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碳膜板传递用传递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838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1:57
一种柔性碳膜板传递用传递窗,包括箱体,位于所述箱体左右表面上的铰接门,固设于所述箱体内部的固定板,位于所述固定板上的旋转板,位于所述旋转板下方的电机,位于所述旋转板上方的喷嘴,固设于所述箱体上方的离子风机,位于所述离子风机上的连接管,位于所述连接管端部的风淋盘,以及位于所述铰接门上的报警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有离子风机,连接管,与风淋盘,离子风机吹出的离子风,经风淋盘吹向柔性板,从而对柔性板进行除静电操作,同时所述喷嘴可以对其进行除尘,除尘的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碳膜板传递用传递窗
本技术涉及传递窗,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碳膜板传递用传递窗。
技术介绍
柔性碳膜板又称柔性板,是用柔性的绝缘基材制成的印刷电路。柔性电路提供优良的电性能,能满足更小型和更高密度安装的设计需要,也有助于减少组装工序和增强可靠性。柔性板是满足电子产品小型化和移动要求的惟一解决方法。柔性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在两个车间之间转移,由于两个车间的洁净等级是不同的,故而需要使用到传递窗。但是,现有的柔性碳膜板传递用传递窗均为直接借鉴医疗领域的传递窗,而医疗领域的传递窗更注重灭菌,而柔性板自身为导体,其容易携带静电,导致除尘除不干净。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柔性碳膜板传递用传递窗。为达到本技术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碳膜板传递用传递窗,包括箱体,位于所述箱体左右表面上的铰接门,固设于所述箱体内部的固定板,位于所述固定板上的旋转板,位于所述旋转板下方的电机,位于所述旋转板上方的喷嘴,固设于所述箱体上方的离子风机,位于所述离子风机上的连接管,位于所述连接管端部的风淋盘,以及位于所述铰接门上的报警器,所述旋转板的边缘与所述固定板抵接,所述电机与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旋转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喷嘴与所述箱体内腔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离子风机与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离子风机的出风口固定连接,所述风淋盘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报警器设置有两个,所述报警器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内腔的顶部靠近所述铰接门处固设有弯管,所述弯管为弯折状,且所述弯管的下端朝向所述铰接门,所述弯管的下端套接有喷头,所述弯管的上端与高压供气装置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铰接门上固设有握持架,所述握持架与所述铰接门螺栓连接,所述握持架上固定连接有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电性连接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箱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控制器与所述喷头控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铰接门上固设有视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柔性碳膜板传递用传递窗,设置有离子风机,连接管,与风淋盘,离子风机吹出的离子风,经风淋盘吹向柔性板,从而对柔性板进行除静电操作,同时所述喷嘴可以对其进行除尘,除尘的效果好。2.本技术柔性碳膜板传递用传递窗,设置有弯管,喷头,握持杆以及接近开关,接近开关感应到使用者,并将此信号发送至控制器,处理器使得喷头打开,喷头对进入到箱体内部的使用者的手进行除尘处理,防止手上的灰尘进入到箱体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柔性碳膜板传递用传递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柔性碳膜板传递用传递窗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为箱体,2为铰接门,21为视窗,3为固定板,4为旋转板,5为电机,6为喷嘴,7为离子风机,8为连接管,9为风淋盘,10为报警器,11为控制面板,12为弯管,13为喷头,14为握持架,141为接近开关。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柔性碳膜板传递用传递窗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柔性碳膜板传递用传递窗,包括箱体1,位于所述箱体1左右表面上的铰接门2,固设于所述箱体1内部的固定板3,位于所述固定板3上的旋转板4,位于所述旋转板4下方的电机5,位于所述旋转板4上方的喷嘴6,固设于所述箱体1上方的离子风机7,位于所述离子风机7上的连接管8,位于所述连接管8端部的风淋盘9,以及位于所述铰接门2上的报警器10。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正方体凹腔。所述铰接门2设置有两个,所述铰接门2与所述箱体1铰接。所述固定板3为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固定板3与所述箱体1的内表面一体连接。所述旋转板4为圆柱体,所述旋转板4的边缘与所述固定板3抵接,所述旋转板4的上表面与所述固定板3的上表面平齐。所述电机5与所述箱体1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5的转轴与所述旋转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电机5可以带动所述旋转板4转动180度。所述喷嘴6与所述箱体1内腔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喷嘴6与高压供气装置连接,高压供气装置可以为所述喷嘴6提供洁净的高压空气,以保证所述喷嘴6对所述旋转板4上的物品喷气除尘时,不会产生二次污染。高压供气装置与所述离子风机7的进风口连接,为所述离子风机7提供洁净的高压空气,防止所述离子风机7吹出的离子风携带灰尘,其可以为,在所述离子风机7的后部设置密封的进风罩,并在密封罩上设置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与与高压供气装置连接,所述离子风机7与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其优选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所述连接管8与所述离子风机7的出风口固定连接,其优选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使得所述离子风机7吹出的离子风可以进入到所述连接管8内,所述离子风机7优选为东莞市厚街景鑫防静电设备厂的BL—900。所述风淋盘9与所述连接管8固定连接,其优选连接方式为插接,所述风淋盘9为传统的风淋盘,其形状为公知常识,其作用与传统的风淋盘相同,即起到均匀分布风力的作用。所述报警器10设置有两个,所述报警器10与所述箱体1固定连接,其优选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其中,所述铰接门2上固设有控制面板11,所述控制面板11与所述铰接门2螺栓连接,所述控制面板11包括控制器、显示屏,计时器以及输入按钮,控制器与所述电机5、所述喷嘴6,所述离子风机7以及所述报警器10控制连接,以控制所述电机5、所述喷嘴6,所述离子风机7以及所述报警器10的开闭,所述输入按钮与控制器通讯连接,用以对所述控制器进行数据输入,如所述离子风机7风力的大小,所述电机5转动的时间等,所述计时器优选为555计时器,所述计时器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用以显示数据。进一步的:所述箱体1的内腔的顶部靠近所述铰接门2处固设有弯管12,所述弯管12为弯折状,且所述弯管12的下端朝向所述铰接门2,所述弯管12的下端套接有喷头13,所述弯管12的上端与所述高压供气装置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碳膜板传递用传递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位于所述箱体左右表面上的铰接门,固设于所述箱体内部的固定板,位于所述固定板上的旋转板,位于所述旋转板下方的电机,位于所述旋转板上方的喷嘴,固设于所述箱体上方的离子风机,位于所述离子风机上的连接管,以及,位于所述连接管端部的风淋盘,所述旋转板的边缘与所述固定板抵接,所述电机与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旋转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喷嘴与所述箱体内腔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离子风机与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离子风机的出风口固定连接,所述风淋盘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碳膜板传递用传递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位于所述箱体左右表面上的铰接门,固设于所述箱体内部的固定板,位于所述固定板上的旋转板,位于所述旋转板下方的电机,位于所述旋转板上方的喷嘴,固设于所述箱体上方的离子风机,位于所述离子风机上的连接管,以及,位于所述连接管端部的风淋盘,所述旋转板的边缘与所述固定板抵接,所述电机与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旋转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喷嘴与所述箱体内腔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离子风机与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离子风机的出风口固定连接,所述风淋盘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汉兰学武徐有前陈齐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十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