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外线杀菌保温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527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保温杯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紫外线杀菌保温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盖可盖接在杯体的杯口上从而封闭杯体内腔,所述杯盖内封装有杀菌组件和感应元件,感应元件与杀菌组件电连接;所述杯盖盖接在杯体上时,杯口可触发感应元件使其发出电信号开启杀菌组件;所述杯盖与杯体分离时,感应元件远离杯口发出电信号关闭杀菌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紫外线杀菌保温杯,杯盖脱离杯体后可快速有效地限制其紫线外功能,确保紫外线功能在脱离杯体后被关闭以防止伤及用户,具有结构原理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快捷,制造成本低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紫外线杀菌保温杯
本技术涉及保温杯
,特别指一种紫外线杀菌保温杯。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具有紫外线功能的便携式水杯,其紫外线激发控制系统是通过一种逻辑光传感器实现。这种控制方式导致使用环境中光线较弱时,紫外线功能在脱离杯子时也会被触发,导致逻辑控制失效,存在伤害人体的风险。为了避免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06933914U公开智能水杯,包括杯体、盖体和杀菌组件,开关用于输出信号以控制杀菌组件的开闭状态,所述开关设于盖体上,开关适于所述盖体盖在所述杯体上时由所述杯体上周沿触发以打开所述杀菌组件。所述密封圈上设有触动部,触动部设于所述开关下方,当盖体盖在杯体上时,杯体上周沿结合密封圈构成密封配合同时触发所述开关。所述开关的动作触发机制对杯盖的结构影响较大,装配复杂且需要很好的公差配合,成本相对较高;尤其在于,杯体与杯盖为了保证连接紧密性需要旋合连接,进而杯体上周与杯盖上的密封圈存在摩擦位移,触动部在开关与杯体上周沿之间被搓动,容易磨损对密封圈的密封性影响较大。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安全、装配方便的紫外线杀菌保温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紫外线杀菌保温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盖可盖接在杯体的杯口上从而封闭杯体内腔,所述杯盖内封装有杀菌组件和感应元件,感应元件与杀菌组件电连接,所述杀菌组件对杯体内腔输出紫外线从而抑制细菌滋生,所述感应元件与杯口构成无接触位置配合,保证感应元件的封装完整性,同时感应元件采用无接触激发模式,可有效提高感应元件的触发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从而实现所述杯盖盖接在杯体上时,杯口可触发感应元件使其发出电信号开启杀菌组件;所述杯盖与杯体分离时,感应元件远离杯口发出电信号关闭杀菌组件。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杯盖的封口面上设有中空塞头,感应元件固定设置于中空塞头的内侧壁上,中空塞头的外缘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杯口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且杯口采用可被感应元件识别的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感应元件采用金属感应器,中空塞头通过螺纹连接旋入杯口使杯盖封盖在杯体,从而使内部的感应元件接近杯口形成触发信号,感应元件输出电信号开启杀菌组件;反之当杯盖取下后,感应元件远离杯口从而输出电信号关闭杀菌组件。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杀菌组件包括控制板,控制板设于杯盖的封口面上且与杯盖固定连接,感应元件集成连接在控制板上;所述感应元件集成在控制上可以一体进行安装,由于感应元件和杯口在径向上间距位置仅受到中空塞头侧壁厚度限制,因此,控制板设置在杯盖的封口面上可以保证感应元件与杯口的配合距离。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杀菌组件还包括电池、紫外线灯珠和漫反射片,电池固定在中空塞头内;所述中空塞头的下端面上设有透视窗,漫反射片封装在透视窗上,紫外线灯珠设于漫反射片上方并与中空塞头固定连接;所述紫外线灯珠和电池分别与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板接收感应元件的电信号后,开启或关闭紫外线灯珠的电路,紫外线灯珠发射的紫外线经过漫反射片的反射后进入杯体内腔,从而抑制杯体内的细菌滋生。根据以上方案,所述中空塞头上端为开口设置,中空塞头的上端口与杯盖固定连接,所述开口设置的中空塞头可以在内部杀菌组件安装完成后,将控制板固定在中空塞头的开口上,在将杯盖与中空塞头组装成一体,从而提高装配效率。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杯盖的顶面上设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下方的杯盖内腔中设有接电端子,接电端子的两侧均设有吸附磁体;所述充电接口通过吸附磁体固定充电头,充电头与接电端子配对后对电池进行充电。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杯口与杯体一体成型,杯体的外侧设有保温层。本技术的紫外线杀菌保温杯,杯盖脱离杯体后可快速有效地限制其紫线外功能,确保紫外线功能在脱离杯体后被关闭以防止伤及用户,具有结构原理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快捷,制造成本低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杯盖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杯体;2、杯盖;3、杀菌组件;11、杯口;12、保温层;21、中空塞头;22、充电接口;23、接电端子;24、吸附磁体;31、感应元件;32、控制板;33、电池;34、紫外线灯珠;35、漫反射片;36、透视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紫外线杀菌保温杯,包括杯体1和杯盖2,杯盖2可盖接在杯体1的杯口11上从而封闭杯体1内腔,所述杯盖2内封装有杀菌组件3和感应元件31,感应元件31与杀菌组件3电连接,所述杀菌组件3对杯体1内腔输出紫外线从而抑制细菌滋生,所述感应元件31与杯口11构成无接触位置配合,保证感应元件31的封装完整性,同时感应元件31采用无接触激发模式,可有效提高感应元件31的触发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从而实现所述杯盖2盖接在杯体1上时,杯口11可触发感应元件31使其发出电信号开启杀菌组件3;所述杯盖2与杯体1分离时,感应元件31远离杯口11发出电信号关闭杀菌组件3。所述杯盖2的封口面上设有中空塞头21,感应元件31固定设置于中空塞头21的内侧壁上,中空塞头21的外缘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杯口11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且杯口11采用可被感应元件31识别的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感应元件31采用金属感应器,中空塞头21通过螺纹连接旋入杯口11使杯盖2封盖在杯体1,从而使内部的感应元件31接近杯口11形成触发信号,感应元件31输出电信号开启杀菌组件3;反之当杯盖2取下后,感应元件31远离杯口11从而输出电信号关闭杀菌组件3。所述杀菌组件3包括控制板32,控制板32设于杯盖2的封口面上且与杯盖2固定连接,感应元件31集成连接在控制板32上;所述感应元件31集成在控制上可以一体进行安装,由于感应元件31和杯口11在径向上间距位置仅受到中空塞头21侧壁厚度限制,因此,控制板32设置在杯盖2的封口面上可以保证感应元件31与杯口11的配合距离。所述杀菌组件3还包括电池33、紫外线灯珠34和漫反射片35,电池33固定在中空塞头21内;所述中空塞头21的下端面上设有透视窗36,漫反射片35封装在透视窗36上,紫外线灯珠34设于漫反射片35上方并与中空塞头21固定连接;所述紫外线灯珠34和电池33分别与控制板32电连接;所述控制板32接收感应元件31的电信号后,开启或关闭紫外线灯珠34的电路,紫外线灯珠34发射的紫外线经过漫反射片35的反射后进入杯体1内腔,从而抑制杯体1内的细菌滋生。所述中空塞头21上端为开口设置,中空塞头21的上端口与杯盖2固定连接,所述开口设置的中空塞头21可以在内部杀菌组件3安装完成后,将控制板32固定在中空塞头21的开口上,在将杯盖2与中空塞头21组装成一体,从而提高装配效率。所述杯盖2的顶面上设有充电接口22,充电接口22下方的杯盖2内腔中设有接电端子23,接电端子23的两侧均设有吸附磁体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紫外线杀菌保温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盖可盖接在杯体的杯口上从而封闭杯体内腔,其特征在于,/n所述杯盖内封装有杀菌组件和感应元件,感应元件与杀菌组件电连接,/n所述杯盖盖接在杯体上时,杯口可触发感应元件使其发出电信号开启杀菌组件;/n所述杯盖与杯体分离时,感应元件远离杯口发出电信号关闭杀菌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外线杀菌保温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盖可盖接在杯体的杯口上从而封闭杯体内腔,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盖内封装有杀菌组件和感应元件,感应元件与杀菌组件电连接,
所述杯盖盖接在杯体上时,杯口可触发感应元件使其发出电信号开启杀菌组件;
所述杯盖与杯体分离时,感应元件远离杯口发出电信号关闭杀菌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外线杀菌保温杯,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盖的封口面上设有中空塞头,感应元件固定设置于中空塞头的内侧壁上,中空塞头的外缘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杯口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且杯口采用可被感应元件识别的金属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外线杀菌保温杯,其特征在于,
所述杀菌组件包括控制板,控制板设于杯盖的封口面上且与杯盖固定连接,感应元件集成连接在控制板上。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刚陈朝明刘远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