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尾状防撞型公路护栏端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21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2
一种鱼尾状防撞型公路护栏端头结构,属于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公路护栏端头结构设计不合理,承受撞击力性能差的问题。它采用的护栏端头是由鱼尾状端头体连接双曲线圆弧波形渐变式过渡板体由模具一次性模压成的一个整片体的防撞型公路护栏端头,在双曲线圆弧波形渐变式过渡板体上分别制有数个端头连接立柱的第一扁圆形通孔和数个端头连接防撞护栏的第二扁圆形通孔,并在第一扁圆形通孔分别穿连固定有立柱螺丝和端头连接防撞护栏的第二扁圆形通孔内均分别穿连固定有护栏螺丝,双曲线圆弧波形渐变式过渡板体通过立柱螺丝固定连接Z型护栏立柱和由数个护栏螺丝固定连接防撞护栏本体。其结构新型实用,适用于配装各型公路护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尾状防撞型公路护栏端头结构
本技术属于公路交通安全设施
中一种公路护栏。
技术介绍
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日益发展和技术进步,对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中公路护栏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公路护栏作为公路重要的交通安全设施,直接关联到公路交通安全运行。在公知技术中,现有的公路护栏主要是护栏本体、护栏立柱、护栏端头组成的刚性护栏及其护栏端头,但受其构造所限,尤其是护栏端头为等径弧弯截面构造,其结构设计不合理,承受撞击力的性能较差,在实际应用中一旦事故车辆撞击刚性护栏端头后,由于速度及车辆自身的重力惯性,就能直接穿透护栏端头弧弯部分而插入车辆内部,以至造成车辆侧翻和乘员伤害,给实际应用带来不便。因此,为适应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发展和进步,有必要进一步改进和研发防撞缓冲性强的新型公路护栏端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公路护栏端头结构设计不合理,承受撞击力性能差的问题。本技术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型实用,安装简易,造价低,具有较好的防撞缓冲能力,使用方便的新式结构公路护栏端头结构。本技术和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尾状防撞型公路护栏端头结构,它包括:防撞护栏本体、护栏立柱、护栏端头,所述护栏立柱是Z型护栏立柱,护栏端头是由鱼尾状端头体连接双曲线圆弧波形渐变式过渡板体由模具一次性模压成为一个整片体的防撞型公路护栏端头,在双曲线圆弧波形渐变式过渡板体上分别制有数个端头连接立柱的第一扁圆形通孔和数个端头连接防撞护栏的第二扁圆形通孔,并在端头连接立柱的第一扁圆形通孔分别穿连固定有立柱螺丝和端头连接防撞护栏的第二扁圆形通孔内均分别穿连固定有护栏螺丝,双曲线圆弧波形渐变式过渡板体通过立柱螺丝固定连接Z型护栏立柱和由数个护栏螺丝固定连接防撞护栏本体。上述的一种鱼尾状防撞型公路护栏端头结构,所述双曲线圆弧波形渐变式过渡板体是由双曲线圆弧波形主板体两侧联体连接有翼板所组成,两侧的翼板均与双曲线圆弧波形主板体连接的外张倾斜角为8-11°角,即两侧的翼板相互间的夹角是外张倾斜角的2倍。上述的一种鱼尾状防撞型公路护栏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尾状端头体是联体接连双曲线圆弧波形渐变式过渡板体的端头体自顶头部起至后尾部厚度是渐变过渡的渐开线状弧形体结构的鱼尾状端头体。本技术使用时,按照设计要求,将本新型的公路护栏端头配装于防撞护栏本体后,根据实际需要装设到公路两侧,所述Z型护栏立柱底部与公路连接固定。所述公路护栏端头改进了原有护栏端头易插入车体甚至造成侧翻的构造缺陷,它是采用的自端头体顶头部起至后尾部厚度渐变过渡的渐开线状弧形体结构,能够最大限度的防止车辆的伤害程度,在实际应用中,当车辆失控碰撞时,护栏端头部分首先逐渐变形增大和事故车辆的接触面积,变形后能有效地阻止了防撞护栏不会穿透端头的厚度渐变过渡的渐开线状弧形体结构部分,且护栏端头由模具一次性模压成的一个整片体的防撞型公路护栏端头,其护栏端头表面既美观又能保证防护强度,从而能达到保护车辆和公路护栏之目的。由于本技术设计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公路护栏端头结构设计不合理,承受撞击力性能差的问题。亦经过试验试用结果表明,它具有结构新型实用,安装简易,造价低,具有较好的防撞缓冲能力,实际使用方便等优点,适用于配装各型公路护栏。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所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实施例的A-A向放大剖视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为:1双曲线圆弧波形渐变式过渡板体;101双曲线圆弧波形主板体;102翼板;2端头连接立柱的第一扁圆形通孔;3鱼尾状端头体;4端头连接防撞护栏的第二扁圆形通孔;5防撞护栏;6Z型护栏立柱;7立柱螺丝;8护栏螺丝;9防撞护栏位于道路的侧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防撞护栏本体5、护栏端头、Z型护栏立柱6,护栏端头是由鱼尾状端头体3连接双曲线圆弧波形渐变式过渡板体1由模具一次性模压成为一个整片体的防撞型公路护栏端头,在双曲线圆弧波形渐变式过渡板体1上分别制有1个端头连接立柱的第一扁圆形通孔2和8个端头连接防撞护栏的第二扁圆形通孔4,并在端头连接立柱的第一扁圆形通孔2内均分别穿连固定有立柱螺丝7和端头连接防撞护栏的第二扁圆形通孔4内均分别穿连固定有护栏螺丝8,双曲线圆弧波形渐变式过渡板体1通过立柱螺丝7固定连接Z型护栏立柱6和由护栏螺丝8固定连接防撞护栏本体5。进一步地,参见附图1-图3,本实施例所述双曲线圆弧波形渐变式过渡板体1是由双曲线圆弧波形主板体101两侧联体连接有翼板102所组成,两侧的翼板102均与双曲线圆弧波形主板体101连接的外张倾斜角a为10°角,即两侧的翼板102相互间的夹角b是20°角。再进一步地,参阅附图1-图2,本实施例所述鱼尾状端头体3是联体接连双曲线圆弧波形渐变式过渡板体1的端头体自顶头部起至后尾部厚度是渐变过渡的渐开线状弧形体结构的鱼尾状端头体。具体地,如附图2所示,在实际安装使用时,本新型鱼尾状防撞型公路护栏端头结构所述防撞护栏位于道路的侧面9、即渐开线状弧形体结构的鱼尾状端头体3的外拱面朝向公路。上述仅仅是其中的一种实施例,在此基础上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不付出创造性劳动而添加部件和局部改进所派生的其它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均在本技术专利所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尾状防撞型公路护栏端头结构,它包括防撞护栏本体(5)、护栏立柱、护栏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立柱是Z型护栏立柱(6),护栏端头是由鱼尾状端头体(3)连接双曲线圆弧波形渐变式过渡板体(1)由模具一次性模压成为一个整片体的防撞型公路护栏端头,在双曲线圆弧波形渐变式过渡板体(1)上分别制有数个端头连接立柱的第一扁圆形通孔(2)和数个端头连接防撞护栏的第二扁圆形通孔(4),并在端头连接立柱的第一扁圆形通孔(2)内均分别穿连固定有立柱螺丝(7)和端头连接防撞护栏的第二扁圆形通孔(4)内均分别穿连固定有护栏螺丝(8),双曲线圆弧波形渐变式过渡板体(1)通过立柱螺丝(7)固定连接Z型护栏立柱(6)和由护栏螺丝(8)固定连接防撞护栏本体(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尾状防撞型公路护栏端头结构,它包括防撞护栏本体(5)、护栏立柱、护栏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立柱是Z型护栏立柱(6),护栏端头是由鱼尾状端头体(3)连接双曲线圆弧波形渐变式过渡板体(1)由模具一次性模压成为一个整片体的防撞型公路护栏端头,在双曲线圆弧波形渐变式过渡板体(1)上分别制有数个端头连接立柱的第一扁圆形通孔(2)和数个端头连接防撞护栏的第二扁圆形通孔(4),并在端头连接立柱的第一扁圆形通孔(2)内均分别穿连固定有立柱螺丝(7)和端头连接防撞护栏的第二扁圆形通孔(4)内均分别穿连固定有护栏螺丝(8),双曲线圆弧波形渐变式过渡板体(1)通过立柱螺丝(7)固定连接Z型护栏立柱(6)和由护栏螺丝(8)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民崔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友发瑞达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