阀芯一上设有用于阀芯一的有芯腔与储油腔连通的径向油孔;阀体的轴向内腔延伸至右端,右端部安装用于封闭轴向内腔的阀盖,阀盖上设有与阀芯二的无芯腔连通的油口一;阀体中段设有与阀芯一的有杆辅助腔连通的油口二。进一步地,上述的高压铸造机用速度转换控制插装阀,其中,阀芯一的外圆设有环形槽,环形槽中嵌装有耐磨密封圈。进一步地,上述的高压铸造机用速度转换控制插装阀,其中,阀芯一的外圆至少设有两道环形槽,分别位于有杆辅助腔的左右侧。进一步地,上述的高压铸造机用速度转换控制插装阀,其中,阀芯二的外圆设有环形槽,环形槽中嵌装有耐磨密封圈。进一步地,上述的高压铸造机用速度转换控制插装阀,其中,阀盖的中心位置沿轴向设有油口一。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本技术设计新颖,适用于高压铸造机速度转换控制,实现压铸、挤压铸造工艺间自由切换,满足先高速充型再挤压的工艺复合要求;适应性广、性能稳定、运行高级,经济实用,控制简单,各工况性能得到保证,具有流量大、转换迅速、动作可靠等特点。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快速关闭状态的插装阀示意图;图2:快速开启状态的插装阀示意图;图3:单向流动状态的插装阀示意图;图4:插装阀的应用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见下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方位术语和次序术语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所示,高压铸造机用速度转换控制插装阀,包含阀体1、阀芯一2、阀芯二3以及阀盖4,阀体1具有一轴向内腔,阀芯一2和阀芯二3置于轴向内腔中,可沿轴向左右移动;阀体左段设有与阀芯一2的无芯腔连通的进油口P,与阀芯一2的有芯腔连通的出油口A,进油口P与出油口A之间的轴向内腔设有用于限制阀芯一2左移的变径段,阀芯一2移至左侧变径段时阀芯一2的左端封堵内腔,阻隔进油口P与出油口A连通,阀芯一2移至右侧离开变径段时,进油口P与出油口A连通;即:阀芯一2移至最左侧位置时,阀芯一2的无芯腔与有芯腔阻断,进油口P、无芯腔、有芯腔、出油口A形成断路;阀芯一2移至最右侧位置时,阀芯一2的无芯腔与有芯腔连通,进油口P、无芯腔、有芯腔、出油口A形成通路;阀芯一2和阀芯二3内设有连通的储油腔,阀芯一2上设有用于阀芯一2的有芯腔与储油腔连通的径向油孔5;阀体1的轴向内腔延伸至右端,右端部安装用于封闭轴向内腔的阀盖4,阀盖4的中心位置沿轴向设有与阀芯二3的无芯腔连通的油口一X;阀体中段设有与阀芯一2的有杆辅助腔F连通的油口二Y。另外,阀芯一2的外圆至少设有两道环形槽,分别位于有杆辅助腔F的左右侧,环形槽中嵌装有耐磨密封圈。阀芯二3的外圆设有环形槽,环形槽中嵌装有耐磨密封圈。具体应用时,如图1,快速关闭状态:油口一X进油,油口二Y回油,推动阀芯一2和阀芯二3向左侧运动,阀芯一2的左端封堵内腔,阀口关闭,阻隔进油口P与出油口A连通,进油口P、无芯腔、有芯腔、出油口A形成断路,实现快速关闭功能。如图2,快速开启状态:油口二Y进油,油口一X回油,油进入阀芯一2的有杆辅助腔F,推动阀芯一2、阀芯二3向右侧运动,推开阀芯,阀口开启,进油口P与出油口A连通,进油口P、无芯腔、有芯腔、出油口A形成通路,实现快速开启功能。如图3,单向流动状态:阀芯一2左侧受力大于阀芯一2右侧受力时,推开阀芯,油口二Y进油,油口一X回油,单向流动P通A,进油口P与出油口A连通。如图4,插装阀实现快速转换:进油口P与油缸100的有杆腔相连,出油口A与油缸的无杆腔相连,P通A时,可将油缸有杆腔的油快速转换到无杆腔,实现快速转换功能。综上所述,本技术设计新颖,适用于高压铸造机速度转换控制,实现压铸、挤压铸造工艺间自由切换,满足先高速充型再挤压的工艺复合要求;适应性广、性能稳定、运行高级,经济实用,控制简单,各工况性能得到保证,具有流量大、转换迅速、动作可靠等特点。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压铸造机用速度转换控制插装阀,其特征在于:包含阀体(1)、阀芯一(2)、阀芯二(3)以及阀盖(4),阀体(1)具有一轴向内腔,阀芯一(2)和阀芯二(3)置于轴向内腔中,可沿轴向左右移动;/n阀体左段设有与阀芯一(2)的无芯腔连通的进油口(P),与阀芯一(2)的有芯腔连通的出油口(A),进油口(P)与出油口(A)之间的轴向内腔设有用于限制阀芯一(2)左移的变径段,阀芯一(2)移至左侧变径段时阀芯一(2)的左端封堵内腔,阻隔进油口(P)与出油口(A)连通,阀芯一(2)移至右侧离开变径段时,进油口(P)与出油口(A)连通;/n阀芯一(2)和阀芯二(3)内设有连通的储油腔,阀芯一(2)上设有用于阀芯一(2)的有芯腔与储油腔连通的径向油孔(5);/n阀体(1)的轴向内腔延伸至右端,右端部安装用于封闭轴向内腔的阀盖(4),阀盖(4)上设有与阀芯二(3)的无芯腔连通的油口一(X);/n阀体中段设有与阀芯一(2)的有杆辅助腔(F)连通的油口二(Y)。/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压铸造机用速度转换控制插装阀,其特征在于:包含阀体(1)、阀芯一(2)、阀芯二(3)以及阀盖(4),阀体(1)具有一轴向内腔,阀芯一(2)和阀芯二(3)置于轴向内腔中,可沿轴向左右移动;
阀体左段设有与阀芯一(2)的无芯腔连通的进油口(P),与阀芯一(2)的有芯腔连通的出油口(A),进油口(P)与出油口(A)之间的轴向内腔设有用于限制阀芯一(2)左移的变径段,阀芯一(2)移至左侧变径段时阀芯一(2)的左端封堵内腔,阻隔进油口(P)与出油口(A)连通,阀芯一(2)移至右侧离开变径段时,进油口(P)与出油口(A)连通;
阀芯一(2)和阀芯二(3)内设有连通的储油腔,阀芯一(2)上设有用于阀芯一(2)的有芯腔与储油腔连通的径向油孔(5);
阀体(1)的轴向内腔延伸至右端,右端部安装用于封闭轴向内腔的阀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万水平赵峰李发密林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三基铸造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