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用电缆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1182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用电缆连接装置,包括输出电缆和输入电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优化设置了加固机构于连接器主体内侧,通过输出电缆带动固定套进入到连接器主体内侧,当T型卡板进入到固定套外侧顶端预开设的卡槽内侧时使得固定套的位置得到固定,此时接线头卡于转接头上,以及对输出电缆进行进一步加固,达到了对电缆进行进一步加固,使得电缆使用过程更加稳定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用电缆连接装置
本技术具体是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用电缆连接装置,涉及电子产品相关领域。
技术介绍
电缆接续是通信线路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外力损伤、绝缘受潮、化学腐蚀以及过负荷运行等原因常常导致电缆故障,为了确保通信功能不受损,需及时对出现故障的电缆进行接续,常见的接续方法有机械卡接和高温焊接两种。当使用机械卡接的方式进行电缆连接时,通常以弹性卡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而仅仅通过连接装置内的弹性卡接进行连接,其固定稳定性较差,容易使得电缆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用电缆连接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用电缆连接装置,该装置包括输出电缆、输入电缆和加固机构,所述输出电缆贯穿于连接器主体左端面,所述加固机构设置于连接器主体内侧左端,所述加固机构由齿条、弹簧、内框、齿轮、固定柱、L型板、T型卡板、传动板、固定套和卡位机构组成,所述齿条底部通过弹簧紧固于内框内侧右端,所述内框锁固于连接器主体内侧左上端,所述齿轮与齿条左端面相互啮合,且齿轮后端面边沿处的固定柱活动伸入于L型板前端面顶部开设的开口内侧,所述L型板铰接于内框内侧前端,所述传动板两端分别铰接于L型板底部左端和T型卡板顶部,所述固定套内圈紧固于输出电缆外侧,所述卡位机构设置于内框内侧。优选的,所述输出电缆右端面安装有接线头,所述输入电缆穿过连接器主体右端面后连接于母线板电源输入端,所述母线板锁合于连接器主体内侧底端面,且母线板左端面安装有转接头,所述转接头紧密伸入接线头内侧。优选的,所述卡位机构由转杆、开口、卡齿、固定板、连接杆和拉簧组成,所述转杆前后两端中上部通过转轴与开口内侧转动连接,所述开口开设于连接器主体顶端面左端,所述卡齿紧固于转杆右端面底部,且卡齿活动伸入于齿轮侧表面的轮齿内,所述固定板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固定板分别位于转杆左端面底部和连接器主体内侧左端面顶部,所述连接杆紧固于固定板后端面中部,所述拉簧内侧左右两端分别贴合于连接杆侧表面。优选的,所述连接器主体顶端面开设有透孔,且透孔的位置大小相对应于齿条。优选的,所述内框内侧底端面开设有透口以及固定套顶端面开设有卡槽,且透口和卡槽的位置大小均相对应于T型卡板。优选的,所述T型卡板底端面中部为向上凸起的弧形槽,且弧形槽内侧相平行于固定套侧表面。优选的,所述固定套外侧设置有硅胶密封套,且硅胶密封套为T型筒状。优选的,所述开口内侧为方形状,且开口内侧长度为转杆底端面外径的四倍。优选的,所述齿轮材质为碳钢材质。优选的,所述固定套材质为PP塑料材质。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用电缆连接装置,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优点1:本技术所述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用电缆连接装置,本技术通过优化设置了加固机构于连接器主体内侧,通过输出电缆带动固定套进入到连接器主体内侧,当T型卡板进入到固定套外侧顶端预开设的卡槽内侧时使得固定套的位置得到固定,此时接线头卡于转接头上,以及对输出电缆进行进一步加固,达到了对电缆进行进一步加固,使得电缆使用过程更加稳定的有益效果。优点2:本技术所述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用电缆连接装置,本技术通过固定套外侧设置有硅胶密封套,且硅胶密封套为T型筒状,便于便固定套的位置进行进一步定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连接器主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母线排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加固机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图4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其中:输出电缆-1、输入电缆-2、连接器主体-3、母线板-5、转接头-6、接线头-7、加固机构-4、齿条-41、弹簧-42、内框-43、齿轮-44、固定柱-45、L型板-46、T型卡板-47、传动板-48、固定套-49、卡位机构-410、转杆-4101、开口-4102、卡齿-4103、固定板-4104、连接杆-4105、拉簧-410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用电缆连接装置,包括输出电缆1、输入电缆2和加固机构4,输出电缆1贯穿于连接器主体3左端面,加固机构4设置于连接器主体3内侧左端,加固机构4由齿条41、弹簧42、内框43、齿轮44、固定柱45、L型板46、T型卡板47、传动板48、固定套49和卡位机构410组成,齿条41底部通过弹簧42紧固于内框43内侧右端,便于使得齿条41快速复位,内框43锁固于连接器主体3内侧左上端,齿轮44与齿条41左端面相互啮合,且齿轮44后端面边沿处的固定柱45活动伸入于L型板46前端面顶部开设的开口内侧,L型板46铰接于内框43内侧前端,传动板48两端分别铰接于L型板46底部左端和T型卡板47顶部,固定套49内圈紧固于输出电缆1外侧,卡位机构410设置于内框43内侧,便于对T型卡板47的位置进行进一步加固。进一步的,所述输出电缆1右端面安装有接线头7,所述输入电缆2穿过连接器主体3右端面后连接于母线板5电源输入端,所述母线板5锁合于连接器主体3内侧底端面,且母线板5左端面安装有转接头6,所述转接头6紧密伸入接线头7内侧。进一步的,所述卡位机构410由转杆4101、开口4102、卡齿4103、固定板4104、连接杆4105和拉簧4106组成,所述转杆4101前后两端中上部通过转轴与开口4102内侧转动连接,所述开口4102开设于连接器主体3顶端面左端,所述卡齿4103紧固于转杆4101右端面底部,且卡齿4103活动伸入于齿轮44侧表面的轮齿内,放置齿轮44随意转动,所述固定板4104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固定板4104分别位于转杆4101左端面底部和连接器主体3内侧左端面顶部,所述连接杆4105紧固于固定板4104后端面中部,所述拉簧4106内侧左右两端分别贴合于连接杆4105侧表面。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器主体3顶端面开设有透孔,且透孔的位置大小相对应于齿条41,便于对齿条41施加推力。进一步的,所述内框43内侧底端面开设有透口以及固定套49顶端面开设有卡槽,且透口和卡槽的位置大小均相对应于T型卡板47,便于对固定套49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T型卡板47底端面中部为向上凸起的弧形槽,且弧形槽内侧相平行于固定套49侧表面,使得T型卡板47对固定套49进行稳定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套49外侧设置有硅胶密封套,且硅胶密封套为T型筒状,使得对输出电缆1进行进一步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用电缆连接装置,包括输出电缆(1)和输入电缆(2),所述输出电缆(1)贯穿于连接器主体(3)左端面;/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固机构(4),所述加固机构(4)设置于连接器主体(3)内侧左端,所述加固机构(4)由齿条(41)、弹簧(42)、内框(43)、齿轮(44)、固定柱(45)、L型板(46)、T型卡板(47)、传动板(48)、固定套(49)和卡位机构(410)组成,所述齿条(41)底部通过弹簧(42)紧固于内框(43)内侧右端,所述内框(43)锁固于连接器主体(3)内侧左上端,所述齿轮(44)与齿条(41)左端面相互啮合,且齿轮(44)后端面边沿处的固定柱(45)活动伸入于L型板(46)前端面顶部开设的开口内侧,所述L型板(46)铰接于内框(43)内侧前端,所述传动板(48)两端分别铰接于L型板(46)底部左端和T型卡板(47)顶部,所述固定套(49)内圈紧固于输出电缆(1)外侧,所述卡位机构(410)设置于内框(43)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用电缆连接装置,包括输出电缆(1)和输入电缆(2),所述输出电缆(1)贯穿于连接器主体(3)左端面;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固机构(4),所述加固机构(4)设置于连接器主体(3)内侧左端,所述加固机构(4)由齿条(41)、弹簧(42)、内框(43)、齿轮(44)、固定柱(45)、L型板(46)、T型卡板(47)、传动板(48)、固定套(49)和卡位机构(410)组成,所述齿条(41)底部通过弹簧(42)紧固于内框(43)内侧右端,所述内框(43)锁固于连接器主体(3)内侧左上端,所述齿轮(44)与齿条(41)左端面相互啮合,且齿轮(44)后端面边沿处的固定柱(45)活动伸入于L型板(46)前端面顶部开设的开口内侧,所述L型板(46)铰接于内框(43)内侧前端,所述传动板(48)两端分别铰接于L型板(46)底部左端和T型卡板(47)顶部,所述固定套(49)内圈紧固于输出电缆(1)外侧,所述卡位机构(410)设置于内框(43)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用电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缆(1)右端面安装有接线头(7),所述输入电缆(2)穿过连接器主体(3)右端面后连接于母线板(5)电源输入端,所述母线板(5)锁合于连接器主体(3)内侧底端面,且母线板(5)左端面安装有转接头(6),所述转接头(6)紧密伸入接线头(7)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用电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机构(410)由转杆(4101)、开口(4102)、卡齿(4103)、固定板(4104)、连接杆(4105)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星晨周凌翱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