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锦泰专利>正文

一种物流运输用板车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945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流运输用板车防撞装置其结构包括驻停杆、把手、物料箱、喇叭、制动轮、防撞橡胶轮、防撞装置,所述驻停杆与物料箱底部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把手与物料箱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喇叭嵌入安装于物料箱表面,所述制动轮安装于物料箱下方,所述防撞橡胶轮嵌入安装于防撞装置内部,所述防撞装置与物料箱表面通过螺丝连接,所述防撞装置包括透明壳、护板、软胶保护垫、螺丝、螺孔、底板、红外测距传感器、小型电池,所述透明壳与护板固定连接,所述护板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软胶保护垫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螺丝与螺孔通过螺纹连接,螺孔嵌入安装于物料箱内壁,能够对碰撞发生前起到预警作用,且对碰撞发生后有很好的缓冲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流运输用板车防撞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物流运输用板车防撞装置,属于物流运输领域。
技术介绍
板车是一种以其平板部分载货或载人的非机动车辆,板车在运输贵重货物时,遇到拥挤的地段经常会磕碰到墙面,产生碰撞导致货物掉落或损坏时有发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运输人员经常需要做一些防撞措施,将货物包裹保护。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920477711.6的一种物流运输用板车防撞装置,其结构包括有安装板、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固定部件、后视部件、缓冲部件、缓冲轮、第二轴承座、螺帽和螺钉;第一夹板固接于安装板一侧部,第二夹板固接于第二夹板另一侧部;固定部件与第二夹板螺接;后视部件固接于安装板顶面;缓冲部件固接于第一夹板;螺帽固接于缓冲部件;螺钉与螺帽螺接,且贯穿螺帽与第二轴承座枢接;缓冲轮固接于第二轴承座,但是该现有技术对于碰撞发生前的避免措施难以很好的掌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流运输用板车防撞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物流运输用板车防撞装置,其结构包括驻停杆、把手、物料箱、喇叭、制动轮、防撞橡胶轮、防撞装置,所述驻停杆与物料箱底部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把手与物料箱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喇叭嵌入安装于物料箱表面,所述制动轮安装于物料箱下方,所述防撞橡胶轮嵌入安装于防撞装置内部,所述防撞装置与物料箱表面通过螺丝连接,所述防撞装置包括透明壳、护板、软胶保护垫、螺丝、螺孔、底板、红外测距传感器、小型电池,所述透明壳与护板固定连接,所述护板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软胶保护垫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螺丝与螺孔通过螺纹连接,螺孔嵌入安装于物料箱内壁,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与小型电池通过导电线连接,所述小型电池与护板通过螺丝连接,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与喇叭通过导电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防撞装置安装于物料箱左前方和右前方各一个。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橡胶轮安装于红外测距传感器下方。进一步地,所述喇叭安装于物料箱左方和右方各一个。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与护板通过螺丝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驻停杆采用铁材质,坚固不易变形。进一步地,所述物料箱采用不锈钢材质,坚固耐空气腐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对碰撞发生前起到预警作用,且对碰撞发生后有很好的缓冲作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物流运输用板车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物流运输用板车防撞装置的防撞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为本技术图1的A的局部示意图。图中:驻停杆-1、把手-2、物料箱-3、喇叭-4、制动轮-5、防撞橡胶轮-6、防撞装置-7、透明壳-701、护板-702、软胶保护垫-703、螺丝-704、螺孔-705、底板-706、红外测距传感器-707、小型电池-708。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物流运输用板车防撞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驻停杆1、把手2、物料箱3、喇叭4、制动轮5、防撞橡胶轮6、防撞装置7,所述驻停杆1与物料箱3底部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把手2与物料箱3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喇叭4嵌入安装于物料箱3表面,所述制动轮5安装于物料箱3下方,所述防撞橡胶轮6嵌入安装于防撞装置7内部,所述防撞装置7与物料箱3表面通过螺丝连接,所述防撞装置7包括透明壳701、护板702、软胶保护垫703、螺丝704、螺孔705、底板706、红外测距传感器707、小型电池708,所述透明壳701与护板702固定连接,所述护板702与底板706固定连接,所述软胶保护垫703底部与底板706固定连接,所述螺丝704与螺孔705通过螺纹连接,螺孔705嵌入安装于物料箱3内壁,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707与小型电池708通过导电线连接,所述小型电池708与护板702通过螺丝连接,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707与喇叭4通过导电线连接,所述防撞装置7安装于物料箱3左前方和右前方各一个,所述防撞橡胶轮6安装于红外测距传感器707下方,所述喇叭4安装于物料箱3左方和右方各一个,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707与护板702通过螺丝连接,所述驻停杆1采用铁材质,坚固不易变形,所述物料箱3采用不锈钢材质,坚固耐空气腐蚀。本专利所说的红外测距传感器707采用的型号为GP2Y0A02YK0F的一款红外测距传感器,喇叭4采用的型号为SFE10NT1-03212M的一款喇叭,小型电池708采用的型号为3号碱性电池,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专利技术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专利技术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例如,在使用板车时,小型电池708为红外测距传感器707提供电力,在后方有物体接近时可以及时做出反应并配合喇叭4做出提示,人们就可以避开物体,或者发生碰撞时,防撞橡胶轮6能够对板车进行一个缓冲的作用以至物料箱3中的物料不会发生掉落、损坏的情况。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流运输用板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驻停杆(1)、把手(2)、物料箱(3)、喇叭(4)、制动轮(5)、防撞橡胶轮(6)、防撞装置(7),所述驻停杆(1)与物料箱(3)底部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把手(2)与物料箱(3)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喇叭(4)嵌入安装于物料箱(3)表面,所述制动轮(5)安装于物料箱(3)下方,所述防撞橡胶轮(6)嵌入安装于防撞装置(7)内部,所述防撞装置(7)与物料箱(3)表面通过螺丝连接,所述防撞装置(7)包括透明壳(701)、护板(702)、软胶保护垫(703)、螺丝(704)、螺孔(705)、底板(706)、红外测距传感器(707)、小型电池(708),所述透明壳(701)与护板(702)固定连接,所述护板(702)与底板(706)固定连接,所述软胶保护垫(703)底部与底板(706)固定连接,所述螺丝(704)与螺孔(705)通过螺纹连接,螺孔(705)嵌入安装于物料箱(3)内壁,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707)与小型电池(708)通过导电线连接,所述小型电池(708)与护板(702)通过螺丝连接,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707)与喇叭(4)通过导电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流运输用板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驻停杆(1)、把手(2)、物料箱(3)、喇叭(4)、制动轮(5)、防撞橡胶轮(6)、防撞装置(7),所述驻停杆(1)与物料箱(3)底部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把手(2)与物料箱(3)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喇叭(4)嵌入安装于物料箱(3)表面,所述制动轮(5)安装于物料箱(3)下方,所述防撞橡胶轮(6)嵌入安装于防撞装置(7)内部,所述防撞装置(7)与物料箱(3)表面通过螺丝连接,所述防撞装置(7)包括透明壳(701)、护板(702)、软胶保护垫(703)、螺丝(704)、螺孔(705)、底板(706)、红外测距传感器(707)、小型电池(708),所述透明壳(701)与护板(702)固定连接,所述护板(702)与底板(706)固定连接,所述软胶保护垫(703)底部与底板(706)固定连接,所述螺丝(704)与螺孔(705)通过螺纹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锦泰
申请(专利权)人:林锦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