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模块和地暖闭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0663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力模块和地暖闭环系统,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所述水力模块包括外壳、电控箱和换热管,电控箱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电控箱靠近所述顶盖、且远离所述底盖;换热管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换热管远离所述顶盖、且靠近所述底盖。这样,在水力模块的实际安装过程中,电控箱与换热管是在壳体内上下设置的,相比现有的水力模块,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力模块结构紧凑,整体宽度可以进一步降低,便于用户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力模块和地暖闭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力模块和地暖闭环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水力模块中,水先进入水泵,再依次经过换热管、电加热器,最后水排出热水器,进入到地暖闭环系统内。但是,现有的水力模块的结构不紧凑,由于膨胀罐设置在换热管内,导致机组的整体高度过高,电控箱设置侧板上,导致机组的整体宽度过大,水力模块的整体体积过大,影响用户安装空间。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紧凑的水力模块,能够使机组的整体体积较小,便于用户安装,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水力模块的结构不紧凑,整体体积过大,影响用户安装空间。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力模块,所述水力模块包括: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顶盖和底盖;电控箱,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电控箱靠近所述顶盖、且远离所述底盖;换热管,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换热管远离所述顶盖、且靠近所述底盖。这样,在水力模块的实际安装过程中,电控箱与换热管是在壳体内上下设置的,相比现有的水力模块,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力模块结构紧凑,整体宽度可以进一步降低,便于用户安装。而且,水力模块的通用性较好,可以运用于地暖闭环系统、交通道路等需要加热的场景。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左盖板和右盖板;所述水力模块包括膨胀罐,所述膨胀罐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膨胀罐相对于所述换热管靠近所述右盖板。这样,膨胀罐的布置可以充分利用所述换热管与所述右盖板之间的剩余空间,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而且,在水力模块的实际安装过程中,换热管与膨胀罐是在外壳内左右设置的,相比现有的水力模块,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力模块的整体高度可以降低60mm,使机组的整体高度较小,便于用户安装。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膨胀罐垂直于所述顶盖设置。这样,在水力模块的实际安装过程中,所述膨胀罐竖直布置,能够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减小水力模块的占用空间。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管在所述右盖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正投影,所述膨胀罐在所述右盖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正投影,所述第一正投影与所述第二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因为所述换热管与所述膨胀罐的长度较大,二者在右盖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使所述换热管与所述膨胀罐呈并排的形式,可以减小二者所占的空间大小,使水力模块的整体体积较小。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背盖板和面盖板;所述水力模块包括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电加热管相对于所述电控箱靠近所述背盖板。这样,所述电加热管布置在所述电控箱的背部,避免所述电加热管与所述电控箱上下布置,从而减小水力模块的整体高度。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加热管平行于所述顶盖设置。因为所述电加热管的长度较大,在水力模块的实际安装过程中,所述电加热管横向布置,能够减小水力模块的整体高度。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控箱在所述背盖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三正投影,所述电加热管在所述背盖板上的正投影为第四正投影,所述第四正投影完全位于所述第三正投影之内。这样,所述电加热管完全布置在所述电控箱的背部、并被所述电控箱完全遮挡,能够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减小水力模块的占用空间。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力模块包括:连接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电控箱铰接于所述连接架,以使所述电控箱可相对所述背盖板翻转。这样,通过相对所述背盖板翻转所述电控箱,能够方便地对电控箱背部的零部件进行维修或替换。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力模块包括:排气阀,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安装在所述电加热管上,所述排气阀相对于所述电加热管靠近所述顶盖。这样,排气阀位于机组的最高点,而且排气阀两侧的管路通畅,不存在存水弯,可顺畅排除管道内的空气。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力模块包括安全阀和压力表,所述安全阀和所述压力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相对于所述电控箱靠近所述背盖板。因为所述电控箱能够相对所述背盖板翻转,安全阀和压力表布置在所述电控箱的背部,翻开所述电控箱之后,能够方便地对安全阀和压力表进行维护和替换。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力模块包括:水泵,位于所述电控箱与所述换热管之间。这样,水泵的布置能够充分利用所述电控箱与所述换热管之间的剩余空间,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背盖板和面盖板;所述水泵相对于所述电控箱靠近所述背盖板。这样,所述水泵相对于所述电控箱靠后布置,充分利用所述电控箱背部的剩余空间。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地暖闭环系统,所述地暖闭环系统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水力模块。这样,采用了结构紧凑、便于安装的水力模块,使地暖闭环系统的安装更加便利,占用的空间更小。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水力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水力模块的装配图;图3为图2中外壳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水力模块内部布置第一视角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水力模块内部布置第二视角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水力模块内部布置第三视角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水力模块;110-外壳;111-顶盖;112-底盖;113-左盖板;114-右盖板;115-背盖板;116-面盖板;120-电控箱;130-换热管;140-电加热管;150-膨胀罐;160-安全阀;170-压力表;180-排气阀;190-水泵;200-入水管;210-水过滤器;220-出水管;230-流量开关。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现有的水力模块100的结构不紧凑,由于膨胀罐150设置在换热管130内,导致机组的整体高度过高,电控箱120设置侧板上,导致机组的整体宽度过大,水力模块100的整体体积过大,影响用户安装空间。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力模块100,能够很好的避免出现上述技术问题。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力模块100,水力模块100的各个零件紧凑地布置在外壳110内,使整体结构紧凑,整体体积较小,相比现有的此类设备,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力模块100的整体高度可以降低60mm,使机组的整体高度较小,而且整体宽度也较小,便于用户安装。请参阅图3,外壳110包括顶盖111、底盖112、左盖板113、右盖板114、背盖板115和面盖板116,其中,顶盖111与底盖112相对设置,左盖板113与右盖板114相对设置,背盖板115与面盖板116相对设置,使外壳110的整体呈现长方体形状。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左盖板113与右盖板114呈竖直安装,顶盖111与底盖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力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模块包括:/n外壳(110),包括相对设置的顶盖(111)和底盖(112);/n电控箱(120),设置在所述外壳(110)内,所述电控箱(120)靠近所述顶盖(111)、且远离所述底盖(112);/n换热管(130),设置在所述外壳(110)内,所述换热管(130)远离所述顶盖(111)、且靠近所述底盖(1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力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模块包括:
外壳(110),包括相对设置的顶盖(111)和底盖(112);
电控箱(120),设置在所述外壳(110)内,所述电控箱(120)靠近所述顶盖(111)、且远离所述底盖(112);
换热管(130),设置在所述外壳(110)内,所述换热管(130)远离所述顶盖(111)、且靠近所述底盖(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0)包括相对设置的左盖板(113)和右盖板(114);
所述水力模块包括膨胀罐(150),所述膨胀罐(150)设置在所述外壳(110)内,所述膨胀罐(150)相对于所述换热管(130)靠近所述右盖板(1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力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罐(150)垂直于所述顶盖(111)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力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30)在所述右盖板(114)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正投影,所述膨胀罐(150)在所述右盖板(114)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正投影,所述第一正投影与所述第二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0)包括相对设置的背盖板(115)和面盖板(116);
所述水力模块包括电加热管(140),所述电加热管(140)设置在所述外壳(110)内,所述电加热管(140)相对于所述电控箱(120)靠近所述背盖板(1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力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管(140)平行于所述顶盖(111)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谢斌孙臣见杨亮高力胜岳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奥克斯智能商用空调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