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133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熔断器,包括绝缘瓷套,所述绝缘瓷套的上端连接有上接线座,下端连接有下接线座;所述绝缘瓷套内部上端设有上静触体,所述绝缘瓷套内部下端设有下静触体;所述上静触体和下静触体之间安装灭弧管,所述绝缘瓷套的底端安装有橡胶底座,所述上静触体的外围安装上绝缘筒,所述上绝缘筒的外部设有隔离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熔断器,在上绝缘筒的外围设置了隔离桶,阻断了空隙中存在的空气,很好的改善了灭弧的效果,为熔断器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熔断器
本技术涉及电路保护装置
,具体涉及熔断器。
技术介绍
熔断器是指当电流超过规定值时,以本身产生的热量使熔体熔断,断开电路的一种电器。因此,广泛应用于高低压配电系统和控制系统以及用电设备中,作为短路和过电流的保护器,是应用最普遍的保护器件之一。市面上的熔断器在灭弧的时候达不到标准,一般灭弧次数均达不到三次的使用要求,因此,限制了熔断器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熔断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熔断器,包括绝缘瓷套,所述绝缘瓷套的上端连接有上接线座,下端连接有下接线座;所述绝缘瓷套内部上端设有上静触体,所述绝缘瓷套内部下端设有下静触体;所述上静触体和下静触体之间安装灭弧管,所述绝缘瓷套的底端安装有橡胶底座,所述上静触体的外围安装上绝缘筒,所述上绝缘筒的外部设有隔离桶。进一步,所述上静触体与上接线座电连接,所述上静触体包括触头弹簧和覆盖所述触头弹簧的接触罩。进一步,所述下静触体与下接线座电连接。进一步,所述灭弧管包括上动触头、下静触体、灭弧管弹簧和熔丝,所述熔丝安装为与所述上动触头电连接,且与所述下静触体电连接,以使所述灭弧管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进一步,所述上绝缘筒的顶端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包括限位凸台和凸耳,所述凸耳对称设置在限位凸台的两侧。进一步,所述上静触体包括连接螺柱,所述连接螺柱伸出所述绝缘瓷套顶部的通孔,与所述上接线座的接线端子电连接。进一步,还包括下绝缘筒,所述下绝缘筒用于收容所述灭弧管,且与所述灭弧管间隙配合。进一步,还包括下绝缘筒支架,所述下绝缘筒支架安装在所述下绝缘筒的底部,以支撑所述下绝缘筒。进一步,所述下静触体包括下静触体固定环,所述下静触体固定环与所述下静触体电性抵接,所述下静触体固定环上设置有螺纹连接孔,通过螺纹紧固件将所述下接线座的接线端子连接至所述螺纹连接孔。进一步,所述下静触体包括卡位盘,所述卡位盘具有容置所述下接线座的所述接线端子的安装缺口,所述下静触体固定环安装至所述卡位盘上,使所述螺纹连接孔对应于所述安装缺口设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出的熔断器,在上绝缘筒的外围设置了隔离桶,阻断了空隙中存在的空气,很好的改善了灭弧的效果,为熔断器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熔断器的正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熔断器的上绝缘筒的立体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熔断器的上静触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绝缘瓷套,2、上接线座,3、下接线座,4、上静触体,5、下静触体,6、灭弧管,7、上绝缘筒,8、下绝缘筒,9、橡胶底座,10、隔离桶,42、连接螺柱,52、卡位盘,521、安装缺口,71、卡接部,711、限位凸台,712、凸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熔断器,包括绝缘瓷套1,所述绝缘瓷套1的上端连接有上接线座2,下端连接有下接线座3;所述绝缘瓷套1内部上端设有上静触体4,所述上静触体4与上接线座2电连接,所述上静触体4包括触头弹簧、覆盖所述触头弹簧的接触罩和连接螺柱42,所述连接螺柱42伸出所述绝缘瓷套1顶部的通孔,与所述上接线座2的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绝缘瓷套1内部下端设有下静触体5,所述下静触体5与下接线座3电连接;所述上静触体4和下静触体5之间安装灭弧管6,所述灭弧管6包括上动触头、下静触体、灭弧管弹簧和熔丝,所述熔丝安装为与所述上动触头电连接,且与所述下静触体电连接,以使所述灭弧管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绝缘瓷套1的底端安装有橡胶底座9,所述橡胶底座9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熔断器还包括上绝缘筒7,在上绝缘筒的外部设有隔离桶,所述上绝缘筒7的顶端设有卡接部71,所述卡接部71包括限位凸台711和凸耳712,所述凸耳712对称设置在限位凸台711的两侧。所述熔断器还包括下绝缘筒8和下绝缘筒支架,所述下绝缘筒8用于收容所述灭弧管6,且与所述灭弧管6间隙配合。所述下绝缘筒支架安装在所述下绝缘筒8的底部,以支撑所述下绝缘筒8。所述下静触体5包括下静触体固定环,所述下静触体固定环与所述下静触体5电性抵接,所述下静触体固定环上设置有螺纹连接孔,通过螺纹紧固件将所述下接线座3的接线端子连接至所述螺纹连接孔。所述下静触体5包括卡位盘52,所述卡位盘52具有容置所述下接线座的所述接线端子的安装缺口,所述下静触体固定环安装至所述卡位盘52上,使所述螺纹连接孔对应于所述安装缺口521设置。本技术的熔断器包括绝缘瓷套1、上接线座2、下接线座3、上静触体4、下静触体5、灭弧管6、上绝缘筒7。上接线座2连接至绝缘瓷套1的上端,下接线座3连接至绝缘瓷套1的下端。上静触体4位于绝缘瓷套1内的上端,且与上接线座2电连接,下静触体5位于绝缘瓷套1内的下端,且与下接线座3电连接。上静触体4包括触头弹簧41和覆盖触头弹簧41的接触罩43。接触罩43用于与灭弧管6的上动触头62(后文会详细描述)电连接。继续参考图2,灭弧管6位于上静触体4与下静触体5之间,灭弧管6包括上动触头62、下静触体(未示出)、灭弧管弹簧(未示出),以及熔丝61。熔丝61安装为与上动触头62电连接,且与下静触体电连接,以使灭弧管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具体地,灭弧管6通常包括中间管体,中间管体的上端安装有灭弧管连接件63,上动触头62与灭弧管连接件63螺纹连接,下静触体从中间管体的下端套在中间管体的中部,使下静触体与中间管体紧配合,灭弧管弹簧套设在下静触体的下方,通过熔丝61与下静触体的连接,将灭弧管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熔丝61可在线路过载或短路时熔断,将线路断开,从而达到保护变压器或配电线路的目的。如图3所示,上绝缘筒7的顶端具有用于支撑触头弹簧41的卡接部71,上绝缘筒7置于上动触头62内,并通过卡接部71卡持在上动触头62的上端。下静触体5安装为与下静触体电性抵接,以使触头弹簧41处于压缩状态,这时,上动触头62位于接触罩43与触头弹簧41之间,接触罩43与上动触头62电连接。由此,在下静触体5与下静触体电性抵接时,通过上绝缘筒7的卡接部71,使触头弹簧41处于压缩状态,接触罩43与上动触头62电连接,在熔丝61熔断时,也缓冲了上动触头62对上静触体4的冲击,避免了绝缘瓷套1的炸裂。卡接部71可以包括限位凸台711,限位凸台711的最大直径小于触头弹簧41的直径,以限位触头弹簧41。进一步地,卡接部71包括对称设置的凸耳712,凸耳712卡持在上动触头62上。由此,使得上绝缘筒7更稳定地安装于上动触头62内,进而使得触头弹簧41在压缩状态时,使接触罩43与上动触头62的电连接更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熔断器,包括绝缘瓷套(1),所述绝缘瓷套(1)的上端连接有上接线座(2),下端连接有下接线座(3);所述绝缘瓷套(1)内部上端设有上静触体(4),所述绝缘瓷套(1)内部下端设有下静触体(5);所述上静触体(4)和下静触体(5)之间安装灭弧管(6),所述绝缘瓷套(1)的底端安装有橡胶底座(9),所述上静触体(4)的外围安装上绝缘筒(7),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筒(7)的外部设有隔离桶(10)。/n

【技术特征摘要】
1.熔断器,包括绝缘瓷套(1),所述绝缘瓷套(1)的上端连接有上接线座(2),下端连接有下接线座(3);所述绝缘瓷套(1)内部上端设有上静触体(4),所述绝缘瓷套(1)内部下端设有下静触体(5);所述上静触体(4)和下静触体(5)之间安装灭弧管(6),所述绝缘瓷套(1)的底端安装有橡胶底座(9),所述上静触体(4)的外围安装上绝缘筒(7),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筒(7)的外部设有隔离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熔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静触体(4)与上接线座(2)电连接,所述上静触体(4)包括触头弹簧和覆盖所述触头弹簧的接触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熔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静触体(5)与下接线座(3)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熔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管(6)包括上动触头、下静触体、灭弧管弹簧和熔丝,所述熔丝安装为与所述上动触头电连接,且与所述下静触体电连接,以使所述灭弧管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熔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筒(7)的顶端设有卡接部(71),所述卡接部(71)包括限位凸台(711)和凸耳(712),所述凸耳(712)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玉霞唐国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世纪华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