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接入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9855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6
本公开提出一种上行接入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本公开的一种上行接入方法包括:终端在上行接入第一小区失败的情况下,向终端连接的第二小区上报无线链路失败RLF信息;第二小区根据RLF信息生成错误报告,其中,错误报告包括第一小区的小区标识和失败原因;第二小区将错误报告发送给第一小区或网络管理实体,以便根据错误报告生成针对第一小区的上行接入参数调整策略;第一小区根据上行接入参数调整策略调整参数。通过这样的方法,发生终端接入失败的小区能够根据错误报告调整参数,优化小区参数,提高终端上行接入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行接入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涉及通信
,特别是一种上行接入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5G作为下一代无线网络的主要技术,具有支持超宽带、大连接等技术特征。针对5G上行覆盖不足的问题,在Rel-15中引入了SUL(SupplementaryUplink,上行补充载波)的概念,其主要思路是利用一个低频段的载波作为NR(NewRadio,新空口)高频段的补充载波,用于解决NR上行覆盖不足的问题。根据Rel-15的机制,网络侧在广播消息中配置普通载波NUL(与下行载波相同的频点的上行载波)和SUL的载波的配置信息,终端侧初始接入过程中,根据下行载波的测量的RSRP(ReferenceSignalReceiving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及广播消息配置中配置门限来判断选择SUL或NUL。在4G网络中,如果终端在接入过程中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如Preamble发送到达最大次数等原因导致的),可以记录相关的失败的情况,在随机接入、连接重建等过程中采用1bit指示网络已经储存了相关的报告。网络侧通过相关的RRC(RadioResource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流程,如图1A所示,让终端上报相关的失败信息用于后续的优化工作。在NSA(Non-Standalone,非独立组网)场景里,也同样可能出现无线链路失败等情况,部分原因是由于上行接入失败导致的,在相关规范中,UE(UserEquipment,用户终端)需要在LTE侧上报SCGFailureInformationNR的报告,如图1B所示,携带失败的相关信息。SCGFailureInformationNR可以如下所示:目前存在一种补充上行的设计方案,即将采用类似于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ing,频分双工)的方式来搭配高频段的NR载波作为下行载波,采用低频段的LTE载波作为上行载波,采用频分双工的方式进行工作,当NR载波为上行发射时,至少采用NR载波的上行时隙作为终端上行传输方向,如图2所示。该方案与SUL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若复用SUL的设计方案,考虑到在Rel-15的设计机制中以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和NR共站共覆盖为假设前提,在实际的部署中覆盖和组网情况相对复杂,如图3所示,存在一个NR覆盖区域中存在多个LTE载波的情况,如LTE采用六扇区部署而同覆盖的NR采用三扇区部署从而导致了一个NR扇区中存在两个LTE扇区。另外如图4所示,在NR的覆盖区域内存在LTE的室内站和室外站。因此针对实际部署中存在多上行的情况,若要考虑在Rel-16中针对多个上行补充载波的接入性能进行优化,目前5G协议仍然有如下问题需要研究:NReMBB(EnhancedMobileBroadband,增强移动宽带)场景中引入了inactive状态,当终端需要转为connected状态时,需要在驻留小区接入,可能因为接入参数等不合理,导致RRC恢复失败,这需要在RLF(RadioLinkFailure,无线链路失败)中体现出inactive(非激活)状态的情况。在SCG(SecondaryCellgroup,辅小区组)上失败时,可能因为上行补充载波的设置不合理导致的,上报的信息中需要包含上行失败的情况描述,并且后续LTE侧需要根据收集到的参数信息通知NR侧或者上报网管,目前的规范中暂时无法支持。无论SA或者NSA场景,目前无法区分接入的时候是普通上行载波还是某个补充上行载波,复用4G的方案无法为后续优化提供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高上行接入的成功率。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上行接入方法,包括:终端在上行接入第一小区失败的情况下,向终端连接的第二小区上报RLF信息,RLF信息中包括上行载波编号信息,其中:若终端为SA终端,则第一小区为5G小区,第二小区为终端在尝试接入第一小区失败后成功接入的小区;若终端为NSA终端,则第一小区为NR小区,第二小区为终端接入的LTE小区;第二小区根据RLF信息生成错误报告,其中,错误报告包括第一小区的小区标识和失败原因;第二小区将错误报告发送给第一小区或网络管理实体,以便根据错误报告生成针对第一小区的上行接入参数调整策略;第一小区根据上行接入参数调整策略调整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终端为SA终端的情况下,向终端连接的第二小区上报RLF信息包括:终端在接入第一小区失败后,记录上行接入信息,并尝试接入其他小区,其中,上行接入信息包括上行载波编号、下行小区标识、下行小区频点号、终端状态信息、失败原因信息和下行小区的测量结果;在接入第二小区成功的情况下,向第二小区发送RRC信息,RRC信息中包括RLF信息标识;第二小区根据RLF信息标识指示终端上报RLF信息;终端通过RRC信息上报上行接入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行接入信息还包括终端接入第一小区失败前的PRACH(PhysicalRandomAccess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发射功率和/或终端接入第一小区失败前的PUSCH(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射功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终端为NSA终端的情况下,向终端连接的第二小区上报RLF信息包括:终端在接入第一小区失败后,向连接的第二小区上报RLF信息,其中,RLF信息包括上行载波编号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RLF信息还包括终端接入第一小区失败前的PRACH发射功率和/或终端接入第一小区失败前的PUSCH发射功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小区根据RLF信息生成错误报告包括:第二小区根据上行接入信息获取终端接入失败的小区的小区标识;第二小区生成错误报告,错误报告中包括第一小区的小区标识和上行接入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小区根据RLF信息生成错误报告包括:第二小区根据RLF信息获取终端接入失败的小区的小区标识;第二小区生成错误报告,错误报告中包括第一小区的小区标识、失败原因信息、下行小区的测量结果和RLF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小区将错误报告发送给第一小区包括:第二小区通过小区间接口将错误报告发送给第一小区。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错误报告生成针对第一小区的上行接入参数调整策略包括:统计错误报告中的上行载波编号,确定调整编号出现次数大于第一预设门限的上行载波的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错误报告生成针对第一小区的上行接入参数调整策略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根据上行接入信息中确定终端状态为非激活状态、且失败原因为竞争随机接入失败的比例;若比例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则确定调整竞争定时器参数;根据上行接入信息确定在终端状态为非激活状态或激活状态,且失败原因为随机接入前导最大发送次数的情况下,若终端在接入第一小区失败前的最后一次PRACH发射功率等于最大发射值,且下行小区的测量结果高于第三预设门限,则确定调整RACH(RandomAccess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参数;或,...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行接入方法,包括:/n终端在上行接入第一小区失败的情况下,向终端连接的第二小区上报无线链路失败RLF信息,所述RLF信息中包括上行载波编号信息,其中:若所述终端为独立组网SA终端,则所述第一小区为5G小区,所述第二小区为终端在尝试接入所述第一小区失败后成功接入的小区;若所述终端为非独立组网NSA终端,则所述第一小区为新空口NR小区,所述第二小区为终端接入的LTE小区;/n所述第二小区根据所述RLF信息生成错误报告,其中,所述错误报告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标识和失败原因;/n所述第二小区将所述错误报告发送给所述第一小区或网络管理实体,以便根据所述错误报告生成针对所述第一小区的上行接入参数调整策略;/n所述第一小区根据所述上行接入参数调整策略调整参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行接入方法,包括:
终端在上行接入第一小区失败的情况下,向终端连接的第二小区上报无线链路失败RLF信息,所述RLF信息中包括上行载波编号信息,其中:若所述终端为独立组网SA终端,则所述第一小区为5G小区,所述第二小区为终端在尝试接入所述第一小区失败后成功接入的小区;若所述终端为非独立组网NSA终端,则所述第一小区为新空口NR小区,所述第二小区为终端接入的LTE小区;
所述第二小区根据所述RLF信息生成错误报告,其中,所述错误报告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标识和失败原因;
所述第二小区将所述错误报告发送给所述第一小区或网络管理实体,以便根据所述错误报告生成针对所述第一小区的上行接入参数调整策略;
所述第一小区根据所述上行接入参数调整策略调整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终端为SA终端的情况下,所述向终端连接的第二小区上报RLF信息包括:
终端在接入第一小区失败后,记录上行接入信息,并尝试接入其他小区,其中,所述上行接入信息包括上行载波编号、下行小区标识、下行小区频点号、终端状态信息、失败原因信息和下行小区的测量结果;
在接入第二小区成功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小区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信息,所述RRC信息中包括RLF信息标识;
所述第二小区根据所述RLF信息标识指示所述终端上报所述RLF信息;
所述终端通过RRC信息上报所述上行接入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接入信息还包括终端接入所述第一小区失败前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发射功率和/或终端接入所述第一小区失败前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发射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终端为NSA终端的情况下,所述向终端连接的第二小区上报RLF信息包括:
终端在接入第一小区失败后,向连接的第二小区上报RLF信息,其中,所述RLF信息包括上行载波编号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RLF信息还包括终端接入所述第一小区失败前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发射功率和/或终端接入所述第一小区失败前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发射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小区根据所述RLF信息生成错误报告包括:
所述第二小区根据所述上行接入信息获取终端接入失败的小区的小区标识;
所述第二小区生成所述错误报告,所述错误报告中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标识和所述上行接入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小区根据所述RLF信息生成错误报告包括:
所述第二小区根据所述RLF信息获取终端接入失败的小区的小区标识;
所述第二小区生成所述错误报告,所述错误报告中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标识、失败原因信息、下行小区的测量结果和所述RLF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小区将所述错误报告发送给所述第一小区包括:
所述第二小区通过小区间接口将所述错误报告发送给所述第一小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错误报告生成针对所述第一小区的上行接入参数调整策略包括:
统计所述错误报告中的上行载波编号,确定调整编号出现次数大于第一预设门限的上行载波的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错误报告生成针对所述第一小区的上行接入参数调整策略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上行接入信息中确定所述终端状态为非激活状态、且失败原因为竞争随机接入失败的比例;若所述比例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则确定调整竞争定时器参数;
根据所述上行接入信息确定在所述终端状态为非激活状态或激活状态,且所述失败原因为随机接入前导最大发送次数的情况下,若终端在接入所述第一小区失败前的最后一次PRACH发射功率等于最大发射值,且下行小区的测量结果高于第三预设门限,则确定调整随机接入信道RACH参数;
或,
根据所述上行接入信息确定在所述终端状态为非激活状态或激活状态,若下行小区的测量结果低于第三预设门限,则确定调整切换参数以使用户延迟切换到所述第一小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森张乐韦乐平孙震强曹磊祁峰赵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