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板罩及塑壳漏电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129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路板罩即塑壳漏电断路器,属于印刷电路的零部件领域,包括由正面、背面、两个侧面以及一底面,所述底面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缺口,所述缺口与罩本体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缺口,可以使凝水通过缺口及时排除,从而避免温度剧烈变化所析出的水分在线路板罩内汇聚,解决现有技术中线路板因与汇聚的水分接触而失效的技术问题,避免线路板在环境温度变化出现与水接触而失效的情况发生,延长线路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路板罩及塑壳漏电断路器
本技术涉及印刷电路的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路板罩及塑壳漏电产品。
技术介绍
在线路板上设置线路板罩是一种普遍的技术手段。非电气类产品中,线路板罩主要用于防尘、防水、防碰撞。线路板罩以结构可分为全封闭和半封闭两种,无论何种,都存在下述问题:在使用过程中,当环境温度出现剧烈变化时,尤其在高温大幅度降低至较低的温度时,温差过大经常导致线路板罩内的空气中的水气析出,析出的水分汇聚在线路板罩内而影响线路板,容易造成线路板失效、需要返修或更换。或者在高低温的试验中,也会出现剧烈变化的环境温度,水分聚集在线路板罩内部时,不仅会影响试验结果,也会导致试验产品失效,造成浪费。基于此,提出本案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水线路板罩,能够避免温度剧烈变化所析出的水分在线路板罩内汇聚,解决现有技术中线路板因与汇聚的水分接触而失效的技术问题,避免线路板在环境温度变化出现与水接触而失效的情况发生,延长线路板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防水线路板罩结构如下:包括正面、背面、两个侧面以及一底面,所述底面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缺口,所述缺口与罩本体内部连通;所述背面的上边沿高出于所述正面的上边沿。上述结构中,由于线路板罩使用时底面在下、底部在下,因此通过在底面设置缺口与外界连通,当温度发生剧烈变化时,空气所析出的凝水将会在重力以及结构的双重作用下汇聚到线路罩板的底部,并经由该缺口从线路保护罩中排出,通过将凝水完全排出的方式杜绝了线路板与水分接触的可能,从而有效防止线路板因与凝水接触而失效,延长线路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背面的外表面设有凸起。该凸起用于使线路板罩的背面与安装面之间产生一定的间隙,以便上述缺口中流出的凝水从该间隙中流出,从而到达保护线路板不被凝水侵蚀的危害。为使线路板罩的背面上边沿与其安装时所接触的安装面或配合的接触面分隔开,以便于凝水流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凸起靠近于所述背面上边沿设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凸起设置于背面中心,中部凸出结构可对整个背面进行作用,能够以最少的数量、最简单的结构实现线路板背面与安装面或接触面的分隔。为使凸起起到分隔作用时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凸起为平面凸起,通过平面,可以增加平面凸起与安装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平面凸起与安装面或接触面之间形成面对面的间隙配合,增加了摩擦力,提高凸起分隔作用的稳定性。为使线路板罩的背面整体与其安装时所接触的安装面或配合的接触面整体分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缺口凸出于所述背面的外表面,如此,在背面的底部通过分布于两侧的凸出的缺口结构与顶部(即上文所述中的上边沿所在一侧)设置的凸起的联合作用,实现背面整体与安装面或接触面的间隔配合,为凝水的流出提供空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缺口凸出于所述背面的高度不大于所述凸起凸出于所述背面的高度,从而,在水平放置时,确保凝水从缺口流出,而非流向其对侧。为确保凝水的排出速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缺口至少为两个。本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缺口为两个,两个所述缺口分设于所述底面的两端。所述缺口可以同凸起的所在位置相呼应,呈等腰三角形分布,进一步提高间隔作用,保障凝水的出水通道。并且,由于在线路板罩内,凝水最终聚集在底部,将缺口设置于装置两侧呈均匀分布状态,使线路板罩内部各处的凝水都得以通过该缺口流出,能够提高凝水的排出速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两个所述缺口分设于所述背面与底面连接处的两端。该位置下的缺口位处侧面与背面的交界处,一方面能够将两个侧面所汇聚的凝水快速排出,另一方面,也避免线路板罩内的死角处滞留凝水而影响线路板。为提高线路板罩使用时的封闭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背面、侧面的上边沿高出于所述正面的上边沿。在使用时,将正面朝内、背面朝外进行安装,在安装后,结合背面以及侧面更凸出的上边沿可以与被安装产品的凹槽边缘或凹槽边沿附近之间形成封闭配合的表面,以提高线路板罩的封闭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壳漏电断路器,包括底座和上述任一所述的线路板罩,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安装线路板的凹槽,所述线路板罩与所述凹槽的大小相适应。由于塑壳漏电产品此类多数采用半敞口设计,在遭遇温度变化幅度过大的情况时,其线路板罩内的凝水现象尤为突出。因此,通过采用上述的线路板罩,可以再第一时间将凝水通过缺口排出,从而避免塑壳漏电断路器因此失效而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发生。本技术塑壳漏电断路器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线路板罩的两侧面与背面的上边沿沿其长度方向延伸至底座上,使线路板罩的两侧与背面与底座无间隙配合。本技术通过使线路板罩的两侧与上表面伸出面与底座配合进行封闭,以封闭保护线路板在罩内免受分断后喷弧的污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本技术通过在线路板罩底部加设于外界连通的开口,使线路板内凝水能通过此开口排出,避免凝水在线路板罩内导致线路板失效,从而延长线路板的使用寿命。二、本技术在线路板罩底部加凸台,使得在水平使用线路板罩时,线路板罩与其安装的的安装所在面或互相配合的接触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以便于凝水得以通过该间隔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线路板罩的背面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线路板罩的正面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线路板罩背面示意图。图4为图3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线路板罩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塑壳断路器整体示意图。附图标记:100—线路板罩,200—底座;110—侧面,120—背面,121—平面凸起,122—缺口,130—底面,131—定位凸起,140—正面,210—安装凹槽,211—限位部。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放入式的线路板罩100,其使用时需先将线路板放入线路板罩100的内部后,再将线路板罩100卡接或者插接安装于指定的安装凹槽210中,而线路板罩100上的半敞口则通过线路板罩100与安装槽的侧壁之间的间隙配合实现遮盖。实施例1结合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线路板罩100,其包括由正面140、背面120、两个侧面110以及一底面130组成的具有上敞口的罩本体,本申请所述的正面140与背面120是指相对设置的一对具有一定宽度的平面,该正面140与背面120在使用时与线路板的上、下两个表面相对设置。正面140的两侧与背面120的两侧之间分别通过一个侧面110连接,正面140的底侧与背面120的底侧之间则通过底面130连接。本实施例罩本体可以是采用模具注塑一次成型的一体结构。为了在温度发生剧烈变化时,能够将线路板罩100内的凝水快速排出,本实施例于线路板罩100的底面130设置了与外界连通的缺口122。作为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路板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正面、背面、两个侧面以及一底面,所述底面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缺口,所述缺口与罩本体内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路板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正面、背面、两个侧面以及一底面,所述底面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缺口,所述缺口与罩本体内部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的外表面设有凸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路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靠近于所述背面上边沿设置和/或所述凸起设置于背面中心和/或所述凸起为平面凸起。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线路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凸出于所述背面的外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路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凸出于所述背面的高度不大于所述凸起凸出于所述背面的高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路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缺口分设于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和艳王砚波莫洪春宋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