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调阻尼阀的振动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005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8
一种振动阻尼器(1),振动阻尼器包括至少一个可调阻尼阀(29),可调阻尼阀具有外壳体(27),外壳体与振动阻尼器(1)的外部容器(23)的一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可调阻尼阀(29)的纵向轴线(31)和振动阻尼器(1)的纵向轴线(33)平行地延伸,其中可调阻尼阀(29)的外壳体(27)具有用于车桥连接件(37)的夹紧面(3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可调阻尼阀的振动阻尼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专利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具有可调阻尼阀的振动阻尼器。
技术介绍
在具有可调阻尼阀的振动阻尼器的情况下,尤其是当振动阻尼器与空气弹簧相结合或者被实施为用于悬架弹簧的具有弹簧座圈的弹簧支柱时,非常频繁地出现结构空间问题。原则上,也可能会将可调阻尼阀设计为活塞阀。然而,越来越频繁地,对于振动阻尼器的两个移动方向来说应存在能够单独调节的阻尼阀。于是尤其出现结构空间问题。DE4007261A1描述了一种阻尼力可调的振动阻尼器,其中可调阻尼阀在底侧安装在外部容器管的端部处。在DE4007261A1的图1的图示中,以截面图示出了阻尼阀。在该截面图中能够看出:在底侧的可调阻尼阀至少部分地被外部容器管所容纳。只有励磁线圈的区域从容器管伸出并且由盖保护。从图1并没有得知振动阻尼器是如何与车桥连接的。在根据DE19815214A1的实施方案中,外部容器管容纳可调阻尼阀并且还具有连接机构(图3)。根据图2的变型方案示出了与容器管连接的阀壳体。在阀壳体的端侧紧固有用于连接至车桥的环形铰接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发具有布置在底侧的可调阻尼阀的振动阻尼器,使得振动阻尼器也能够利用被压紧的连接件来与车桥连接。该目的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所述可调阻尼阀的纵向轴线和所述振动阻尼器的纵向轴线平行地延伸,其中所述可调阻尼阀的外壳体具有用于车桥连接件的夹紧面。由车桥连接件围成的结构空间用作可调阻尼阀的容纳部。在此,壳体的壁被确定尺寸为使得所产生的力可以可靠地被吸收。基于纵向轴线的取向,壳体可以由管状的基体形成,该基体可以比较简单且成本低廉地被制造。在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所述外壳体具有用于车桥连接件的轴向限位部。由此,通过外壳体来确保车桥连接的安全功能。根据有利的从属权利要求,外壳体与外部容器管焊接,其中焊缝被实施在用于所述车桥连接件的轴向限位部后侧。利用焊缝来充实限位部的壁厚,使得该限位部获得还更高的稳定性。为了使车桥连接件具有简单的几何形状并且有利地将力从车桥连接件出发引导到壳体上,所述壳体具有径向的凹口,所述可调阻尼阀的盖接合到所述凹口中。盖不受作用于车桥连接件的力的作用。因此,盖可以被实施为简单的塑料盖。附加地,通过如下方式来对盖进行保护,即:所述车桥连接件具有环形的底部,该底部遮住盖的一部分。还提出的是:所述可调阻尼阀被夹紧环固持,通过所述夹紧环的轴向预紧,所述可调阻尼阀被固定到所述外壳体的凸肩上。由此,整个可调阻尼阀可以独立于振动阻尼器的其他构件地被预先安装。就优化结构空间利用率而言,凸肩的后侧形成用于振动阻尼器的底部阀体的支撑面。通过这一点可以实现与内缸筒和活塞杆引导件的张紧链,使得能够实施用于外部容器的简单的封闭技术。为了实现对处在振动阻尼器中的阻尼介质的最佳导流,所述底部阀体具有在工作空间与所述可调阻尼阀之间的中央的通孔。省去了用于连接工作空间的高耗费的通道引导。在该上下文中,用于止回阀的限位盘经由套筒段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底部阀体相连接。因此,套筒段可以形成用于紧固限位盘的空心铆钉。用于将工作空间简单地连接到可调阻尼阀上的另一步骤在于:所述底部阀体具有套管部,所述套管部具有与所述可调阻尼阀的流动连接和固持连接。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应借助以下附图说明来详细阐述。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穿过振动阻尼器的截面图;图2示出了关于图1的部分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穿过振动阻尼器1的完整截面,该振动阻尼器具有在内缸筒7中可轴向移动的、带有活塞5的活塞杆3。可选地,活塞5可以装备有阻尼阀并且将缸筒7分成活塞杆侧的工作空间9和远离活塞杆的工作空间11。活塞杆侧的工作空间9在端侧被活塞杆引导件13封闭。活塞杆侧的工作空间9和远离活塞杆的工作空间11都被填充满惯常的液压阻尼介质。内缸筒7可具有溢流孔15,该溢流孔借助流体连接部17将活塞杆侧的工作空间9与可调阻尼阀19连接。流体连接部17由中间管21形成,该中间管密封地压紧在内缸筒7的外侧面上。内缸筒7以及中间管21被外部容器23包围,该外部容器从活塞杆引导件13延伸直至相反的端部。在外部容器管上可以固定有附接件,诸如弹簧座圈25或可调阻尼阀19。内缸筒7和外部容器23的背离活塞杆引导件13的一端被可调阻尼阀29的壳体27封闭。只有当应在外部容器上布置两个阻尼阀时,才会由阻尼阀19展现出结构空间狭小。原则上,即使只应使用可调阻尼阀29,本专利技术也能够合理地应用。如尤其是从图2可见的,可调阻尼阀29的纵向轴线31和振动阻尼器1的纵向轴线33平行地延伸。当然,平行地延伸也可以是指重合。可调阻尼阀29的外壳体27具有用于车桥连接件37的夹紧面35。在这种具体情况下,车桥连接件是具有开槽的夹紧套筒39的叉形件,该叉形件由未示出的夹紧栓预紧到夹紧面35上。对车桥连接件37的这种形式的紧固例如是从DE19815215A1已知的。为了实现在纵向方向上对车桥连接件37的受限定的定位,外壳体27具有轴向限位部41,该轴向限位部由周向凸缘43形成。外壳体29进而借助于焊缝45与外部容器管23相连接并且由此形成外部容器23的延长部。在此,焊缝45被实施在用于车桥连接件37的轴向限位部41后侧并且借此来加强轴向限位部41。壳体27具有管状的基本形状,该基本形状具有径向的、在端侧的凹口47,可调阻尼阀29的盖49接合到该凹口中。由此产生的用于盖49的空隙使得能够在车桥连接件37上实现简单的、圆柱形的夹紧面51。由此,车桥连接件37的内侧的直径扩大部成为多余的。附加地,车桥连接件37具有环形的底部53,该底部遮住盖49的一部分。由此,在很大程度上保护可调阻尼阀29免受外部机械影响。盖49进而借助于密封件55相对于壳体27被密封,使得也没有湿气能够侵入可调阻尼阀29。可调阻尼阀29的结构上的构造是次要的。该图示仅能够被视为示例性的。在具体构造和工作方式方面,参阅DE102015200348A1。可调阻尼阀29的位置固定的构件被夹紧环57固持,通过该夹紧环的轴向预紧,可调阻尼阀29被固定到外壳体27的凸肩59上。在该示例中,夹紧环57由螺纹环形成。替选地,也可能会使用压紧环。凸肩59的后侧形成用于振动阻尼器1的底部阀体63的支撑面61。支撑面61具有圆锥形的基本形状,使得底部阀体63在安装时自动对中。底部阀体63具有在远离活塞杆的工作空间11与可调阻尼阀29之间的中央的通孔65。由此,促进了直接流入可调阻尼阀29并且将流动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底部阀体63是止回阀67的组成部分,该止回阀在活塞杆3向外移动时使阻尼介质从补偿空间69伴流到远离活塞杆的工作空间11中。为此,底部阀体63在节圆上具有贯通通道71,这些贯通通道由与至少一个闭锁弹簧75相结合的阀盘73形成止回阀67的可移动的部分。止回阀67的用于限制至少一个阀盘73的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动阻尼器(1),所述振动阻尼器包括至少一个可调阻尼阀(29),所述可调阻尼阀具有外壳体(27),所述外壳体与所述振动阻尼器(1)的外部容器(23)的一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阻尼阀(29)的纵向轴线(31)和所述振动阻尼器(1)的纵向轴线(33)平行地延伸,其中所述可调阻尼阀(29)的外壳体(27)具有用于车桥连接件(37)的夹紧面(35)。/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03 DE 102018206840.21.一种振动阻尼器(1),所述振动阻尼器包括至少一个可调阻尼阀(29),所述可调阻尼阀具有外壳体(27),所述外壳体与所述振动阻尼器(1)的外部容器(23)的一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阻尼阀(29)的纵向轴线(31)和所述振动阻尼器(1)的纵向轴线(33)平行地延伸,其中所述可调阻尼阀(29)的外壳体(27)具有用于车桥连接件(37)的夹紧面(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7)具有用于所述车桥连接件(37)的轴向限位部(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7)是与所述外部容器管(23)焊接的,其中焊缝(45)被实施在用于所述车桥连接件(37)的轴向限位部(41)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7)具有径向的凹口(47),所述可调阻尼阀(29)的盖(49)接合到所述凹口中。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曼娜L·鲁曼S·施密特M·甘珀特T·索尔夫B·泽斯纳
申请(专利权)人:采埃孚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