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液检测装置、漏液处理设备和液冷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0844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8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液冷服务器的漏液检测装置,包括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和压差感应组件。其中,进水管道配置为与液冷服务器的进水口连接;出水管道配置为与液冷服务器的出水口连接;压差感应组件与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连接,并配置为感应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之间的压差,在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之间的压差大于初始压差的情况下发出感应信号,以触发关闭液冷服务器的供水和电源。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液冷服务器的漏液处理设备,包括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压差感应组件和控制器件。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液冷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漏液检测装置、漏液处理设备和液冷系统
本公开涉及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液冷服务器的漏液检测装置、一种用于液冷服务器的漏液处理设备和一种液冷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各行业对数据中心业务需求的增长,及数据中心机房IT设备和供配电系统的高度集成化,高密度部署成为新建和改造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随之而来的是单位空间机房散热量逐渐提高。当前大部分数据中心机房还是使用传统的风冷技术,即将服务器散发的热量带至末端空调进行热交换。服务器侧的风冷限制了机房密度的进一步提升。液冷服务器随之诞生,且适合应用在高密度场景,近年已经得到的快速的发展和尝试推广。液冷服务器的应用不但在于减少或取消压缩制冷环节,同时服务器通过液体冷却能够将CPU等主要部件散发的热量快速带走,将服务器核心部件温度控制在较低水平,提升核心部件性能,延缓使用寿命,而这些优势风冷服务器难易做到。在实现本公开构思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液冷服务器是使用纯水、氟化液等液体替代空气,直接将制冷剂导向热源(服务器CPU、内存等发热元件),实现服务器元件的散热新型服务器。制冷液体通过管线流入各服务器内部,带走服务器内部热量并流出实现制冷液循环,液体进入服务器必然存在液体从管线泄漏的风险,如果液体泄漏,对应服务器无法及时关断,则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液冷服务器的漏液检测装置、一种用于液冷服务器的漏液处理设备和一种液冷系统。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液冷服务器的漏液检测装置,包括:进水管道,配置为与液冷服务器的进水口连接;出水管道,配置为与液冷服务器的出水口连接;以及压差感应组件,与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连接,并配置为感应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之间的压差,在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之间的压差大于初始压差的情况下发出感应信号,以触发关闭所述液冷服务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压差感应组件还配置为在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之间的压差大于初始压差的情况下封堵所述进水管道。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压差感应组件包括:压差膜,设置于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之间,在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之间的压差大于初始压差的情况下发生形变;滑杆,与所述压差膜固定连接并在所述压差膜发生形变时移动;触感元件,在所述滑杆由初始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与所述滑杆的第一端部接触并发出感应信号。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压差感应组件还包括:活塞,固定连接于所述滑杆的第二端部,并配置为在所述滑杆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封堵所述进水管道。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压差感应组件还包括:阻挡件,配置为在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之间的压差为初始压差的情况下,将所述滑杆的第一端部限位于所述阻挡件的第一侧,以将所述滑杆限位于所述初始位置,并在所述滑杆移动并顶开所述阻挡件后将所述滑杆的第一端部限位于所述阻挡件的第二侧。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压差感应组件还包括:弹簧,连接于所述阻挡件和固定结构之间,为所述阻挡件提供阻挡力,以抵消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之间的初始压差对所述压差膜的作用力。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压差感应组件还包括:第一磁性件,设置于所述触感元件;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滑杆的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定距离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压差感应组件包括:电容式压差传感器,连接于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之间,配置为感应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之间的压差,在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之间的压差大于初始压差的情况下发出感应信号。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液冷服务器的漏液处理设备,包括:进水管道,配置为与液冷服务器的进水口连接;出水管道,配置为与液冷服务器的出水口连接;压差感应组件,与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连接,并配置为感应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之间的压差,在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之间的压差大于初始压差的情况下发出感应信号;以及控制器件,与所述液冷服务器的开关器件连接,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感应信号时通过所述开关器件控制所述液冷服务器关闭。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冷系统,包括:供液设备;液冷服务器;以及漏液处理设备,漏液处理设备包括:进水管道,连接于所述供液设备的出水口与所述液冷服务器的进水口之间;出水管道,连接于所述液冷服务器的进水口与所述供液设备的进水口之间;压差感应组件,与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连接,并配置为感应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之间的压差,在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之间的压差大于初始压差的情况下发出感应信号;以及控制器件,与所述液冷服务器的开关器件连接,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感应信号时通过所述开关器件控制所述液冷服务器关闭。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漏液检测装置可以感应液冷服务器的进出水管道的压差,并通过检测进出水管道的压差来确定液冷服务器是否发生漏液,在发现漏液时,可以发出感应信号,以关闭液冷服务器。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漏液检测装置可以消除液体泄漏导致的安全风险,可以提高液冷服务器运行可靠性,降低漏液的安全隐患,促进液冷服务器推广使用,推进机房建设密度提升机及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并且,液冷服务器一旦发生漏液,液冷服务器内部的压力会被释放,再加上液体的流失,进出水管之间的压差会变化地较为迅速和明显,本公开的漏液检测装置尤其适用于管线破裂、接口部位破裂导致的较大流量漏水的及时关断电源及供水的处理,由于较大流量漏水的情况下液体循环系统内部的压力释放较为明显,压降较大,所以进出水管之间的压差变化地更为明显。当前液冷服务器供水管线主要为铝合金或铜管,服务器使用生命周期为5年左右,循环用的液体基本没有腐蚀性,所以发生因为腐蚀导致的渗漏较少,由于管线本身及接口之间发生的破裂或裂缝导致的漏水情况概率相对较高。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可以应用漏液检测装置的示例性应用场景;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液冷服务器的漏液检测装置的组成示意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液冷服务器的漏液检测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液冷服务器的漏液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用于液冷服务器的漏液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电容式压差传感器的示意图;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液冷服务器的漏液处理设备的组成示意图;以及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液冷服务器的漏液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液冷服务器的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进水管道,配置为与液冷服务器的进水口连接;/n出水管道,配置为与液冷服务器的出水口连接;以及/n压差感应组件,与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连接,并配置为感应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之间的压差,在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之间的压差大于初始压差的情况下发出感应信号,以触发关闭所述液冷服务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液冷服务器的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水管道,配置为与液冷服务器的进水口连接;
出水管道,配置为与液冷服务器的出水口连接;以及
压差感应组件,与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连接,并配置为感应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之间的压差,在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之间的压差大于初始压差的情况下发出感应信号,以触发关闭所述液冷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感应组件还配置为在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之间的压差大于初始压差的情况下封堵所述进水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感应组件包括:
压差膜,设置于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之间,在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之间的压差大于初始压差的情况下发生形变;
滑杆,与所述压差膜固定连接并在所述压差膜发生形变时移动;
触感元件,在所述滑杆由初始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与所述滑杆的第一端部接触并发出感应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感应组件还包括:
活塞,固定连接于所述滑杆的第二端部,并配置为在所述滑杆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封堵所述进水管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感应组件还包括:
阻挡件,配置为在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之间的压差为初始压差的情况下,将所述滑杆的第一端部限位于所述阻挡件的第一侧,以将所述滑杆限位于所述初始位置,并在所述滑杆移动并顶开所述阻挡件后将所述滑杆的第一端部限位于所述阻挡件的第二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感应组件还包括:
弹簧,连接于所述阻挡件和固定结构之间,为所述阻挡件提供阻挡力,以抵消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之间的初始压差对所述压差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轩王广伟宋允东赖浩陶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