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粘性聚酯亚胺复合漆包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08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粘性聚酯亚胺复合漆包线,包括铜圆线(1),铜圆线(1)的表面依次设有底漆层(2)和面漆层(3),底漆层(2)的外表面沿周向上设有若干弧形截面的凹陷部(201),凹陷部(201)内填充有柔韧层(4),柔韧层(4)的上表面与面漆层(3)相互粘合,凹陷部(201)外侧的面漆层(3)延伸至柔韧层(4)两侧的凹陷部(201)内并与底漆层(2)相互贴合,位于柔韧层(4)径向外侧的面漆层(3)表面设有异色线层(5);所述底漆层(2)为聚酯亚胺层,所述面漆层(3)为热熔型自粘漆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漆包线的柔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粘性聚酯亚胺复合漆包线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粘漆包线,特别是一种自粘性聚酯亚胺复合漆包线。
技术介绍
漆包线由于应用领域和使用环境的多样性,因而需要在耐高温、耐击穿、硬度和柔韧性等各项性能上均达到一定标准,拥有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而聚酯亚胺由于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漆膜附着性,其耐热等级能够达到180级,则广泛的作为漆包线的主要绝缘材料。不过聚酯亚胺虽具有上述优点,但自身的柔韧性却很难与市面上其他的优异材料相比;使其在作为线漆的主要原料使用时虽然能够适用于多数的使用环境,但当漆包线在绕线时的折弯角度过大时,很容易产生断线的风险;并且位于折弯处的漆膜在长期的高温环境中也会存在开裂的现象,其稳定性难以保证。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柔韧性的聚酯亚胺漆包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粘性聚酯亚胺复合漆包线。它能够有效提高漆包线的柔韧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自粘性聚酯亚胺复合漆包线,包括铜圆线,铜圆线的表面依次设有底漆层和面漆层,底漆层的外表面沿周向上设有若干弧形截面的凹陷部,凹陷部内填充有柔韧层,柔韧层的上表面与面漆层相互粘合,凹陷部外侧的面漆层延伸至柔韧层两侧的凹陷部内并与底漆层相互贴合,位于柔韧层径向外侧的面漆层表面设有异色线层;所述底漆层为聚酯亚胺层,所述面漆层为热熔型自粘漆层。前述的一种自粘性聚酯亚胺复合漆包线中,所述柔韧层为尼龙层。前述的一种自粘性聚酯亚胺复合漆包线中,所述面漆层为聚酯热熔树脂层。前述的一种自粘性聚酯亚胺复合漆包线中,所述凹陷部的深度与底漆层的厚度比为1:3~5。前述的一种自粘性聚酯亚胺复合漆包线中,所述凹陷部两端点的圆心角度为15°~30°。前述的一种自粘性聚酯亚胺复合漆包线中,所述柔韧层呈对称设置在底漆层的上下两侧,每条柔韧层沿铜圆线的长度方向呈直线形设置在凹陷部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底漆层和面漆层之间设置的柔韧层,能够有效提高漆包线在该位置的柔韧性和机械性能,通过将柔韧层设置为线形,则能够缩短柔韧层在漆包线周向上的包覆面积,从而使聚酯亚胺层作为漆膜主体,使本技术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通过在柔韧层的径向外侧粘附异色线层,则能够显示出柔韧层的放置位置,即漆包线在绕线时能够以柔韧层所在位置作为折弯的最外侧,从而利用柔韧层对漆膜局部的柔韧性提高来缓解因变形过大造成的漆膜开裂问题,提高漆包线的稳定性并减少断线问题;通过底漆层和面漆层在凹陷部将柔韧层包覆后相互贴合,则可以有效提高对柔韧层的粘合稳定性,即利用聚酯亚胺漆和热熔型自粘漆的粘附效果对柔韧层进行固定,避免柔韧层在受弯折后从凹陷部的脱开,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稳定性。所以,本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漆包线的柔韧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铜圆线,2-底漆层,3-面漆层,4-柔韧层,5-异色线层,201-凹陷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一种自粘性聚酯亚胺复合漆包线,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铜圆线1,铜圆线1的表面依次设有底漆层2和面漆层3,底漆层2的外表面沿周向上设有若干弧形截面的凹陷部201,凹陷部201内填充有柔韧层4,柔韧层4的上表面与面漆层3相互粘合,凹陷部201外侧的面漆层3延伸至柔韧层4两侧的凹陷部201内并与底漆层2相互贴合,位于柔韧层4径向外侧的面漆层3表面设有异色线层5,异色线层5为能够显示不同颜色的线条形漆层;所述底漆层2为聚酯亚胺层,所述面漆层3为热熔型自粘漆层。所述柔韧层4为尼龙层。所述面漆层3为聚酯热熔树脂层。所述凹陷部201的深度与底漆层2在非凹陷处的厚度比为1:3~5。所述凹陷部201两端点的圆心角度α为15°~30°。所述柔韧层4呈对称设置在底漆层2的上下两侧,每条柔韧层4沿铜圆线1的长度方向呈直线形设置在凹陷部201内。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涂漆时先在铜圆线1的表面涂覆底漆层2,然后利用成型模具对底漆层2进行开槽,使底漆层2在穿过后形成圆弧形的凹陷部201,然后将柔韧层4通过涂覆在凹陷部201内,最后在外侧涂覆面漆层3,使面漆层3分别对底漆层2和凹陷部201进行包裹并使漆膜的外表面形成整圆,最后异色线层以划线的方式涂抹在最外层起到标记作用。通过柔韧层4能够有效提高漆包线在该位置的柔韧性;漆包线在绕线时只需将带有异色线层5设置在折弯处的最外部,便能使带有柔韧层4的漆膜承受最大的变形量,从而有效避免漆膜的开裂问题,并降低漆包线的断线可能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粘性聚酯亚胺复合漆包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铜圆线(1),铜圆线(1)的表面依次设有底漆层(2)和面漆层(3),底漆层(2)的外表面沿周向上设有若干弧形截面的凹陷部(201),凹陷部(201)内填充有柔韧层(4),柔韧层(4)的上表面与面漆层(3)相互粘合,凹陷部(201)外侧的面漆层(3)延伸至柔韧层(4)两侧的凹陷部(201)内并与底漆层(2)相互贴合,位于柔韧层(4)径向外侧的面漆层(3)表面设有异色线层(5);所述底漆层(2)为聚酯亚胺层,所述面漆层(3)为热熔型自粘漆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粘性聚酯亚胺复合漆包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铜圆线(1),铜圆线(1)的表面依次设有底漆层(2)和面漆层(3),底漆层(2)的外表面沿周向上设有若干弧形截面的凹陷部(201),凹陷部(201)内填充有柔韧层(4),柔韧层(4)的上表面与面漆层(3)相互粘合,凹陷部(201)外侧的面漆层(3)延伸至柔韧层(4)两侧的凹陷部(201)内并与底漆层(2)相互贴合,位于柔韧层(4)径向外侧的面漆层(3)表面设有异色线层(5);所述底漆层(2)为聚酯亚胺层,所述面漆层(3)为热熔型自粘漆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粘性聚酯亚胺复合漆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韧层(4)为尼龙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正韡嵇凤祥沈永明罗新祥顾林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长城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