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42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车体;对开尾门,对开尾门的两侧分别以相对车体可转动的方式与车体的两侧连接;止口密封条,止口密封条设置在车体尾部的顶端或底端,对开尾门呈关闭状态时,止口密封条的两侧分别与对开尾门的顶端、车体紧密接触或分别与对开尾门的底端、车体紧密接触;尾门密封条,尾门密封条设置在对开尾门上,对开尾门呈关闭状态时,尾门密封条位于对开尾门之间,对开尾门挤压尾门密封条以使尾门密封条与止口密封条紧密接触。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辆,当对开尾门关闭时,尾门密封条位于对开尾门之间,且对开尾门对其进行挤压以保证尾门密封条与止口密封条紧密接触,从而保证车辆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
本技术属于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大型货车通常设有对开的尾门,对开尾门之间设有尾门密封条,在车体上与尾门顶端接触的位置设有止口密封条,尾门关闭时,尾门密封条压在止口密封条上,由于部分尾门密封条处于左尾门与右尾门之间,不受左尾门或右尾门的压力,因此,尾门密封条与止口密封条接触位置的压力较小,该处的密封性较差,雨水容易从尾门密封条与止口密封条接触的位置进入车厢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车辆的尾门密封性差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体;对开尾门,所述对开尾门的两侧分别以相对所述车体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车体的两侧连接;止口密封条,所述止口密封条设置在所述车体尾部的顶端或底端,所述对开尾门呈关闭状态时,所述止口密封条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对开尾门的顶端、所述车体紧密接触或分别与所述对开尾门的底端、所述车体紧密接触;尾门密封条,所述尾门密封条设置在所述对开尾门上,所述对开尾门呈关闭状态时,所述尾门密封条位于所述对开尾门之间,所述对开尾门挤压所述尾门密封条以使所述尾门密封条与所述止口密封条紧密接触。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将尾门密封条设置在对开尾门上,当对开尾门关闭时,尾门密封条位于对开尾门之间,且对开尾门对其进行挤压使尾门密封条向止口密封条挤压,以保证尾门密封条与止口密封条紧密接触,从而保证车辆的密封性,避免雨水从尾门密封条与止口密封条之间进入车厢。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还可以具有如下的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开尾门包括:第一尾门和第二尾门,所述第一尾门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尾门的一侧分别以相对所述车体可转动地方式与所述车体的两侧连接,所述尾门密封条包括夹持部和与所述夹持部连接的对接部,所述夹持部夹持在所述第一尾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尾门与所述第二尾门呈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二尾门的另一侧挤压所述对接部以使所述尾门密封条与所述止口密封条紧密接触。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尾门的所述另一侧形成有与所述对接部的形状相似的台阶,所述台阶用于挤压所述对接部。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接部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尾门的所述另一端的形状相似。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接部上形成有空腔。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腔的截面呈圆形。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的截面呈U型,所述U型夹持部的底部与所述对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尾门的所述另一侧伸入所述U型夹持部。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U型夹持部上形成有多个由所述U型夹持部的侧壁向中心延伸的夹持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尾门的所述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尾门的所述另一侧均呈阶梯状。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车辆的B-B截面图;图3为图2所示B-B截面图的轴测图。附图中各标记表示如下:20:对开尾门、21:第一尾门、211:第一内板、212:第一外板、22:第二尾门、221:台阶、222:第二内板、223:第二外板;30:止口密封条;40:尾门密封条、41:夹持部、411:夹持刺、42:对接部、421: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车体(图中未示出)、对开尾门20、止口密封条30和尾门密封条40,具体地,对开尾门20的两侧分别以相对车体可转动的方式与车体的两侧连接,止口密封条30设置在车体尾部的顶端或底端,对开尾门20呈关闭状态时,止口密封条30的两侧分别与对开尾门20的顶端、车体紧密接触或分别与对开尾门20的底端、车体紧密接触,尾门密封条40设置在对开尾门20上,对开尾门20呈关闭状态时,尾门密封条40位于在对开尾门20之间,对开尾门20挤压尾门密封条40以使尾门密封条40与止口密封条30紧密接触。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将尾门密封条40设置在对开尾门20上,当对开尾门20关闭时,尾门密封条40位于对开尾门20之间,且对开尾门20对其进行挤压使尾门密封条40向止口密封条30挤压,以保证尾门密封条40与止口密封条30紧密接触,从而保证车辆的密封性,避免雨水从尾门密封条与止口密封条之间进入车厢。具体地,对开尾门20包括:第一尾门21和第二尾门22,第一尾门21的一侧和第二尾门22的一侧分别以相对车体可转动的方式与车体的两侧连接,以使第一尾门21能够绕着第一尾门21的所述一侧转动,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体;/n对开尾门,所述对开尾门的两侧分别以相对所述车体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车体的两侧连接;/n止口密封条,所述止口密封条设置在所述车体尾部的顶端或底端,所述对开尾门呈关闭状态时,所述止口密封条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对开尾门的顶端、所述车体紧密接触或分别与所述对开尾门的底端、所述车体紧密接触;/n尾门密封条,所述尾门密封条设置在所述对开尾门上,所述对开尾门呈关闭状态时,所述尾门密封条位于所述对开尾门之间,所述对开尾门挤压所述尾门密封条以使所述尾门密封条与所述止口密封条紧密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
对开尾门,所述对开尾门的两侧分别以相对所述车体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车体的两侧连接;
止口密封条,所述止口密封条设置在所述车体尾部的顶端或底端,所述对开尾门呈关闭状态时,所述止口密封条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对开尾门的顶端、所述车体紧密接触或分别与所述对开尾门的底端、所述车体紧密接触;
尾门密封条,所述尾门密封条设置在所述对开尾门上,所述对开尾门呈关闭状态时,所述尾门密封条位于所述对开尾门之间,所述对开尾门挤压所述尾门密封条以使所述尾门密封条与所述止口密封条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开尾门包括:第一尾门和第二尾门,所述第一尾门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尾门的一侧分别以相对所述车体可转动地方式与所述车体的两侧连接,所述尾门密封条包括夹持部和与所述夹持部连接的对接部,所述夹持部夹持在所述第一尾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尾门与所述第二尾门呈关闭状态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海艳佟炳勇陈恒林郑文静郑庆波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