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红外线、紫外线于一体的婴儿护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601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婴儿护理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集红外线、紫外线于一体的婴儿护理机,护理机本体后端通过软臂连接有红外线灯,软臂的末端通过电源线连接有漏电保护装置,软臂采用伸缩臂,伸缩臂的外部套装有隔温套;护理机本体设置有挡板,挡板的内壁上嵌装有测温装置,测温装置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温度显示器;护理机本体底部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中插接有支撑腿,支撑腿与支撑平台焊接,支撑平台上端设置有摇床;支撑平台上端设置有支撑平台顶板,摇床底部设置有摇床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摇床,在婴儿在理疗过程中,可以降低婴儿哭闹的频率,更好的配合灯光理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红外线、紫外线于一体的婴儿护理机
本技术属于婴儿护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红外线、紫外线于一体的婴儿护理机。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婴儿的健康成长。随着环境的恶化,婴儿成长的环境有许多细菌与病毒,需要经常杀菌。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婴儿护理机成为必不缺少的器具。但是现有的婴儿护理机在对婴儿进行理疗过程中,婴儿易发生哭闹的现象,降低了婴儿理疗的效果。同时现有的婴儿护理机在进行维修过程中,由于整体装置不方便进入到内部,增加了维修的困难。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1)现有的婴儿护理机在对婴儿进行理疗过程中,婴儿易发生哭闹的现象,降低了婴儿理疗的效果。(2)现有的婴儿护理机在进行维修过程中,由于整体装置不方便进入到内部,增加了维修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红外线、紫外线于一体的婴儿护理机。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该集红外线、紫外线于一体的婴儿护理机设置有护理机本体,护理机本体后端通过软臂连接有红外线灯,软臂的末端通过电源线连接有漏电保护装置,软臂采用伸缩臂,伸缩臂的外部套装有隔温套;电源线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红外开关和紫外开关连接红外线灯和紫外线灯;护理机本体设置有挡板,挡板的内壁上嵌装有测温装置,测温装置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温度显示器;护理机本体底部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中插接有支撑腿,支撑腿与支撑平台焊接,支撑平台上端设置有摇床;支撑平台上端设置有支撑平台顶板,摇床底部设置有摇床底板。需要接通外部电源,通过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实现了供电的安全保障,避免发生触电事故。当需要消毒时,将婴儿的衣服被褥等放入摇床中,摁下紫外开关,紫外线灯便放出紫外线,开始进行杀菌消毒。当婴儿出现炎症时,需要进行红外线保健时,移动软臂,使红外线灯对准婴儿身体,摁下红外开关,红外线等便发出远红外线,对婴儿进行保健;通过设置有摇床,在婴儿在理疗过程中,可以降低婴儿哭闹的频率,更好的配合灯光理疗。进一步,所述支撑平台顶板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通过铰链与摇床底板连接,支撑平台顶板与摇床底板通过弹簧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分别进行相反的运动,使摇床左右摆动;通过在摇床底部设置有弹簧,可以降低晃动过程中的剧烈震动。进一步,所述护理机本体端面通过合页固定有开合门,开合门通过螺栓固定有把手。通过把手,方便将开合门打开。进一步,所述电动伸缩杆主体内部套接有伸缩内杆,伸缩内杆底端设置有直齿;电动伸缩杆主体侧面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电机输出轴通过连接键与齿轮连接,齿轮与直齿线接触。电机接通电源,电机通过齿轮与直齿线接触带动伸缩内杆上下移动,实现电动伸缩杆的上升或者下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红外线、紫外线于一体的婴儿护理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摇床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弹簧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开合门;2、红外开关;3、紫外开关;4、紫外线灯;5、红外线灯;6、电源线;7、漏电保护装置;8、软臂;9、摇床;10、支撑平台;11、支撑腿;12、摇床底板;13、第一电动伸缩杆;14、支撑平台顶板;15、弹簧;16、第二电动伸缩杆;17、电动伸缩杆主体;18、电机;19、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护理机本体后端通过软臂8连接有红外线灯5,软臂8的末端通过电源线6连接有漏电保护装置7,软臂8采用伸缩臂,伸缩臂的外部套装有隔温套。电源线6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红外开关2和紫外开关3连接红外线灯5和紫外线灯4。护理机本体设置有挡板,挡板的内壁上嵌装有测温装置,测温装置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温度显示器;护理机本体底部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中插接有支撑腿11,支撑腿11与支撑平台10焊接,支撑平台10上端设置有摇床9;支撑平台10上端设置有支撑平台顶板14,摇床9底部设置有摇床底板12。需要接通外部电源,通过安装漏电保护装置7,实现了供电的安全保障,避免发生触电事故。当需要消毒时,将婴儿的衣服被褥等放入摇床9中,摁下紫外开关3,紫外线灯4便放出紫外线,开始进行杀菌消毒。当婴儿出现炎症时,需要进行红外线保健时,移动软臂8,使红外线灯5对准婴儿身体,摁下红外开关2,红外线等5便发出远红外线,对婴儿进行保健;通过设置有摇床9,在婴儿在理疗过程中,可以降低婴儿哭闹的频率,更好的配合灯光理疗。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实现摇床能够左右轻微摆动。在支撑平台顶板14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3和第二电动伸缩16,第一电动伸缩杆13和第二电动伸缩杆16通过铰链与摇床底板12连接,支撑平台顶板14与摇床底板12通过弹簧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13和第二电动伸缩杆16分别进行相反的运动,使摇床9左右摆动;通过在摇床9底部设置有弹簧,可以降低晃动过程中的剧烈震动。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方便对护理机内部器件进行维护。在护理机本体端面通过合页固定有开合门1,开合门1通过螺栓固定有把手19。通过把手19,方便将开合门1打开。实施例4在实施例1和实施2的基础上,电动伸缩杆主体17内部套接有伸缩内杆,伸缩内杆底端设置有直齿;电动伸缩杆主体17侧面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18,电机18输出轴通过连接键与齿轮连接,齿轮与直齿线接触。电机18接通电源,电机18通过齿轮与直齿线接触带动伸缩内杆上下移动,实现电动伸缩杆的上升或者下降。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需要接通外部电源,通过安装漏电保护装置7,实现了供电的安全保障,避免发生触电事故。当需要消毒时,将婴儿的衣服被褥等放入摇床9中,摁下紫外开关3,紫外线灯4便放出紫外线,开始进行杀菌消毒。当婴儿出现炎症时,需要进行红外线保健时,移动软臂8,使红外线灯5对准婴儿身体,摁下红外开关2,红外线等5便发出远红外线,对婴儿进行保健;通过设置有摇床9,在婴儿在理疗过程中,可以降低婴儿哭闹的频率,更好的配合灯光理疗。以上所述仅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红外线、紫外线于一体的婴儿护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红外线、紫外线于一体的婴儿护理机设置有:/n护理机本体;/n护理机本体后端通过软臂连接有红外线灯,软臂的末端通过电源线连接有漏电保护装置,软臂采用伸缩臂,伸缩臂的外部套装有隔温套;/n电源线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红外开关和紫外开关连接红外线灯和紫外线灯;/n护理机本体设置有挡板,挡板的内壁上嵌装有测温装置,测温装置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温度显示器;/n护理机本体底部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中插接有支撑腿,支撑腿与支撑平台焊接,支撑平台上端设置有摇床;支撑平台上端设置有支撑平台顶板,摇床底部设置有摇床底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红外线、紫外线于一体的婴儿护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红外线、紫外线于一体的婴儿护理机设置有:
护理机本体;
护理机本体后端通过软臂连接有红外线灯,软臂的末端通过电源线连接有漏电保护装置,软臂采用伸缩臂,伸缩臂的外部套装有隔温套;
电源线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红外开关和紫外开关连接红外线灯和紫外线灯;
护理机本体设置有挡板,挡板的内壁上嵌装有测温装置,测温装置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温度显示器;
护理机本体底部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中插接有支撑腿,支撑腿与支撑平台焊接,支撑平台上端设置有摇床;支撑平台上端设置有支撑平台顶板,摇床底部设置有摇床底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一鸣屈奇言邱惠萍方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