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安全阀的马达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435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内置安全阀的马达泵,涉及泵类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包括马达1和安装其上、由底座2、泵芯组件、上盖13依次叠装而成的泵体,在所述上盖13的上端分别设置有进液管14和出液管18,所述出液管18的孔轴线与马达1的轴线平行;所述进液管14的孔轴线与出液管18的轴线垂直;在所述进液管14的内孔中还设置有由密封头15、密封弹簧17和密封孔塞16构成的安全组件;具有产品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等特点,可与洗涤、挂烫、食品加工电器配套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安全阀的马达泵
本技术涉及泵类设备制造
,特别是一种内置安全阀的马达泵。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洗涤行业、蒸汽挂烫行业和饮食加工行业以及居家生活等诸多行业所用的电器中应用了隔膜直流马达水泵,这种泵虽然有较多的优点,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当出口封堵或背压很高时,马达泵处于堵转状态工作,温升较高,既缩短电机寿命,还会导致的管路破损,马达内橡胶件(膜片)损坏漏水,从而引起漏电及安全事故。因此,目前市场上大都采用马达泵外接安全阀来避免事故发生。由于外接安全阀需足够的空间并需要额外的管路、线路、控制系统等辅助器材,因而,导致成本高、且结构复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1222359.3)公开的“一种多工作腔隔膜泵的泵体结构”,包括带有若干组工作腔的泵体,泵体内设有与进水管道连通的低压腔和与出水管道连通的高压腔,泵体的外侧螺栓连接有泵盖,工作腔均开设有使液体从进水腔进入工作腔吸水口和使液体从工作腔进入出水腔的压水口,所述吸水口位于工作腔中部,压水口位于工作腔外沿,吸水口和压水口分别设有单向阀芯和小弹簧。本技术阀芯易于开启和闭合,可用于加压粉剂液体,不宜堵塞;泵体结构大大简化,生产制造成本低;易于排气,压力稳定。另一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1749108.0)公开的“一种阀门、隔膜泵及洗手机”,所述阀门包括分别设有流体输送通道的第一阀体、阀片、第二阀体和连接件,所述流体输送通道包括气体吸入通道、气体排出通道、液体吸入通道和液体排出通道,所述阀片上设有吸入弹片、排出弹片和第一单向阀,所述吸入弹片和排出弹片分别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气体吸入和排出通道的通断,所述第一单向阀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液体吸入通道的通断,所述第二阀体上设有液体输出口,所述液体输出口上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能够控制所述液体输出口打开或闭合,该技术所述的阀门、隔膜泵及洗手机出液顺畅,闭合快速、严密,可有效避免回流、重新启动后的第一次使用时出泡不够多,不够绵密的问题。还有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0410843.2)公开的“一种隔膜泵”,包括动力部件和偏心组件,动力部件的输出端连接偏心组件,还包括前端盖、进出液隔板、阀座和隔膜压板,前端盖、进出液隔板、阀座和隔膜压板依次固定连接,阀座内设置有隔膜腔,阀座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置有入口单向阀和出口单向阀,入口单向阀、出口单向阀分别覆盖隔膜腔的入口端和出口端,隔膜压板内套接有隔膜,隔膜正对入口单向阀,偏心组件上固定有隔膜支撑块;该技术隔膜泵在阀座的内侧、外侧分别设置入口单向阀和出口单向阀,入口单向阀的覆盖处设置进液孔,出口单向阀的覆盖处设置出液孔,出液孔位于进液孔的外围,方便隔膜腔内空气及液体的流出,减少液体的浪费,同时保证隔膜泵的流量稳定性及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产品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的马达泵。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内置安全阀的马达泵:包括马达1和安装其上、由底座2、泵芯组件、上盖13依次叠装而成的泵体,在所述上盖13的上端分别设置有进液管14和出液管18,所述出液管18的孔轴线与马达1的轴线平行;所述进液管14的孔轴线与出液管18的轴线垂直。所述进液管14的内孔连通泵芯组件的进液部位,在其内孔中还设置有由密封头15、密封弹簧17和密封孔塞16构成的安全组件;在所述进液管14内孔的底部和进液端部分别设置有凹曲面状台阶37和凹形环槽38,且所述凹曲面状台阶37的中心通过孔连通出液管18的内孔,所述密封头15的球形部抵住凹曲面状台阶37;所述密封孔塞16的中间开有通孔,其上端周边设置的凸环镶嵌在凹形环槽38中;所述密封弹簧17呈倒宝塔状,其小端套装在密封头15的销轴部,其大端抵住密封孔塞16的下端面。所述泵芯组件包括曲柄4、曲柄轴6、连杆7、膜片支架8、膜片9、小伞形阀10、阀支架11和大伞形阀12;所述底座2安装在马达1的输出端,所述马达1的输出轴端安装曲柄4;在所述曲柄4的偏心处开有的、向中心轴线方向倾斜的斜孔21中安装有曲柄轴6,所述曲柄轴6的另一端插装在连杆7中间的轴筒22上的轴孔25中;所述膜片支架8安装在连杆7的顶端,其上开有二个以上的膜泡孔26,所述膜片9上设置有二个以上的膜泡28、并分别穿装于膜泡孔26中,且膜泡28上端的膜泡轴27分别穿装分布于连杆7顶端的、二块以上的连杆翅片23的翅片轴孔24中;所述小伞形阀10包括伞面和伞柄30,其伞面抵住膜片9的膜泡28端面的膜泡口29,其伞柄30穿装在阀支架11上的伞柄套31中间的伞柄孔32中;所述大伞形阀12的伞面中间开有与阀支架11背面中间的凸块34配合的凹槽,其背面设置有二条以上的伞筋条,且所述伞筋条的交汇部位形成伞筋凸台36;所述大伞形阀12安装在阀支架11与上盖13之间,其伞面反罩在阀支架11中间的挤压槽孔35的边缘。在所述曲柄4的斜孔21的底部与曲柄轴6的端部之间,还设置有钢球5。本技术的内置安全阀的马达泵,由于将马达泵上盖的进液管与出液管呈垂直设置,且将进液管与出液管连通、并在两者之间设置有能够起到安全阀作用的安全组件,因而,与现有技术相比,既减少了因需要外接安全装置所需要的额外零部件,降低了成本,节约了安装空间;同时,还可在出口封堵或背压很高时,通过出液管与进液管之间的安全组件将过高的出口压力向进口泄压,从而避免马达泵处于堵转状态工作而导致温升较高,缩短电机寿命;此外,还可避免因出口压力过高而导致的管路破损,进而使得泵芯组件内的橡胶件(膜片)损坏漏水,引起漏电及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整体提高了产品寿命及安全等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曲柄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连杆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膜片支架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膜片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小伞形阀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阀支架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大伞形阀的立体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上盖的主剖视示意图。图中:1是马达,2是底座,3是底座安装螺钉,4是曲柄,5是钢球,6是曲柄轴,7是连杆,8是膜片支架,9是膜片,10是小伞形阀,11是阀支架,12是大伞形阀,13是上盖,14是进液管,15是密封头,16是密封孔塞,17是密封弹簧,18是出液管,19是上盖安装螺钉,20是曲柄轴孔,21是斜孔,22是轴筒,23是连杆翅片,24是翅片轴孔,25是连杆轴孔,26是膜泡孔,27是膜泡轴,28是膜泡,29是膜泡口,30是伞柄,31是伞柄套,32是伞柄孔,33是泵液槽,34是凸块,35是挤压槽孔,36是伞筋凸台,37是曲面状台阶,38是凹形环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的说明是采用例举的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应局限于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安全阀的马达泵,包括马达(1)和安装其上、由底座(2)、泵芯组件、上盖(13)依次叠装而成的泵体,在所述上盖(13)的上端分别设置有进液管(14)和出液管(18),所述出液管(18)的孔轴线与马达(1)的轴线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14)的孔轴线与出液管(18)的轴线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安全阀的马达泵,包括马达(1)和安装其上、由底座(2)、泵芯组件、上盖(13)依次叠装而成的泵体,在所述上盖(13)的上端分别设置有进液管(14)和出液管(18),所述出液管(18)的孔轴线与马达(1)的轴线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14)的孔轴线与出液管(18)的轴线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置安全阀的马达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14)的内孔连通泵芯组件的进液部位,在其内孔中还设置有由密封头(15)、密封弹簧(17)和密封孔塞(16)构成的安全组件;在所述进液管(14)内孔的底部和进液端部分别设置有凹曲面状台阶(37)和凹形环槽(38),且所述凹曲面状台阶(37)的中心通过孔连通出液管(18)的内孔,所述密封头(15)的球形部抵住凹曲面状台阶(37);所述密封孔塞(16)的中间开有通孔,其上端周边设置的凸环镶嵌在凹形环槽(38)中;所述密封弹簧(17)呈倒宝塔状,其小端套装在密封头(15)的销轴部,其大端抵住密封孔塞(16)的下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内置安全阀的马达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芯组件包括曲柄(4)、曲柄轴(6)、连杆(7)、膜片支架(8)、膜片(9)、小伞形阀(10)、阀支架(11)和大伞形阀(1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鹏举伍双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力尔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