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G通信用高导热压铸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77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5G通信用高导热压铸散热器,包含底座;两个侧板,分别垂直连接底座的对应两侧;多个第一散热片,间隔设置并分别垂直连接底座,并位于两个侧板之间;多个第二散热片,分别垂直连接底座,相邻两个第一散热片之间至少设有一个第二散热片;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均与底座压铸一体成型,第一散热片的高度大于第二散热片的高度;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的厚度均由底部向上逐渐减小。本申请的5G通信用高导热压铸散热器,采用高度不同的两种散热片交叉排布,在保证散热面积和传热性能的情况下,增大了散热片间的距离,提高了自然对流,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且本申请体积小,原材料用了少,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5G通信用高导热压铸散热器
本技术涉及散热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5G通信用高导热压铸散热器。
技术介绍
通信5G设备功耗大,对产品的散热要求高,散热片在产品结构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目前散热片普遍使用的是环氧树脂粘结技术,环氧树脂为化工材料,采购周期长并且需要进口,同时也不环保,生产工艺复杂。未来5G的发展趋势有目共睹,整个人类生产,生活,娱乐,交通将进入全面数字化时代,5G基站设备相关产业的发展趋势。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通信行业飞速发展,5G网络的技术研发为压铸行业带来更广泛的市场,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通信基站内部结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产品的散热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所有电子元器件的承载者—通信基站壳体散热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提高产品的散热面积和导热率是提高产品的散热性能的有效途径。影响散热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散热片之间的安装距离以及散热片本身的尺寸设计。相邻散热片之间的间隔过大,散热片的数量减少,散热面积降低;当间隔过小时,会影响自然对流,降低散热效率。散热片的厚度变薄或高度增加均能降低散热片传热到顶端的能力,散热片的厚度变厚或高度降低均会降低散热面积,亦会影响散热效率。因此如何平衡散热片安装以及其自身尺寸,使散热片效率达到最大化,是一个必要的提高散热器散热效率的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5G通信用高导热压铸散热器,散热效果好,体积小,原材料用量少,成本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5G通信用高导热压铸散热器,包含高导热底座;两个侧板,分别垂直连接所述底座的对应两侧;多个第一散热片,间隔设置并分别垂直连接所述底座,并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多个第二散热片,分别垂直连接所述底座,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散热片之间至少设有一个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均与所述底座压铸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散热片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散热片的高度;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的厚度均由底部向上逐渐减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片的高度为80mm,顶部厚度为1mm,拔模角为0.85°,长度为400mm。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散热片的高度为50mm,顶部厚度为0.7mm,拔模角为1°,长度为400m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的个数相等,且均为8个。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和多个所述第二散热片等间距设于所述底座上。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第一散热片与所述第二散热片之间或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散热片之间的距离为14mm。进一步地,每个所述侧板远离所述第一散热片的一侧均设有与之一体成型的加强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的5G通信用高导热压铸散热器,采用高度不同的两种散热片交叉排布,在保证散热面积和传热性能的情况下,增大了散热片间的距离,提高了自然对流,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且本申请体积小,原材料用了少,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侧板、3—第一散热片、4—第二散热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5G通信用高导热压铸散热器,包含高导热底座1、两个侧板2、多个第一散热器3和多个第二散热器4;具体地,底座1、第一散热片3和第二散热片4均有高导热材料制成,底座1用于承载第一散热片3和第二散热片4,并与二者配合将产品产生的热量转移到环境中,降低产品自身温度,保证其使用性能;第一散热片3的高度大于第二散热片4,多个第一散热片3和多个第二散热片4分别垂直连接底座1,且二者均与底座1压铸一体成型;两个侧板2垂直连接底座1的对应两侧,多个第一散热片3相互平行并与侧板2平行,且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散热片3均位于两个侧板2之间,两个侧板2用于保护第一散热片3;相邻两个第一散热片3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散热片4,由此便形成了高低散热片交叉设置的结构,该中结构既能保证自然对流的顺利进行,又使散热面积最大化,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第一散热片3和第二散热片4的厚度均由底部向上逐渐减小,即保证不减少散热面积,又能提高第一散热片3和第二散热片4与底座1连接的牢固程度。优选地,第一散热片3的高度为80mm,顶部厚度为1mm,拔模角为0.85°,长度为400mm;第二散热片4的高度为50mm,顶部厚度为0.7mm,拔模角为1°,长度为400mm;第一散热片3和第二散热4片均采用超薄设计,减少了原材料用量和散热器重量,降低成本并方便拆装。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散热片3和第二散热片4的个数相等,且均为8个,在保证散热器散热效果的基础上,降低高导热原材料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散热片3和多个第二散热片4等间距设于底座1上,以使产品表面散热均匀,保证产品各位置温度均衡。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相邻的第一散热片3与第二散热片4之间或相邻的两个第二散热片4之间的距离为14mm,确保自然对流的顺畅,提高散热效率。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每个侧板2远离第一散热片3的一侧均设有与之一体成型的加强筋,以增加侧板2与底座1连接的牢固性,增加整个散热器的结构强度。本申请的5G通信用高导热压铸散热器,采用高度不同的两种散热片交叉排布,在保证散热面积和传热性能的情况下,增大了散热片间的距离,提高了自然对流,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且本申请体积小,原材料用了少,降低了生产成本。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5G通信用高导热压铸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含/n底座;/n两个侧板,分别垂直连接所述底座的对应两侧;/n多个第一散热片,间隔设置并分别垂直连接所述底座,并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n多个第二散热片,分别垂直连接所述底座,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散热片之间至少设有一个第二散热片;/n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均与所述底座压铸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散热片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散热片的高度;/n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的厚度均由底部向上逐渐减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5G通信用高导热压铸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底座;
两个侧板,分别垂直连接所述底座的对应两侧;
多个第一散热片,间隔设置并分别垂直连接所述底座,并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
多个第二散热片,分别垂直连接所述底座,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散热片之间至少设有一个第二散热片;
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均与所述底座压铸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散热片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散热片的高度;
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的厚度均由底部向上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通信用高导热压铸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片的高度为80mm,顶部厚度为1mm,拔模角为0.85°,长度为4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通信用高导热压铸散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维鑫徐国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春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