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效率高的机械工程作业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409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效率高的机械工程作业车,涉及机械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车体、警示柱和输送辊,车体的后端倾斜设置有一组输送辊,同时车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组警示柱;其中,一组输送辊由多个并列的输送辊组成,同时一组警示柱由多个并列的警示柱组成;输送辊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组装板,组装板靠近车体的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固定耳,同时组装板另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固定耳;两个第一固定耳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柱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输送辊、收纳槽、支撑柱、挂柱、警示柱和灯条的设置,使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工作人员对工具的搬运,操作简单效率高,且本装置在夜间有很好的警示作用,方便本装置在夜间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效率高的机械工程作业车
本技术属于机械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施工效率高的机械工程作业车。
技术介绍
机械工程是一门涉及利用物理定律为机械系统作分析、设计、制造及维修的工程学科,机械工程涉及范围交广,其中城市电力维修亦为其中一种,现有的电力维修车在使用的过程中,电力维修车上的设备需要多人配合进行搬运,操作麻烦而且大大降低了电力维修的效率,此外,现有的电力维修车在夜间工作时,因为只是在车体的顶部设置有警示灯,整体警示效果较差,依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效率高的机械工程作业车,通过多个并列的输送辊设置,可以构成一个简易的输送平台,方便设备从车体上的搬运,该设置只需要一个人既可以完成搬运,操作简单且效率高,通过多个并列的警示柱的设置,可以在车的两侧构成一个警示灯,配合以灯头的设置可以在夜间做出有效的警示,解决了现有的电力维修车上的设备需要多人配合进行搬运,操作麻烦而且大大降低了电力维修的效率的问题和现有的电力维修车在夜间工作时,因为只是在车体的顶部设置有警示灯,整体警示效果较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施工效率高的机械工程作业车,包括车体、警示柱和输送辊,所述车体的后端倾斜设置有一组输送辊,同时车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组警示柱;其中,一组所述输送辊由多个并列的输送辊组成,同时一组所述警示柱由多个并列的警示柱组成;所述输送辊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组装板,所述组装板靠近车体的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固定耳,同时组装板另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固定耳;两个所述第一固定耳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柱固定连接,同时两个所述第二固定耳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车体的底板上设置有一端开口的收纳槽,两个所述组装板外侧的收纳槽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板,且导向板固定连接在车体上,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滑动槽;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依次穿过组装板和滑动槽与第一限位盘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柱与滑动槽之间间隙配合;所述警示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耳,同时警示柱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警示柱的外壁上沿周向均布设置有灯条;多个所述连接耳均固定套合在挂柱上,所述挂柱的两端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盘。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辊中同心套合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两端分别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在组装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中心位置滑动套合有推拉把手;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两端分别穿过组装板并通过滚动轴承与支撑柱的一端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收纳槽靠近输送辊一端上方的车体底板上对称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与推拉把手配合。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卡槽中心位置的外侧对称设置有定位块,两个所述定位块之间通过定位销配合。进一步地,所述车体两侧外壁上端位置对称设置有U形卡块,所述车体同侧的两个所述U形卡块用于与挂柱的两端间隙配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输送辊、收纳槽和支撑柱的设置,使用时,工作人员将车体停放在预定位置之后,工作人员只需要通过推拉把手将整个输送辊和组装板的连接体从收纳槽中抽出,并将支撑柱进行转动实现对输送辊和组装板连接体的一端起到支撑作用,整个输送辊和组装板连接体呈倾斜输送台,工作人员可以很方便将车体上的工具从车体上搬运下来,该设置只需要单人既可以完成操作,大大提高了维修的效率,解决了现有的电力维修车上的设备需要多人配合进行搬运,操作麻烦而且大大降低了电力维修的效率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挂柱、警示柱和灯条的设置,使用时,工作人员只需要将固定连接在同一挂柱上的警示柱从车体上取下,并放置在车体两侧的路面上,配合以灯条的设置夜间可以在车体的两侧形成一个警示带,用于与夜间进行有效的警示,该设置解决了现有的电力维修车在夜间工作时,因为只是在车体的顶部设置有警示灯,整体警示效果较差的问题。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施工效率高的机械工程作业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警示柱和输送辊在收纳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5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6为图2中C处的放大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车体;2、警示柱;3、输送辊;4、滚动轴承;5、定位销;101、U形卡块;102、收纳槽;103、卡槽;104、定位块;105、导向板;106、滑动槽;201、底座;202、灯条;203、挂柱;204、第二限位盘;205、连接耳;301、组装板;302、第二连接柱;303、推拉把手;304、支撑柱;305、转动柱;306、第二固定耳;307、第一固定耳;308、第一连接柱;309、第一限位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施工效率高的机械工程作业车,包括车体1、警示柱2和输送辊3,车体1的后端倾斜设置有一组输送辊3,同时车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组警示柱2,一组输送辊3的设置用于车体1上工具的搬运,一组警示柱2的设置用于在夜间起到警示的作用;其中,一组输送辊3由多个并列的输送辊3组成,同时一组警示柱2由多个并列的警示柱2组成。其中如图1-2、4和6所示,输送辊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组装板301,组装板301的设置方便多个输送辊3得到安装,可以构成一个输送平台,组装板301靠近车体1的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固定耳307,同时组装板301另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固定耳306;两个第一固定耳307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柱308固定连接,同时两个第二固定耳306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柱302固定连接;输送辊3中同心套合有转动柱305,转动柱305的两端分别通过滚动轴承4转动连接在组装板301上,该设置可以实现输送辊3以转动柱305为圆心的自由转动。其中如图6所示,车体1的底板上设置有一端开口的收纳槽102,收纳槽102的设置可以用于在车体1行驶的情况下对输送辊3和组装板301连接体的收纳,两个组装板301外侧的收纳槽102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板105,且导向板105固定连接在车体1上,导向板105上设置有滑动槽106,滑动槽106的设置可以对第一连接柱30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效率高的机械工程作业车,包括车体(1)、警示柱(2)和输送辊(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后端倾斜设置有一组输送辊(3),同时车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组警示柱(2);/n其中,一组所述输送辊(3)由多个并列的输送辊(3)组成,同时一组所述警示柱(2)由多个并列的警示柱(2)组成;/n所述输送辊(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组装板(301),所述组装板(301)靠近车体(1)的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固定耳(307),同时组装板(301)另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固定耳(306);/n两个所述第一固定耳(307)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柱(308)固定连接,同时两个所述第二固定耳(306)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柱(302)固定连接;/n所述车体(1)的底板上设置有一端开口的收纳槽(102),两个所述组装板(301)外侧的收纳槽(102)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板(105),且导向板(105)固定连接在车体(1)上,所述导向板(105)上设置有滑动槽(106);/n所述第一连接柱(308)的两端分别依次穿过组装板(301)和滑动槽(106)与第一限位盘(309)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柱(308)与滑动槽(106)之间间隙配合;/n所述警示柱(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耳(205),同时警示柱(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底座(201);所述警示柱(2)的外壁上沿周向均布设置有灯条(202);/n多个所述连接耳(205)均固定套合在挂柱(203)上,所述挂柱(203)的两端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盘(2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效率高的机械工程作业车,包括车体(1)、警示柱(2)和输送辊(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后端倾斜设置有一组输送辊(3),同时车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组警示柱(2);
其中,一组所述输送辊(3)由多个并列的输送辊(3)组成,同时一组所述警示柱(2)由多个并列的警示柱(2)组成;
所述输送辊(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组装板(301),所述组装板(301)靠近车体(1)的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固定耳(307),同时组装板(301)另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固定耳(306);
两个所述第一固定耳(307)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柱(308)固定连接,同时两个所述第二固定耳(306)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柱(302)固定连接;
所述车体(1)的底板上设置有一端开口的收纳槽(102),两个所述组装板(301)外侧的收纳槽(102)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板(105),且导向板(105)固定连接在车体(1)上,所述导向板(105)上设置有滑动槽(106);
所述第一连接柱(308)的两端分别依次穿过组装板(301)和滑动槽(106)与第一限位盘(309)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柱(308)与滑动槽(106)之间间隙配合;
所述警示柱(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耳(205),同时警示柱(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底座(201);所述警示柱(2)的外壁上沿周向均布设置有灯条(202);
多个所述连接耳(2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峄平刘云鹏蔡文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