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摄像人脸识别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30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摄像人脸识别设备,包括设备壳体,所述设备壳体的内侧靠前面设有外固框,所述外固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设备壳体的前侧面对应外固框两侧位置开设有按压槽,所述按压槽的内部安装有按压块与顶出弹簧,所述外固框的两侧开设有杆置槽,且杆置槽内部安装有L型滑杆,所述L型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外固框的侧面对应限位滑块开设有限位方槽,所述限位方槽的内部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设备壳体的内部对应L型滑杆长端处开设有固定槽;通过设计的卡装式外固框,且外固框内部装配显示屏,可以做到显示屏装配方便,且壳体内侧元器件受损,可以拆卸显示屏,从而暴露出内侧的元器件,然后进行检修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摄像人脸识别设备
本技术属于摄像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双摄像人脸识别设备。
技术介绍
生物特征识别和图像获取技术是指利用人体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对生物特征进行取样,提取其唯一的特征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将其转化成数字代码,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和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人脸识别是现阶段更受瞩目的并迅速发展的一项研究领域,主要用于身份识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门禁考勤、幼儿园的接送管理、金融开户、社保生存认证、政府、企业办事窗口等等,在机场、体育场、超级市场等公共场所对人群进行摄像监视,住宅安全和管理中的身份识别,人脸对比检索等;但是现有人脸识别设备的显示屏直接嵌装在壳体内侧,拆装不便,一旦壳体内侧元器件受损,检修不便,同时摄像头的仰角度调节不便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双摄像人脸识别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摄像人脸识别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摄像人脸识别设备,包括设备壳体,所述设备壳体的内侧靠前面设有外固框,所述外固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设备壳体的前侧面对应外固框两侧位置开设有按压槽,所述按压槽的内部安装有按压块与顶出弹簧,所述外固框的两侧开设有杆置槽,且杆置槽内部安装有L型滑杆,所述L型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外固框的侧面对应限位滑块开设有限位方槽,所述限位方槽的内部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设备壳体的内部对应L型滑杆长端处开设有固定槽,所述设备壳体的上部开设有凹型槽,所述凹型槽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外侧套接有转动套筒,所述固定轴的外侧螺接有螺纹筒,所述固定轴的外侧靠近端部处固定有防护橡筒,所述转动套筒的下部开设有与固定轴配合的转动孔,所述螺纹筒与防护橡筒分别处于转动套筒的两侧。优选的,所述转动套筒的上端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部螺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镜头壳,所述镜头壳的侧面安装有摄像头。优选的,所述按压槽与杆置槽相通,且所述L型滑杆的短端靠近按压槽。优选的,所述顶出弹簧的一端与按压块连接,另一端与按压槽的内端壁连接,所述按压块、设备壳体、外固框与显示屏前侧面平齐。优选的,所述限位滑块与L型滑杆一体成型,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限位滑块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方槽一端连接。优选的,所述L型滑杆的长端处于固定槽,所述限位滑块处于L型滑杆短端相反的一侧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计的卡装式外固框,且外固框内部装配显示屏,可以做到显示屏装配方便,且壳体内侧元器件受损,可以拆卸显示屏,从而暴露出内侧的元器件,然后进行检修即可。2.本技术中,通过设计的转动式套筒,可以在摄像头转动后,转动螺纹筒对转动套筒接触防滑橡套,使得转动套筒定位,达到调节摄像头仰角的目的,且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转动套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设备壳体;2、显示屏;3、外固框;4、按压槽;5、凹型槽;6、固定轴;7、螺纹筒;8、螺纹柱;9、摄像头;10、防护橡筒;11、镜头壳;12、转动套筒;13、按压块;14、顶出弹簧;15、螺纹槽;16、转动孔;17、固定槽;18、限位方槽;19、复位弹簧;20、限位滑块;21、L型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摄像人脸识别设备,包括设备壳体1,设备壳体1的内侧靠前面设有外固框3,外固框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屏2,设备壳体1的前侧面对应外固框3两侧位置开设有按压槽4,按压槽4的内部安装有按压块13与顶出弹簧14,外固框3的两侧开设有杆置槽,且杆置槽内部安装有L型滑杆21,L型滑杆2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20,外固框3的侧面对应限位滑块20开设有限位方槽18,限位方槽18的内部安装有复位弹簧19,设备壳体1的内部对应L型滑杆21长端处开设有固定槽17,设备壳体1的上部开设有凹型槽5,凹型槽5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轴6,固定轴6的外侧套接有转动套筒12,固定轴6的外侧螺接有螺纹筒7,固定轴6的外侧靠近端部处固定有防护橡筒10,转动套筒12的下部开设有与固定轴6配合的转动孔16,螺纹筒7与防护橡筒10分别处于转动套筒12的两侧。进一步地,转动套筒12的上端开设有螺纹槽15,螺纹槽15的内部螺接有螺纹柱8,螺纹柱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镜头壳11,镜头壳11的侧面安装有摄像头9。进一步地,按压槽4与杆置槽相通,且L型滑杆21的短端靠近按压槽4。进一步地,顶出弹簧14的一端与按压块13连接,另一端与按压槽4的内端壁连接,按压块13、设备壳体1、外固框3与显示屏2前侧面平齐。进一步地,限位滑块20与L型滑杆21一体成型,复位弹簧19的一端与限位滑块20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方槽18一端连接。进一步地,L型滑杆21的长端处于固定槽17,限位滑块20处于L型滑杆21短端相反的一侧面。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镜头壳11设有两个,且处于设备壳体1的前后两个面,可以拍摄镜头壳11两面的情况,最后在显示屏2的表面显示出来,若需调节摄像头9的仰角,沿着固定轴6转动螺纹筒7远离转动套筒12移动,这时再转动转动套筒12使摄像头9至合适角度,若在使用时设备壳体1内侧元器件出现故障,可以直接将按压块13压缩顶出弹簧14至按压槽4内部,暴露L型滑杆21的短端,再拿持L型滑杆21短端沿限位滑块20与限位方槽18限定的轨迹压缩复位弹簧19移动,而L型滑杆21的长端会脱离固定槽17,然后抠出外固框3与显示屏2即可暴露设备壳体1内侧元器件,然后检修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摄像人脸识别设备,包括设备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壳体(1)的内侧靠前面设有外固框(3),所述外固框(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屏(2),所述设备壳体(1)的前侧面对应外固框(3)两侧位置开设有按压槽(4),所述按压槽(4)的内部安装有按压块(13)与顶出弹簧(14),所述外固框(3)的两侧开设有杆置槽,且杆置槽内部安装有L型滑杆(21),所述L型滑杆(2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20),所述外固框(3)的侧面对应限位滑块(20)开设有限位方槽(18),所述限位方槽(18)的内部安装有复位弹簧(19),所述设备壳体(1)的内部对应L型滑杆(21)长端处开设有固定槽(17),所述设备壳体(1)的上部开设有凹型槽(5),所述凹型槽(5)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轴(6),所述固定轴(6)的外侧套接有转动套筒(12),所述固定轴(6)的外侧螺接有螺纹筒(7),所述固定轴(6)的外侧靠近端部处固定有防护橡筒(10),所述转动套筒(12)的下部开设有与固定轴(6)配合的转动孔(16),所述螺纹筒(7)与防护橡筒(10)分别处于转动套筒(12)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摄像人脸识别设备,包括设备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壳体(1)的内侧靠前面设有外固框(3),所述外固框(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屏(2),所述设备壳体(1)的前侧面对应外固框(3)两侧位置开设有按压槽(4),所述按压槽(4)的内部安装有按压块(13)与顶出弹簧(14),所述外固框(3)的两侧开设有杆置槽,且杆置槽内部安装有L型滑杆(21),所述L型滑杆(2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20),所述外固框(3)的侧面对应限位滑块(20)开设有限位方槽(18),所述限位方槽(18)的内部安装有复位弹簧(19),所述设备壳体(1)的内部对应L型滑杆(21)长端处开设有固定槽(17),所述设备壳体(1)的上部开设有凹型槽(5),所述凹型槽(5)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轴(6),所述固定轴(6)的外侧套接有转动套筒(12),所述固定轴(6)的外侧螺接有螺纹筒(7),所述固定轴(6)的外侧靠近端部处固定有防护橡筒(10),所述转动套筒(12)的下部开设有与固定轴(6)配合的转动孔(16),所述螺纹筒(7)与防护橡筒(10)分别处于转动套筒(12)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仁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微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