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施工用防护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219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利施工用防护坡,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其包括防护坡本体,所述防护坡本体的倾斜面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植被框体,所述植被框体内填充有植被种植层,每个所述植被框体的四角均设置有定位螺栓,所述防护坡本体上开设有供定位螺栓插设的螺纹孔,所述防护坡本体上且位于植被框体的上方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吊钩和吊绳,所述吊绳的一端设置有吊环,所述吊环挂设在吊钩上,所述吊绳的另一端设置有安全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在工作人员清理护坡斜面时进行防护以提高安全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施工用防护坡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施工用防护坡。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一些斜坡进行防护。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1003169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其技术方案的要点在于:包括用于支撑的墙体、用于连接的混凝土连接体、用于防护泥土流失的防护板和用于提供养分的基层土,所述墙体的一侧浇注连接有混凝土连接体,所述混凝土连接体的另一端连接有矩形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远离延伸框的一端内侧固定有植被框;组装该护坡的时候,防护板底部的延伸框直接完成的镶嵌在基层土内侧,增加与基层土之间的接触面积,防护板之间嵌合,相互搭建,相互扣合,安装简洁方便,增加施工效率,使连接稳定,增加受冲击的力度,同时防护板自身形成植被培养装置,相互独立,利用渗水孔也相互影响,增加植被抓附土壤的力度和护坡的力度,减少土壤的流失。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护坡常年受雨水冲刷,护坡斜面上很容易粘附大量的青苔等物质以及从河面漂出的垃圾,工作人员对护坡斜面进行清理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坠落而产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施工用防护坡,具有便于在工作人员清理护坡斜面时进行防护以提高安全性的优点。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利施工用防护坡,包括防护坡本体,所述防护坡本体的倾斜面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植被框体,所述植被框体内填充有植被种植层,每个所述植被框体的四角均设置有定位螺栓,所述防护坡本体上开设有供定位螺栓插设的螺纹孔,所述防护坡本体上且位于植被框体的上方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吊钩和吊绳,所述吊绳的一端设置有吊环,所述吊环挂设在吊钩上,所述吊绳的另一端设置有安全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先将吊环挂设在吊钩上,再安全带捆扎在身上,然后手握吊绳从防护坡本体的顶部向下走至防护坡本体的底部,对防护坡本体的倾斜面上的杂物进行清理,通过设置防护组件对工作人员进行防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工作人员对防护坡本体的倾斜面进行清理时发生坠落而产生安全事故,进而提高安全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坡本体上且位于倾斜面的顶部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支撑杆,所述吊钩远离吊绳的一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内开设有安装孔并套设在支撑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防护坡本体上开设安装槽,并在安装槽内设置支撑杆,将吊钩上的滑块滑动套设在支撑杆上,当工作人员在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在防护坡本体的倾斜面上行走时,吊绳带动滑块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增大防护组件的防护范围。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坡本体上且位于安装槽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开口处铰接设置有封堵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防护坡本体上开设放置槽,并在放置槽的开口处铰接设置封堵板,以便于对使用后的防护组件进行收纳。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堵板的侧边上设置有密封垫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封堵板的侧边上设置密封垫片,使封堵板盖合更为严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雨水从封堵板与放置槽之间的间隙进入放置槽内,将防护组件打湿。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全带包括带体和扣件,所述扣件固定设置在带体的一端,所述扣件上设置有插杆,所述带体远离扣件的一端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供插杆插设的插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将安全带戴在身上,然后将带体远离扣件的一端穿入扣件内,调整安全带的长度后将扣件上的插杆插设在带体上的插孔内,即完成佩戴,从而对工作人员进行防护。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带体上还设置有肩带,所述肩带为伸缩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带体上的肩带戴在肩上,以提高对工作人员的防护效果。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坡本体上且位于植被框体的一侧设置有人行阶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防护坡本体上设置人行阶梯,工作人员沿人行阶梯行走到指定位置,然后再走到防护坡本体的倾斜面上,对杂物进行清理,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方便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坡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防护栏,所述防护栏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人行阶梯相连通,所述防护栏上且位于人行开口的一侧铰接设置有防护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防护坡本体的顶部设置防护栏,对行人起到防护与警示作用,从而避免行人发生摔落,通过在防护栏上设置防护门,以便于工作人员进入防护坡本体的倾斜面上。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防护坡本体上设置防护组件,对清理防护坡本体的倾斜面的工作人员进行防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工作人员对防护坡本体的倾斜面进行清理时发生坠落而产生安全事故,进而提高安全性。2、本技术通过在防护坡本体上开设安装槽,并在安装槽内设置支撑杆,将吊钩上的滑块滑动套设在支撑杆上,当工作人员在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在防护坡本体的倾斜面上行走时,吊绳带动滑块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增大防护组件的防护范围。3、本技术通过在防护坡本体上开设放置槽,并在放置槽的开口处铰接设置封堵板,以便于对使用后的防护组件进行收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放大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安全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护坡本体;11、安装槽;12、支撑杆;13、放置槽;14、封堵板;141、密封垫片;15、人行阶梯;16、防护栏;161、防护门;2、植被框体;21、植被种植层;22、定位螺栓;3、防护组件;31、吊钩;311、滑块;32、吊绳;321、吊环;33、安全带;331、带体;3311、插孔;332、扣件;3321、插杆;333、肩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水利施工用防护坡,包括防护坡本体1,防护坡本体1的倾斜面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植被框体2,植被框体2内填充有植被种植层21,将绿色植物种植在植被种植层21内,每个植被框体2的四角均设置有定位螺栓22,防护坡本体1上开设有供定位螺栓22插设的螺纹孔,将每个植被框体2单独安装在防护坡本体1上,使植被框体2相互之间不受影响,从而使整体结构更为稳定。如图1所示,防护坡本体1上且位于植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施工用防护坡,包括防护坡本体(1),所述防护坡本体(1)的倾斜面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植被框体(2),所述植被框体(2)内填充有植被种植层(21),每个所述植被框体(2)的四角均设置有定位螺栓(22),所述防护坡本体(1)上开设有供定位螺栓(22)插设的螺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坡本体(1)上且位于植被框体(2)的上方设置有防护组件(3),所述防护组件(3)包括吊钩(31)和吊绳(32),所述吊绳(32)的一端设置有吊环(321),所述吊环(321)挂设在吊钩(31)上,所述吊绳(32)的另一端设置有安全带(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施工用防护坡,包括防护坡本体(1),所述防护坡本体(1)的倾斜面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植被框体(2),所述植被框体(2)内填充有植被种植层(21),每个所述植被框体(2)的四角均设置有定位螺栓(22),所述防护坡本体(1)上开设有供定位螺栓(22)插设的螺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坡本体(1)上且位于植被框体(2)的上方设置有防护组件(3),所述防护组件(3)包括吊钩(31)和吊绳(32),所述吊绳(32)的一端设置有吊环(321),所述吊环(321)挂设在吊钩(31)上,所述吊绳(32)的另一端设置有安全带(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施工用防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坡本体(1)上且位于倾斜面的顶部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内设置有支撑杆(12),所述吊钩(31)远离吊绳(32)的一端设置有滑块(311),所述滑块(311)内开设有安装孔并套设在支撑杆(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施工用防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坡本体(1)上且位于安装槽(11)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13),所述放置槽(13)的开口处铰接设置有封堵板(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小云李红梅秦凤蒲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