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配有眼罩的虚拟现实眼镜,包括前面壳和后面壳,后面壳一侧设置第一穿孔,第一穿孔的个数为2个,第一槽孔的个数为3个,其中2个第一槽孔相对设置第一槽孔内部设置第一磁铁,后面壳远离前面壳一侧设置眼罩,眼罩包括本体,本体中部设置与第一穿孔适配的第二穿孔,2个第二穿孔之间设置第二槽孔,第二槽孔与第一槽孔相对设置且大小相同,第二槽孔的个数为3个,第二槽孔内部设置第二磁铁,本体远离后面壳一侧外边缘设置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下方设置第三凹槽。通过设置配合使用的磁铁,使得整个VR眼镜与眼罩配合得更加的稳定和方便,眼罩在生产模具时更加的方便,且将眼罩设置成柔性材质,使整个眼罩具有可调整形态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有眼罩的虚拟现实眼镜
本技术涉及虚拟现实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有眼罩的虚拟现实眼镜。
技术介绍
虚拟现实技术,英文缩写为VR,又称灵境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于一体,其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VR技术的需求日益旺盛,VR技术也取得了重大进步,并逐步成为一个新的科学
VR眼镜在进行使用时通常需要使用到眼罩将VR眼镜与使用者的皮肤进行隔离,使得使用者可以更好的与VR眼镜进行配合,但是市面上现有的眼罩通常与虚拟现实眼镜配合起来不够稳定和方便,且眼罩在模具制造时不够方便,且使用起来由于没有可调整形态的空间,导致眼罩使用起来不够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配有眼罩的虚拟现实眼镜。一种配有眼罩的虚拟现实眼镜,包括前面壳和后面壳,所述前面壳与所述后面壳固定连接形成空腔结构,所述后面壳一侧设置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的个数为2个,2个所述第一穿孔之间设置第一槽孔,所述第一槽孔的个数为3个,其中2个所述第一槽孔相对设置,另外1个所述第一槽孔设置在另外2个所述第一槽孔的下方,所述第一槽孔内部设置第一磁铁,所述后面壳远离所述前面壳一侧设置眼罩,所述眼罩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中部设置与所述第一穿孔适配的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穿孔的个数为2个,2个所述第二穿孔之间设置第二槽孔,所述第二槽孔与所述第一槽孔相对设置且大小相同,所述第二槽孔的个数为3个,所述第二槽孔内部设置第二磁铁,所述第二槽孔周边设置多个第一凹槽,所述本体远离所述后面壳一侧外边缘设置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下方设置第三凹槽。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包括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穿孔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面上,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二接触面的边缘两侧,所述第三凹槽位于所述第二接触面两侧下方。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之间设置软性支撑板,所述软性支撑板的个数为2个,2个所述软性支撑板相对设置,所述软性支撑板一端与所述第一接触面固定连接,所述软性支撑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触面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触面外表面设置泡棉。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之间设置遮光布,所述遮光布覆盖在所述第三凹槽的上表面,所述遮光布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的外表面,所述遮光布设置在所述软性支撑板的外表面。该配有眼罩的虚拟现实眼镜,通过设置配合使用的磁铁,使得整个VR眼镜与眼罩配合得更加的稳定和方便,在眼罩的边缘设置多个排列设置的凹槽,使得眼罩在生产模具时更加的方便,且在眼罩的中部设置多个穿孔,且将眼罩设置成柔性材质,使得整个眼罩具有可调整形态的空间,使得使用者使用起来更加舒适和适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眼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眼罩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本技术中眼罩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图4是本技术中虚拟现实眼镜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图5是本技术中虚拟现实眼镜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其中,前面壳1、后面壳2、第一穿孔3、第一槽孔4、本体5、第二穿孔6、第二槽孔7、第一凹槽8、第二凹槽9、第三凹槽10、第一接触面11、第二接触面12、软性支撑板13、泡棉14、遮光布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一种配有眼罩的虚拟现实眼镜,包括前面壳1和后面壳2,前面壳1与后面壳2固定连接,且形成空腔结构,二者固定形成该虚拟现实眼镜的主体结构,后面壳2的表面中部设置第一穿孔3,第一穿孔3为圆形结构,且第一穿孔3的个数为2且相对设置,第二穿孔6与使用者的眼部适配,使得使用者可以观看虚拟现实眼镜中的光学成像,2个第一穿孔3之间设置第一槽孔4,第一槽孔4设置在后面壳2的内侧壁表面,第一槽孔4的个数为3个,其中两个第一槽孔4相对设置在后面壳2的上部,另外一个第一槽孔4设置在后面壳2的中部且位于另外两个第一槽孔4的下方,在第一槽孔4的内部设置第一磁铁,第一磁铁为圆柱体结构,与第一槽孔4的结构适配,在后面壳2远离前面壳1的一侧设置眼罩,眼罩一侧与后面壳2接触,另一侧与使用者的面部相接触,起到防止漏光的作用,也使得整个眼镜使用佩戴起来更加舒适,眼罩包括本体5,本体5为眼罩的主体结构,本体5的中部设置与第一穿孔3适配的第二穿孔6,第二穿孔6与第一穿孔3的大小相同,第二穿孔6的个数为2个且相对设置,使用者通过第二穿孔6可以观察眼镜中的视频成像,在2个第二穿孔6之间设置第二槽孔7,第二槽孔7与第一槽孔4的大小相同且相对设置,第二槽孔7的个数为3个,且在第二槽孔7的内部设置第二磁铁,第二磁铁与第一磁铁互相吸引,在第二槽孔7的周边设置多个第一凹槽8,第一凹槽8围绕在第二槽孔7的周边,在本体5远离后面壳2的一侧的外边缘设置与第一凹槽8类似结构的第二凹槽9,在第二凹槽9的下方设置第三凹槽10,两个第二凹槽9相对设置,两个第三凹槽10相对设置,在第一凹槽8的周边以及眼罩的外部边缘设置凹槽,使得整个眼罩在制作模具时更加方便,也更加容易定型。眼罩的本体5包括第一接触面11和第二接触面12,其中,第二穿孔6设置在第一接触面11上,第一接触面11与眼镜的后面壳2相接触,第二凹槽9位于第二接触面12的边缘两侧,第三凹槽10位于第二接触面12的两侧下方,设置第二凹槽9和第三凹槽10也使得整个眼罩的形变空间更大,使得使用者佩戴时更加的舒适,可以适配更多不同脸型的人。第一接触面11与第二接触面12之间设置两个软性支撑板13,两个软性支撑板13相对设置,软性支撑板13的一端与第一接触面11的侧边固定连接,软性支撑板13的另一端与第二接触面12的侧边固定连接,设置软性支撑板13使得第一接触面11和第二接触面12可以进行固定连接,且使得整个眼罩具有较大的形变空间,使得眼罩更加与使用者的面部贴合,起到防止漏光的作用。第一接触面11的外表面设置泡棉14,泡棉14为软质结构,泡棉14设置在第三凹槽10表面,使得泡棉14的压缩和形变的空间更大,泡棉14与使用者的面部相结合使得使用者使用起来更加的舒适,也起到防止漏光的作用。在第一接触面11与第二接触面12之间设置一块一体成型的遮光布15,遮光布15覆盖在第一接触面11和第二接触面12和第三凹槽10的外表面,该遮光布15具体为黑色的PU皮材质,该遮光布15质地柔软,且能够遮蔽光线,从而使得整个眼镜的结构更加的稳定,也起到遮光的作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有眼罩的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面壳和后面壳,所述前面壳与所述后面壳固定连接形成空腔结构,所述后面壳一侧设置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的个数为2个,2个所述第一穿孔之间设置第一槽孔,所述第一槽孔的个数为3个,其中2个所述第一槽孔相对设置,另外1个所述第一槽孔设置在另外2个所述第一槽孔的下方,所述第一槽孔内部设置第一磁铁,所述后面壳远离所述前面壳一侧设置眼罩,所述眼罩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中部设置与所述第一穿孔适配的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穿孔的个数为2个,2个所述第二穿孔之间设置第二槽孔,所述第二槽孔与所述第一槽孔相对设置且大小相同,所述第二槽孔的个数为3个,所述第二槽孔内部设置第二磁铁,所述第二槽孔周边设置多个第一凹槽,所述本体远离所述后面壳一侧外边缘设置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下方设置第三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有眼罩的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面壳和后面壳,所述前面壳与所述后面壳固定连接形成空腔结构,所述后面壳一侧设置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的个数为2个,2个所述第一穿孔之间设置第一槽孔,所述第一槽孔的个数为3个,其中2个所述第一槽孔相对设置,另外1个所述第一槽孔设置在另外2个所述第一槽孔的下方,所述第一槽孔内部设置第一磁铁,所述后面壳远离所述前面壳一侧设置眼罩,所述眼罩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中部设置与所述第一穿孔适配的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穿孔的个数为2个,2个所述第二穿孔之间设置第二槽孔,所述第二槽孔与所述第一槽孔相对设置且大小相同,所述第二槽孔的个数为3个,所述第二槽孔内部设置第二磁铁,所述第二槽孔周边设置多个第一凹槽,所述本体远离所述后面壳一侧外边缘设置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下方设置第三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有眼罩的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虚拟现实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