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075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包括底座、脱水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和脱水机构均固定连接于底座的顶部,且驱动机构固定连接于脱水机构的一侧,所述脱水机构远离驱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进料腔,且进料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底座靠近脱水机构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槽内部设置有斜板,在水流量小的情况下也可以确保废水顺利流出水槽,电动滑轨驱动滑块横向移动,铲板沿斜板的顶部同步滑动,铲除斜板顶部所累积的污垢,避免对水流的导通造成影响,且污垢的清理过程便捷,便于操作,铲板沿斜板滑动的过程中,弹簧通过自身的弹性势能向下按压铲板,使铲板可以与斜板的顶部始终贴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技术介绍
目前,污泥脱水是指将流态的原生、浓缩或消化污泥脱除水分,转化为半固态或固态泥块的一种污泥处理方法。经过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可降低到百分之五十五至百分之八十,视污泥和沉渣的性质和脱水设备的效能而定。污泥的进一步脱水则称污泥干化,干化污泥的含水率低于百分之十。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800865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包括机架及叠螺式污泥脱水装置,所述机架包括底板及两侧与底板铰接的挡板。上述专利中的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存在以下不足:不便于清理废水的流动渠道,容易对水流造成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包括底座、脱水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和脱水机构均固定连接于底座的顶部,且驱动机构固定连接于脱水机构的一侧,所述脱水机构远离驱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进料腔,且进料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底座靠近脱水机构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槽,且水槽的内部倾斜固定有斜板,所述水槽两侧的顶部均焊接有支杆,且两个支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的底部焊接有插筒,所述插筒的底部插接有插杆,且插杆的顶部与插筒顶部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弹簧,所述插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铲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腔的底部焊接有吊杆,且吊杆的底部焊接有分水板,分水板位于电动滑轨的正上方。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螺旋轴,且螺旋轴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进料腔的内壁。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脱水机构远离进料腔一侧的底部设置有下料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靠近下料板一侧的顶部设置有下料槽,底座的顶部焊接有隔板,水槽和下料槽分别位于隔板的两侧。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板靠近下料槽一侧的底部嵌接有永磁体,且下料槽采用钢质材料,下料槽的一侧与永磁体相贴合。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靠近下料槽一侧的顶部开设有横槽,且横槽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辊筒,辊筒的顶部与下料槽底部的外壁相接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斜板、弹簧、铲板和电动滑轨,水槽内部设置有斜板,在水流量小的情况下也可以确保废水顺利流出水槽,电动滑轨驱动滑块横向移动,铲板沿斜板的顶部同步滑动,铲除斜板顶部所累积的污垢,避免对水流的导通造成影响,且污垢的清理过程便捷,便于操作,铲板沿斜板滑动的过程中,弹簧通过自身的弹性势能向下按压铲板,使铲板可以与斜板的顶部始终贴合;2.通过设置分水板,分水板位于电动滑轨的正上方,引导废水朝电动滑轨的两侧流动,避免电动滑轨受到侵蚀;3.通过设置辊筒和永磁体,辊筒将下料槽与底座之间的滑动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降低下料槽受到的磨损,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且可以使移动下料槽的过程更加顺畅,永磁体可以对下料槽进行吸附定位。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的分水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的铲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的底座局部剖视图。图中:1脱水机构、2螺旋轴、3驱动机构、4进料管、5进料腔、6吊杆、7分水板、8电动滑轨、9支杆、10水槽、11斜板、12隔板、13底座、14下料槽、15下料板、16滑块、17插杆、18插筒、19铲板、20弹簧、21永磁体、22辊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照图1-4,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包括底座13、脱水机构1和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和脱水机构1均固定连接于底座13的顶部,且驱动机构3固定连接于脱水机构1的一侧,脱水机构1远离驱动机构3的一侧设置有进料腔5,且进料腔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4,底座13靠近脱水机构1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槽10,且水槽10的内部倾斜固定有斜板11,水槽10两侧的顶部均焊接有支杆9,且两个支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电动滑轨8,电动滑轨8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块16,且滑块16的底部焊接有插筒18,插筒18的底部插接有插杆17,且插杆17的顶部与插筒18顶部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弹簧20,插杆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铲板19。其中,进料腔5的底部焊接有吊杆6,且吊杆6的底部焊接有分水板7,分水板7位于电动滑轨8的正上方。其中,驱动机构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螺旋轴2,且螺旋轴2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进料腔5的内壁,通过螺旋轴2驱动污泥在脱水机构1的内部移动。其中,脱水机构1远离进料腔5一侧的底部设置有下料板15,脱水后的污泥通过下料板15离开脱水机构1。其中,底座13靠近下料板15一侧的顶部设置有下料槽14,底座13的顶部焊接有隔板12,水槽10和下料槽14分别位于隔板12的两侧,通过下料槽14对脱水后的污泥进行收集。工作原理:通过进料管4将污泥倒入进料腔5中,脱水机构1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废水由脱水机构1的下方流入水槽10,水槽10内部设置有斜板11,在水流量小的情况下也可以确保废水顺利流出水槽10,电动滑轨8驱动滑块16横向移动,铲板19沿斜板11的顶部同步滑动,铲除斜板11顶部所累积的污垢,避免对水流的导通造成影响,且污垢的清理过程便捷,便于操作,铲板19沿斜板11滑动的过程中,弹簧20通过自身的弹性势能向下按压铲板19,使铲板19可以与斜板11的顶部始终贴合。实施例2...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包括底座(13)、脱水机构(1)和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和脱水机构(1)均固定连接于底座(13)的顶部,且驱动机构(3)固定连接于脱水机构(1)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机构(1)远离驱动机构(3)的一侧设置有进料腔(5),且进料腔(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4),所述底座(13)靠近脱水机构(1)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槽(10),且水槽(10)的内部倾斜固定有斜板(11),所述水槽(10)两侧的顶部均焊接有支杆(9),且两个支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电动滑轨(8),所述电动滑轨(8)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块(16),且滑块(16)的底部焊接有插筒(18),所述插筒(18)的底部插接有插杆(17),且插杆(17)的顶部与插筒(18)顶部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弹簧(20),所述插杆(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铲板(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包括底座(13)、脱水机构(1)和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和脱水机构(1)均固定连接于底座(13)的顶部,且驱动机构(3)固定连接于脱水机构(1)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机构(1)远离驱动机构(3)的一侧设置有进料腔(5),且进料腔(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4),所述底座(13)靠近脱水机构(1)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槽(10),且水槽(10)的内部倾斜固定有斜板(11),所述水槽(10)两侧的顶部均焊接有支杆(9),且两个支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电动滑轨(8),所述电动滑轨(8)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块(16),且滑块(16)的底部焊接有插筒(18),所述插筒(18)的底部插接有插杆(17),且插杆(17)的顶部与插筒(18)顶部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弹簧(20),所述插杆(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铲板(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腔(5)的底部焊接有吊杆(6),且吊杆(6)的底部焊接有分水板(7),分水板(7)位于电动滑轨(8)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铎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龙发市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