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风量三通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51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风量三通管,涉及通风设备的技术领域,解决了通风系统送风时无法调节风量大小的问题,其中,一种可调节风量三通管,包括通风管本体,所述通风管本体包括主路管与分路管,所述主路管与分路管上贯穿设置有多个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穿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连接设置有调节阀片,所述调节阀片设置于主路管与分路管内部,且所述调节杆带动调节阀片在主路管与分路管内部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根据需要灵活调节送风量大小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风量三通管
本技术涉及通风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风量三通管。
技术介绍
通风管道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通风与空调工程用金属或复合管道,是为了使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浓度的一种市政基础设施。在公告号为CN208419090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通风管,包括管体,管体包括设于所述管体内的若干相互拼接的传热装置,所述传热装置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垂直设于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之间的连接板、以及垂直设于所述连接板左右两侧的若干鳍片,所述上支撑板前端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有第一连接条,所述第一连接条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连接条的另一端往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条的一端弯折以形成第一弯折部,所述上支撑板后端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内设有第一连接孔,每个所述传热装置的所述第一弯折部穿过相邻的所述传热装置的所述第一连接块的所述第一连接孔,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传热装置相互拼接。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陷:当对某一定大小的空间进行通风时,因通风管的径向截面是固定的,在风速一定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的送风量是固定的;当对向某些体积较小的空间进行送风时,因该空间所需的单位送风量较小,仅需较少的风量即可使整个空间完成通风操作,此时若仍然保持当前的送风量,将会浪费送风设备后续的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风量的三通管,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其具有根据需要自由调节送风量的效果。一种可调节风量三通管,包括通风管本体,所述通风管本体包括主路管与分路管,所述主路管与分路管上贯穿设置有多个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穿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连接设置有调节阀片,所述调节阀片设置于主路管与分路管内部,且所述调节杆带动调节阀片转动设置在主路管与分路管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通过可调节风量三通管的风量时,转动调节杆,通过调节杆带动与其连接的调节阀片转动,改变了主路管与分路管内调节阀片所在轴向截面的面积,从而改变了主路管与分路管的单位时间送风量的大小;如此设置,有利于在需要调小送风量时灵活自由地调节,减少送风设备的能耗;且主路管与分路管可分别调节不同大小的送风量,有利于使不同大小的空间按需送入不同大小的风。进一步的,所述主路管与分路管连接处内部设置有分流筋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主路管内的气流分流至分路管时,气流被分流筋条分成两股,分别通往主路管与分路管;如此设置,避免了气流在主路管与分路管的连接处形成湍流,有利于气流在被分流时减少能量损失。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阀片的径向侧壁上设置有引流脊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调节阀片转动至一定角度时,相邻两个引流脊条形成引流通道,有利于将气流引至调节阀片的另一侧。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远离调节阀片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旋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送风量时,可扭转调节旋钮,从而带动调节杆与调节阀片转动至所需位置;如此设置,有利于简化调节风量的操作。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旋钮远离调节杆的一端开设有槽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难以通过人力扭转调节旋钮时,可使用一字螺丝刀或十字螺丝刀插入槽孔中并扭转调节旋钮;如此设置,加长了转动操作时的力臂,使得转动调节旋钮更加轻松。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旋钮轴向侧壁上设置有指示杆,围绕所述调节孔同轴设置有刻度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扭转调节旋钮调节送风量时,指示杆随调节旋钮转动,并指向刻度盘上依次排列的数字;如此设置,有利于通过指示杆所指向的数字判断出调节阀片转动的角度大小,方便掌握送风量的大小。进一步的,围绕所述调节孔同轴开设有沉槽,所述沉槽靠近调节旋钮的一侧壁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调节旋钮靠近沉槽的一侧壁开设有滑移孔,所述滑移孔内固定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靠近沉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凹点相适配卡接的球珠,且所属球珠与所述滑移孔滑动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调节旋钮嵌于沉槽内时,球珠卡嵌在凹点内,有利于防止因风量过大导致调节阀片转动,从而使得调节装置失效;当扭转调节旋钮时,球珠被凹点的侧壁边缘挤压,与球珠相连接的弹性件因受到压力而被压缩,球珠从而滑移进入小孔内部;如此设置,有利于扭转调节旋钮时避免球珠与凹点卡紧而导致难以扭转调节旋钮。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靠近调节阀片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卡接部,所述调节阀片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弹性卡接部相适配卡接的卡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技术人员安装连接调节阀片与调节杆时,可将弹性卡接部插入卡口中,弹性卡接部利用自身的弹性恢复力将调节杆与卡口卡紧;当需要拆卸调节阀片与调节杆时,可将弹性卡接部向被压缩方向挤压,从而将调节杆推出卡口;如此设置,有利于简化技术人员拆装调节阀片与调节杆时的操作。进一步的,所述主路管与分路管的敞口处设置有用于与风管相接的连接部,连接部上设置有固定卡槽与固定卡环,所述固定卡环靠近固定卡槽的一侧壁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穿设于所述固定卡槽中,且向远离固定卡槽的方向延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主路管与分路管和带有槽条的风管连接时,风管的出风端插入主路管与分路管的连接部,同时,将固定卡环与固定卡槽通过卡块相连接,卡块穿过固定卡槽,并嵌入风管上的槽条中;如此设置,有利于使得通风管本体与风管连接更加紧密,风管不易从连接部滑脱,且有利于简化技术人员连接风管与通风管本体时的操作。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调节杆带动通风管本体内调节阀片的转动,使通风管本体内的通风截面积改变,从而能够灵活调节送风量的大小;2.通过在主路管与分流管的连接处设置分流筋条,有利于避免气流从主路管分流至分路管时产生湍流,减少了气流在输送过程中的能量损失;3.通过在主路管与分路管的连接部设置固定卡槽与固定卡环,有利于通风管本体与风管连接时更加稳固,避免风管从连接处滑脱。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通风管本体的径向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通风管本体的轴向剖面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调节阀片的放大示意图。附图说明:1、通风管本体;11、主路管;12、分路管;2、风管;3、槽条;4、连接部;5、固定卡环;6、调节旋钮;7、槽孔;8、沉槽;9、指示杆;10、刻度盘;13、卡块;14、调节阀片;15、弹性卡接部;151、弹性牙片;16、固定卡槽;17、卡口;18、分流筋条;19、调节杆;20、凹槽;21、调节孔;22、滑移孔;23、弹性件;24、球珠;25、引流脊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可调节风量三通管,包括呈“r”形的通风管本体1,通风管本体1包括呈圆柱状的主路管11与呈弧形的分路管12,主路管11与分路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风量三通管,包括通风管本体(1),所述通风管本体(1)包括主路管(11)与分路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路管(11)与分路管(12)上贯穿设置有多个调节孔(21),所述调节孔(21)穿设有调节杆(19),所述调节杆(19)连接设置有调节阀片(14),所述调节阀片(14)设置于主路管(11)与分路管(12)内部,且所述调节杆(19)带动调节阀片(14)转动设置在主路管(11)与分路管(12)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风量三通管,包括通风管本体(1),所述通风管本体(1)包括主路管(11)与分路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路管(11)与分路管(12)上贯穿设置有多个调节孔(21),所述调节孔(21)穿设有调节杆(19),所述调节杆(19)连接设置有调节阀片(14),所述调节阀片(14)设置于主路管(11)与分路管(12)内部,且所述调节杆(19)带动调节阀片(14)转动设置在主路管(11)与分路管(12)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风量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路管(11)与分路管(12)连接处内部设置有分流筋条(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风量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片(14)的侧壁上设置有引流脊条(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风量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9)远离调节阀片(14)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旋钮(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风量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旋钮(6)远离调节杆(19)的一端开设有槽孔(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风量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旋钮(6)外侧壁上设置有指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云龙周仁智谢锋徐巍
申请(专利权)人:链风环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