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绳挂钩及线缆架设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235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挂绳挂钩,包括竖杆部和连接在所述竖杆部外侧的钩部,所述钩部一端与所述竖杆部连接、另一端向上弯曲以形成开口向上的托槽,所述竖杆部的上端部内侧设置挂线槽并在内侧设置有引导线体进入的进线口,所述竖杆部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中一个设置有内外延伸的插装孔、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插装孔相插接配合的插装柱。使得多个挂绳挂钩的竖杆部可以上下依次设置,且彼此之间通过内外延伸的插装柱和插装孔插接配合,以使得钩挂在挂绳上的挂绳挂钩可以依次连接多个挂绳挂钩,以对更多的线体支撑,保证了扩展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挂绳挂钩的线缆架设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挂绳挂钩及线缆架设组件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挂绳挂钩,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挂绳挂钩的线缆架设组件。
技术介绍
临时用电规范规定“电缆线路应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施工现场临时电缆线路挂设问题,一直是临时用电管理的疑难杂症。尤其是装修施工阶段,临时用电设备多,电缆线路杂乱,挂绳、挂钩大量随意布置,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综上所述,如何效地解决目前挂绳挂钩的钩挂线体单一、扩展性不好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挂绳挂钩,该挂绳挂钩可以效地解决目前挂绳挂钩的钩挂线体单一、扩展性不好的问题,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挂绳挂钩的线缆架设组件。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挂绳挂钩,包括竖杆部和连接在所述竖杆部外侧的钩部,所述钩部一端与所述竖杆部连接、另一端向上弯曲以形成开口向上的托槽,所述竖杆部的上端部内侧设置挂线槽并在内侧设置有引导线体进入所述挂线槽的进线口,所述竖杆部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中一个设置有内外延伸的插装孔、另一个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插装孔相插接配合的插装柱。在该挂绳挂钩中,在应用时,当需要由一根挂绳需要对多根并列设置的线体提供支撑时,此时可以选择对应数量的挂绳挂钩上下依次放置,且上下挂绳挂钩之间通过插装柱和插装孔内外方向插接配合,以在上下方向上提供支撑力,而且其中位于最上侧的挂绳挂钩的挂线槽钩挂在挂绳上,各根线体依次上下放置在对应的托槽中。在该挂绳挂钩中,设置了竖杆部,并在竖杆部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插装柱和插装孔,以使得多个挂绳挂钩的竖杆部可以上下依次设置,且彼此之间通过内外延伸的插装柱和插装孔插接配合,以使得彼此提供支撑力,且因为是设置竖杆部,所以传力效果好,以使得钩挂在挂绳上的挂绳挂钩可以依次连接多个挂绳挂钩,以对更多的线体支撑,保证了扩展效果。综上所述,该挂绳挂钩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挂绳挂钩的钩挂线体单一、扩展性不好的问题。优选地,所述竖杆部的上端部设置有所述插装孔、下端部设置有所述插装柱。优选地,所述竖杆部的下端部在所述插装柱的上侧设置有能够用于容纳所述竖杆部位于所述插装孔上部部分的避让槽。优选地,所述竖杆部包括上杆部和与所述上杆部内外错开设置的下杆部,所述下杆部的内侧设置有向内延伸的所述插装柱,所述插装柱与所述上杆部的下端之间形成所述避让槽。优选地,所述挂线槽设置在所述插装孔的上侧。优选地,所述插装柱为圆柱,所述插装孔为与所述圆柱相配合的圆孔。优选地,所述插装柱的内端具有限位凸以能够弹性卡在所述插装孔的内端。优选地,所述钩部从与所述竖杆部相连的一端至另一端横截面逐渐变小。优选地,所述钩部与所述竖杆部相连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上杆部与所述下杆部衔接的位置且贴合设置,且与所述上杆部以及所述下杆部均连接。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线缆架设组件,该线缆架设组件包括上述任一种挂绳挂钩,还包括钢丝绳和由所述钢丝绳承重的线缆,至少一个所述挂绳挂钩的挂线槽卡在所述钢丝绳上,至少两个所述挂绳挂钩通过彼此的插装孔以及插装柱内外插接,所述线缆放置在所述挂绳挂钩的托槽中。由于上述的挂绳挂钩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挂绳挂钩的线缆架设组件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挂绳挂钩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挂绳挂钩的内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挂绳挂钩的外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两个挂绳挂钩的组装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架设组件的组装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如下:上杆部1、下杆部2、钩部3、插装孔4、插装柱5、挂线槽6、避让槽7、挂绳8、线缆9。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挂绳挂钩,以效地解决目前挂绳挂钩的钩挂线体单一、扩展性不好的问题。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挂绳挂钩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挂绳挂钩的内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挂绳挂钩的外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两个挂绳挂钩的组装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架设组件的组装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挂绳挂钩,以挂在挂绳8上,并对其它物体提供支撑力,如对线缆提供支撑力。具体的,该挂绳挂钩包括竖杆部和钩部3。其中钩部3连接在竖杆部外侧,为了方便描述,其中钩部3尖部的一端为外端,即远离竖管部设置,而另一端为根部,即为内端,与竖杆部连接。具体的,其中钩部3一端与竖杆部连接、另一端向上弯曲以形成开口向上的托槽,以用于对目标线缆9或其它物体提供支撑托力或提拉力。而其中的竖杆部的上端部内侧设置挂线槽6并在内侧设置有引导线体进入挂线槽6的进线口,以使得挂绳8能够从该进线口进入挂线槽6中,进而使得竖杆部钩挂在挂绳8上。挂线槽6可以是弧线槽,也可以是矩形槽,具体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一般呈倒钩型。其中竖杆部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中一个设置有内外延伸的插装孔4、另一个设置有与插装孔4能够相插接配合的插装柱5。具体的,如竖杆部的上端设置有内外延伸的插装孔4,下端设置有大小配合且内外延伸的插装柱5,以在使用时,可以使两个挂绳挂钩上下放置,并使其中位于上侧的挂绳挂钩的下端插装柱5沿内外方向插入至位于下侧的挂绳挂钩的上端插装孔4,以使得两个挂绳挂钩内外插接连接,以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上侧的挂绳挂钩能够对位于下侧的挂绳挂钩提供支撑力,而位于上侧的挂绳挂钩的挂线槽6能够挂在挂绳8上。对应的,还可以是在竖杆部的上端部设置有插装柱5,而在竖杆部的下端部设置有插线孔。在该挂绳挂钩中,在应用时,当需要由一根挂绳8需要对多根并列设置的线体提供支撑时,此时可以选择对应数量的挂绳挂钩上下依次放置,且上下挂绳挂钩之间通过插装柱5和插装孔4内外方向插接配合,以在上下方向上提供支撑力,而且其中位于最上侧的挂绳挂钩的挂线槽6钩挂在挂绳8上,各根线体依次上下放置在对应的托槽中。在该挂绳挂钩中,设置了竖杆部,并在竖杆部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插装柱5和插装孔4,以使得多个挂绳挂钩的竖杆部可以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挂绳挂钩,其特征在于,包括竖杆部和连接在所述竖杆部外侧的钩部,所述钩部一端与所述竖杆部连接、另一端向上弯曲以形成开口向上的托槽,所述竖杆部的上端部内侧设置挂线槽并在内侧设置有引导线体进入所述挂线槽的进线口,所述竖杆部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中一个设置有内外延伸的插装孔、另一个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插装孔相插接配合的插装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绳挂钩,其特征在于,包括竖杆部和连接在所述竖杆部外侧的钩部,所述钩部一端与所述竖杆部连接、另一端向上弯曲以形成开口向上的托槽,所述竖杆部的上端部内侧设置挂线槽并在内侧设置有引导线体进入所述挂线槽的进线口,所述竖杆部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中一个设置有内外延伸的插装孔、另一个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插装孔相插接配合的插装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绳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部的上端部设置有所述插装孔、下端部设置有所述插装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绳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部的下端部在所述插装柱的上侧设置有能够用于容纳所述竖杆部位于所述插装孔上部部分的避让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绳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部包括上杆部和与所述上杆部内外错开设置的下杆部,所述下杆部的内侧设置有向内延伸的所述插装柱,所述插装柱与所述上杆部的下端之间形成所述避让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挂绳挂钩,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学刚孔路刚王宗士王春侨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