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的分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141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静电的分毛机,包括外壳、伺服电机、进料管、进风管和底罩;外壳:所述外壳上表面的边缘位置设有喷水组件;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外壳的中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延伸至外壳内腔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内侧端设有分理组件,所述外壳内侧面中部设有与分理组件对应的离子风枪;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安装在外壳上端面的轴孔内,所述进料管的下端径向分布有出料管;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安装在外壳下端面的轴孔内,所述进风管的上端贯穿至出料管的内腔,本防静电的分毛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分毛时可有效消除静电,保证羽绒的分毛效果,提高加工的品质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静电的分毛机
本技术涉及羽绒加工
,具体为一种防静电的分毛机。
技术介绍
羽绒是“羽”和“绒”的混合物。羽就是毛片,在羽绒中起支撑作用,能让羽绒迅速回弹;而绒就是绒朵,是羽绒的本体与价值所在。绒朵是立体球状,由一个绒核和放射出的许多绒丝组成的朵状结构,类似于蒲公英。绒丝是由成千上万微小的鳞片叠加而成,每个鳞片都是中空的。每一根绒丝上都有很多的菱节,这些菱节中饱含着不流动的空气。同时,绒丝之间和绒朵之间也会固定大量的空气,羽绒在加工时需要进行分毛,但分毛时羽绒容易摩擦产生静电,影响分离的效果和质量,使用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防静电的分毛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分毛时可有效消除静电,保证羽绒的分毛效果,提高加工的品质和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静电的分毛机,包括外壳、伺服电机、进料管、进风管和底罩;外壳:所述外壳上表面的边缘位置设有喷水组件;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外壳的中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延伸至外壳内腔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内侧端设有分理组件,所述外壳内侧面中部设有与分理组件对应的离子风枪;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安装在外壳上端面的轴孔内,所述进料管的下端径向分布有出料管;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安装在外壳下端面的轴孔内,所述进风管的上端贯穿至出料管的内腔,所述进风管的上端侧面设有与出料管一一对应的出风管,所述进风管的上端面固定有导流板,所述进风管的下端设有鼓风机;底罩:所述底罩设在外壳下端右侧,且两者内腔相通,所述底罩的上端设有隔离组件;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支腿和舱门,所述控制开关安装在外壳的外侧面,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伺服电机、离子风枪和鼓风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支腿分布在外壳的下端,所述外壳下端右侧设有舱门。进一步的,所述喷水组件包括喷头、进水管和水泵,所述喷头分布在外壳的内腔上表面,所述喷头的进口与进水管侧面的接口相连,水泵设在进水管的中部,且水泵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喷水组件将羽绒打湿,减少静电的产生。进一步的,所述分理组件包括网板、拨辊和挡板,所述网板固定在转轴的内侧端,网板的内侧面均匀分布有拨辊,所述网板外侧面边缘固定有挡板,分理组件对羽绒进行分拨,避免粘接。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组件包括固定架和隔网,所述固定架固定在隔网的右端下侧,固定架通过螺栓与舱门下侧的外壳固定,隔离组件能够将羽绒内的粉尘和残渣分离出来。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为圆锥状,且与进料管和进风管的轴线重合,导流板的边缘位置延伸至出风管内,通过导流板对气流进行导向,避免气流上升进入到进料管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防静电的分毛机,具有以下好处:1、结构简单,加工效率高,通过对进入的羽绒进行鼓风,配合可旋转的拨辊将羽绒打散,避免羽绒的粘接,从而利用羽绒不同位置的比重不同进行分毛,可连续进行加工,使用方便;2、通过喷水组件向羽绒喷入雾化的水珠,能够有效避免分毛过程中羽绒摩擦带静电,侧面设有离子风枪,进一步对产生的静电进行消除,保证加工的质量;3、底部设有隔离组件,能够将分毛后杂质进行隔离,降低操作的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外壳、2喷水组件、201喷头、202进水管、203水泵、3伺服电机、4转轴、5分理组件、501网板、502拨辊、503挡板、6离子风枪、7进料管、8出料管、9隔离组件、901固定架、902隔网、10进风管、11出风管、12导流板、13鼓风机、14底罩、15控制开关、16支腿、17舱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静电的分毛机,包括外壳1、伺服电机3、进料管7、进风管10和底罩14;外壳1:外壳1上表面的边缘位置设有喷水组件2,喷水组件2包括喷头201、进水管202和水泵203,喷头201分布在外壳1的内腔上表面,喷头201的进口与进水管202侧面的接口相连,水泵203设在进水管202的中部,且水泵203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15的输出端电连接;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安装在外壳1的中部,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延伸至外壳1内腔的转轴4,转轴4的内侧端设有分理组件5,外壳1内侧面中部设有与分理组件5对应的离子风枪6;通过喷水组件2向羽绒喷入雾化的水珠,能够有效避免分毛过程中羽绒摩擦带静电,侧面设有离子风枪6,进一步对产生的静电进行消除,保证加工的质量;分理组件5包括网板501、拨辊502和挡板503,网板501固定在转轴4的内侧端,网板501的内侧面均匀分布有拨辊502,网板501外侧面边缘固定有挡板503;进料管7:进料管7安装在外壳1上端面的轴孔内,进料管7的下端径向分布有出料管8;进风管10:进风管10安装在外壳1下端面的轴孔内,进风管10的上端贯穿至出料管8的内腔,进风管10的上端侧面设有与出料管8一一对应的出风管11,进风管10的上端面固定有导流板12,进风管10的下端设有鼓风机13,导流板12为圆锥状,且与进料管7和进风管10的轴线重合,导流板12的边缘位置延伸至出风管11内;底罩14:底罩14设在外壳1下端右侧,且两者内腔相通,底罩14的上端设有隔离组件9,隔离组件9包括固定架901和隔网902,固定架901固定在隔网902的右端下侧,固定架901通过螺栓与舱门17下侧的外壳1固定,底部设有隔离组件9,能够将分毛后杂质进行隔离,降低操作的难度;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15、支腿16和舱门17,控制开关15安装在外壳1的外侧面,控制开关15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开关15的输出端分别与伺服电机3、离子风枪6和鼓风机13的输入端电连接,支腿16分布在外壳1的下端,外壳1下端右侧设有舱门17,控制开关15设有与水泵203、伺服电机3、离子风枪6和鼓风机13分别对应的控制按钮。结构简单,加工效率高,通过对进入的羽绒进行鼓风,配合可旋转的拨辊502将羽绒打散,避免羽绒的粘接,从而利用羽绒不同位置的比重不同进行分毛,可连续进行加工,使用方便。在使用时:进水管202的进口端与外部水管连接,打开控制开关15使水泵203、伺服电机3、离子风枪6和鼓风机13工作,气流经过鼓风机13、进风管10后,从出风管11水平进入到出料管8,并从出料管8向外排出,待分离的羽绒经过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静电的分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伺服电机(3)、进料管(7)、进风管(10)和底罩(14);/n外壳(1):所述外壳(1)上表面的边缘位置设有喷水组件(2);/n伺服电机(3):所述伺服电机(3)安装在外壳(1)的中部,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延伸至外壳(1)内腔的转轴(4),所述转轴(4)的内侧端设有分理组件(5),所述外壳(1)内侧面中部设有与分理组件(5)对应的离子风枪(6);/n进料管(7):所述进料管(7)安装在外壳(1)上端面的轴孔内,所述进料管(7)的下端径向分布有出料管(8);/n进风管(10):所述进风管(10)安装在外壳(1)下端面的轴孔内,所述进风管(10)的上端贯穿至出料管(8)的内腔,所述进风管(10)的上端侧面设有与出料管(8)一一对应的出风管(11),所述进风管(10)的上端面固定有导流板(12),所述进风管(10)的下端设有鼓风机(13);/n底罩(14):所述底罩(14)设在外壳(1)下端右侧,且两者内腔相通,所述底罩(14)的上端设有隔离组件(9);/n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15)、支腿(16)和舱门(17),所述控制开关(15)安装在外壳(1)的外侧面,所述控制开关(15)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15)的输出端分别与伺服电机(3)、离子风枪(6)和鼓风机(13)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支腿(16)分布在外壳(1)的下端,所述外壳(1)下端右侧设有舱门(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的分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伺服电机(3)、进料管(7)、进风管(10)和底罩(14);
外壳(1):所述外壳(1)上表面的边缘位置设有喷水组件(2);
伺服电机(3):所述伺服电机(3)安装在外壳(1)的中部,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延伸至外壳(1)内腔的转轴(4),所述转轴(4)的内侧端设有分理组件(5),所述外壳(1)内侧面中部设有与分理组件(5)对应的离子风枪(6);
进料管(7):所述进料管(7)安装在外壳(1)上端面的轴孔内,所述进料管(7)的下端径向分布有出料管(8);
进风管(10):所述进风管(10)安装在外壳(1)下端面的轴孔内,所述进风管(10)的上端贯穿至出料管(8)的内腔,所述进风管(10)的上端侧面设有与出料管(8)一一对应的出风管(11),所述进风管(10)的上端面固定有导流板(12),所述进风管(10)的下端设有鼓风机(13);
底罩(14):所述底罩(14)设在外壳(1)下端右侧,且两者内腔相通,所述底罩(14)的上端设有隔离组件(9);
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15)、支腿(16)和舱门(17),所述控制开关(15)安装在外壳(1)的外侧面,所述控制开关(15)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15)的输出端分别与伺服电机(3)、离子风枪(6)和鼓风机(1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星羽绒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