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多方安全计算实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智能合约的编写:智能合约中包括各合约方的节点信息,各合约方执行所述智能合约的任务、及任务间的任务执行关系;步骤2、智能合约的发布:将智能合约发布在区块链上;步骤3、可执行状态的确定:所述智能合约由智能合约的各合约方的相关节点授权后,所述智能合约确定为可执行状态;步骤4、智能合约的执行:不同的合约方拥有自身唯一的业务账户,通过节点的节点账户登录节点的节点服务器在区块链上执行智能合约的任务;步骤5、执行结果的验证和记录:没有参与智能合约的节点进行合约执行结果的验证和状态记录。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数据合作过程中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多方安全计算实现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区块链
,具体是指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多方安全计算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多方安全计算指在一个分布式网络中,多个用户需要共同协作完成一项任务,每个用户各自持有一些私密数据作为任务的输入,希望共同完成对这些数据的计算,同时要求每个用户除计算结果外均不能够获知其他用户的任何输入信息。安全多方计算是解决一组互不信任的参与方之间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完成协同计算的问题,安全多方计算要确保输入的独立性,计算的正确性,同时不泄露各输入数据给参与计算的其他成员。主要是针对无可信第三方的情况下,如何安全地计算一个约定函数的问题,安全多方计算在电子选举、电子投票、电子拍卖、秘密共享、门限签名等场景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目前的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实现方式,尚不具备安全高效的多方计算能力,主要是因为目前的智能合约是以账本为核心,实现了各方协同对账本产生的影响,一方对账本数据的操作根据合约的约定,可能对其他合作方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既可能产生“交易”,也可能产生交易达成的所需的事件。在这种模式下,多于两方的多方协同就需要各协作方不断查询账本数据,并根据查询结果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通过智能合约进行记录和确认。这种方式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协同效率很低。各协作方需要不断轮询智能合约,获得自身启动相关任务的事件或通知;完成一个完整逻辑的业务,可能需要根据每个参与者的业务系统编写多个智能合约,智能合约与业务系统的耦合度很高;二是安全性较低。智能合约所有的数据均保存在所有任务节点或记账节点当中,数据的安全完全依赖节点引擎的正常执行,一旦节点引擎失效或存在漏洞,数据很容易泄露;此外,智能合约保存了多方协同的状态数据及最终结果,而这些智能合约中的数据仍然是敏感信息,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各参与者都可以随便获取,安全性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多方安全计算实现方法,其解决数据合作过程中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在打破数据孤岛同时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的安全体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多方安全计算实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智能合约的编写:编写智能合约,智能合约中包括各合约方的节点信息,各合约方执行所述智能合约的任务、及任务间的任务执行关系;智能合约的内容包括账本数据的状态保存和存取接口、以及所有合约方执行所述智能合约的任务以及各任务间的执行关系;步骤2、智能合约的发布:将智能合约发布在区块链上,并在所述区块链上达成共识后发布成功;步骤3、可执行状态的确定:在区块链中,各计算方私有资源节点对应的合约方根据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定义能力服务接口,并通过所述私有资源节点发布能力服务接口;所述智能合约由智能合约的各合约方的相关节点授权后,所述智能合约确定为可执行状态;步骤4、智能合约的执行:不同的合约方拥有自身唯一的业务账户,通过节点的节点账户登录节点的节点服务器在区块链上执行智能合约的任务;步骤5、执行结果的验证和记录:在区块链网络中还包括没有参与智能合约的节点,所述没有参与智能合约的节点进行合约执行结果的验证和状态记录。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智能合约编写和步骤2中所述智能合约的发布均是由初始发起方来执行的;所述初始发起方为编写智能合约的任一需求方节点对应的合约方。进一步的,步骤1中,智能合约中的任务是根据节点发布的能力服务接口进行编写的;步骤4中,执行智能合约的任务时,是通过函数调用对应的能力服务接口,使得对应的节点执行对应的任务。进一步的,步骤4中,在执行智能合约的任务时,各合约方被智能合约自动唤醒并执行相关任务。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合约中包含的节点,各计算方私有资源节点,在区块链网络中的、且没有参与智能合约的节点均包括节点机和节点信息,节点信息包括所述节点的节点账户和访问所述节点对应的合约方的业务账户。进一步的,还包括可定制的中继服务,所述中继服务根据各合约方的多方计算请求,确定需要调用的智能合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1)基于可信硬件TEE通过硬件TEE技术保证参与合作的各方数据只在数据沙箱内部解密和使用。平台方、使用方和其他提供方全程接触不到数据明文。2)结合区块链的联邦学习通过联邦学习技术保证各数据提供方在数据不出域的情况下完成联合分析、建模。基于区块链存储每次参加全局迭代的本地模型,保证学习模型的来源、初始化参数、时间顺序不可篡改。增加学习模型的验证和审计能力,防止数据提供方作恶,并支持所有中间过程可追溯可审计。3)智能合约控制数据交易过程数据的交换和交易过程由智能合约自动执行,保证利益分配和激励措施严格按照联盟参与方提前达成的约定进行。保证公开化和透明化。4)统一的数据标准统一数据标准、接口、定义和工具。预置多种数据分析模型,使得各数据合作方能减少准备周期,快速开展合作。本专利技术解决数据合作过程中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在打破数据孤岛同时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的安全体验。可用于智慧城市数据共治共享、金融行业数据多方评级、智慧营销全方位画像等领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本专利技术所示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多方安全计算实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智能合约的编写:由编写智能合约的任一需求方节点对应的合约方作为初始发起方,进行智能合约的编写,编写的智能合约中包括各合约方的节点信息,各合约方执行所述智能合约的任务、及任务间的任务执行关系;智能合约的内容包括账本数据的状态保存和存取接口、以及所有合约方执行所述智能合约的任务以及各任务间的执行关系;智能合约中的任务是根据节点发布的能力服务接口进行编写的;步骤2、智能合约的发布:有初始发起方将智能合约发布在区块链上,并在所述区块链上达成共识后发布成功;步骤3、可执行状态的确定:在区块链中,各计算方私有资源节点对应的合约方根据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定义能力服务接口,并通过所述私有资源节点发布能力服务接口;所述智能合约由智能合约的各合约方的相关节点授权后,所述智能合约确定为可执行状态;步骤4、智能合约的执行:不同的合约方拥有自身唯一的业务账户,通过节点的节点账户登录节点的节点服务器在区块链上执行智能合约的任务;执行智能合约的任务时,是通过函数调用对应的能力服务接口,使得对应的节点执行对应的任务;在执行智能合约的任务时,各合约方被智能合约引自动唤醒并执行相关任务。步骤5、执行结果的验证和记录:在区块链网络中还包括没有参与智能合约的节点,所述没有参与智能合约的节点进行合约执行结果的验证和状态记录;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合约中包含的节点,各计算方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多方安全计算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智能合约的编写:编写智能合约,智能合约中包括各合约方的节点信息,各合约方执行所述智能合约的任务、及任务间的任务执行关系;智能合约的内容包括账本数据的状态保存和存取接口、以及所有合约方执行所述智能合约的任务以及各任务间的执行关系;/n步骤2、智能合约的发布:将智能合约发布在区块链上,并在所述区块链上达成共识后发布成功;/n步骤3、可执行状态的确定:在区块链中,各计算方私有资源节点对应的合约方根据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定义能力服务接口,并通过所述私有资源节点发布能力服务接口;所述智能合约由智能合约的各合约方的相关节点授权后,所述智能合约确定为可执行状态;/n步骤4、智能合约的执行:不同的合约方拥有自身唯一的业务账户,通过节点的节点账户登录节点的节点服务器在区块链上执行智能合约的任务;/n步骤5、执行结果的验证和记录:在区块链网络中还包括没有参与智能合约的节点,所述没有参与智能合约的节点进行合约执行结果的验证和状态记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多方安全计算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智能合约的编写:编写智能合约,智能合约中包括各合约方的节点信息,各合约方执行所述智能合约的任务、及任务间的任务执行关系;智能合约的内容包括账本数据的状态保存和存取接口、以及所有合约方执行所述智能合约的任务以及各任务间的执行关系;
步骤2、智能合约的发布:将智能合约发布在区块链上,并在所述区块链上达成共识后发布成功;
步骤3、可执行状态的确定:在区块链中,各计算方私有资源节点对应的合约方根据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定义能力服务接口,并通过所述私有资源节点发布能力服务接口;所述智能合约由智能合约的各合约方的相关节点授权后,所述智能合约确定为可执行状态;
步骤4、智能合约的执行:不同的合约方拥有自身唯一的业务账户,通过节点的节点账户登录节点的节点服务器在区块链上执行智能合约的任务;
步骤5、执行结果的验证和记录:在区块链网络中还包括没有参与智能合约的节点,所述没有参与智能合约的节点进行合约执行结果的验证和状态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多方安全计算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中所述智能合约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照平,高金龙,金博,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网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