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静电高附着力胶带基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09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静电高附着力胶带基膜,属于胶带技术领域,包括依次叠加的防静电层、纤维层、胶层和隔离膜;纤维层包括玻璃纤维层、聚酰胺纤维层、醋酸纤维层、粘胶纤维层和富强纤维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复合层,复合层中相邻两层之间设有纳米石墨涂层,防静电层的表层设有聚氨酯类涂层,纤维层和胶层之间设有高分子微孔膜,胶层为异丁橡胶系粘胶剂层或丙烯酸压敏胶层,胶层中分散有离子型线性高分子物质聚丙烯酰胺颗粒,防静电层为纳米聚氨酯防静电薄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基材采用多种纤维层复合以及在各纤维层之间设置纳米石墨涂层,同时在胶层中添加增粘剂,以达到防止静电产生以及提高附着力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静电高附着力胶带基膜
本技术涉及一种胶带,特别是涉及一种低静电高附着力胶带基膜,属于胶带

技术介绍
胶带是由基材和胶黏剂两部分组成,通过粘接使两个或多个不相连的物体连接在一起,通常基材多选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等,或者织物绒布泡棉类的,如果选用上述材料,在特殊情况下,会产生静电,尤其是静电敏感元器件的包装、运输等,以及无尘室内需要防止静电发生的地方,而且普通胶带的粘胶附着力较小,不能同时满足低静电高附着力的要求。因此需要一种防静电产品外部包装及无尘室使用的低静电高附着力的胶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低静电高附着力胶带基膜,基材采用多种纤维层复合以及在各纤维层之间设置纳米石墨涂层,同时在胶层中添加增粘剂,以达到防止静电产生以及提高附着力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低静电高附着力胶带基膜,包括依次叠加的防静电层、纤维层、胶层和隔离膜;所述纤维层包括玻璃纤维层、聚酰胺纤维层、醋酸纤维层、粘胶纤维层和富强纤维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复合层,所述复合层中相邻两层之间设有纳米石墨涂层,所述防静电层的表层设有聚氨酯类涂层,所述纤维层和所述胶层之间设有高分子微孔膜,所述胶层为异丁橡胶系粘胶剂层或丙烯酸压敏胶层,所述胶层中分散有离子型线性高分子物质聚丙烯酰胺颗粒。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防静电层为纳米聚氨酯防静电薄膜。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纤维层为玻璃纤维层、醋酸纤维层和富强纤维层的复合层。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纤维层为两层玻璃纤维层。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按照本技术的低静电高附着力胶带基膜,本技术提供的低静电高附着力胶带基膜,基材采用多种纤维层复合以及在各纤维层之间设置纳米石墨涂层,可以有效防止静电产生,同时在胶层中添加聚丙烯酰胺颗粒,可以提高附着力。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技术的低静电高附着力胶带基膜的实施例1的横截面示意图;图2为按照本技术的低静电高附着力胶带基膜的实施例2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为按照本技术的低静电高附着力胶带基膜的实施例3的横截面示意图。图中:1-纤维层,2-胶层,3-隔离膜,4-防静电层4,5-高分子微孔膜,11-玻璃纤维层,12-聚酰胺纤维层,13-醋酸纤维层,14-粘胶纤维层,15-富强纤维层,16-纳米石墨涂层,17-聚丙烯酰胺颗粒。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低静电高附着力胶带基膜,包括依次叠加的防静电层4、纤维层1、胶层2和隔离膜3;防静电层4为纳米聚氨酯防静电薄膜,可以有效防止静电,纤维层1由各种纤维复合而成,各种纤维层之间加设一层纳米石墨涂层16,增加韧性的同时能够有效防止静电产生,而在胶层2中增加增粘剂可以提高胶带附着力。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纤维层1包括玻璃纤维层11、聚酰胺纤维层12、醋酸纤维层13、粘胶纤维层14和富强纤维层15的复合层,复合层中相邻两层之间设有纳米石墨涂层16,增加韧性的同时能够有效防止静电产生。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防静电层4的表层设有聚氨酯类涂层6,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纤维层1和胶层2之间设有高分子微孔膜5,高分子微孔膜5为以聚四氟乙烯为基材的经过膨化拉伸后形成的具有微孔性的致密纤维膜,孔径在5.0纳米~1.0毫米之间,分布均匀,孔隙率大,增加纤维层1和胶层2的透气性和关联性。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胶层2为异丁橡胶系粘胶剂层,胶层2中分散有离子型线性高分子物质聚丙烯酰胺颗粒,可以有效提高粘性。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纤维层1为玻璃纤维层11、聚酰胺纤维层12、醋酸纤维层13、粘胶纤维层14和富强纤维层15的复合层。实施例2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纤维层1为玻璃纤维层11、醋酸纤维层13和富强纤维层15的复合层,胶层2为丙烯酸压敏胶层。实施例3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不同的是,纤维层1为两层玻璃纤维层11,胶层2为异丁橡胶系粘胶剂层的丙烯酸压敏胶层混合体。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按照本实施例的低静电高附着力胶带基膜,本实施例提供的低静电高附着力胶带基膜,纤维层中加设石墨涂层,纤维层上设置防静电层4,均可以有效防止静电产生,防静电层的表层设有防水效果聚氨酯类涂层6,胶层中增加聚丙烯酰胺颗粒,可以增加附着力。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静电高附着力胶带基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加的防静电层(4)、纤维层(1)、胶层(2)和隔离膜(3);所述纤维层(1)包括玻璃纤维层(11)、聚酰胺纤维层(12)、醋酸纤维层(13)、粘胶纤维层(14)和富强纤维层(15)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复合层,所述复合层中相邻两层之间设有纳米石墨涂层(16),所述防静电层(4)的表层设有聚氨酯类涂层(6),所述纤维层(1)和所述胶层(2)之间设有高分子微孔膜(5),所述胶层(2)为异丁橡胶系粘胶剂层或丙烯酸压敏胶层,所述胶层(2)中分散有离子型线性高分子物质聚丙烯酰胺颗粒。/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28 CN 20192182381011.一种低静电高附着力胶带基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加的防静电层(4)、纤维层(1)、胶层(2)和隔离膜(3);所述纤维层(1)包括玻璃纤维层(11)、聚酰胺纤维层(12)、醋酸纤维层(13)、粘胶纤维层(14)和富强纤维层(15)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复合层,所述复合层中相邻两层之间设有纳米石墨涂层(16),所述防静电层(4)的表层设有聚氨酯类涂层(6),所述纤维层(1)和所述胶层(2)之间设有高分子微孔膜(5),所述胶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素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丰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