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走稳定的智能机器人教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03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走稳定的智能机器人教具,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机器人本体行走底座,所述行走底座固定安装在机器人本体底部,所述行走底座包括第一底盘、第二底盘和第三底盘,所述第二底盘通过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一弹簧与第一底盘相连,所述第三底盘通过第二转动机构和第二弹簧与第一底盘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二底盘和第三底盘在转动机构和弹簧的作用下与第一底盘连接组成完整的行走底座,在经过不平坦的地面时,第二底盘和第三底盘经过时不影响第一底盘的稳定,第一底盘经过时在第二底盘和第三底盘配合支撑下,使得第一底盘能稳定通过,从而提高了行走稳定性,更加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走稳定的智能机器人教具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是一种行走稳定的智能机器人教具。
技术介绍
机器人(Robot)是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基本特征,可以辅助甚至替代人类完成危险、繁重、复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服务人类生活,扩大或延伸人的活动及能力范围。随着人们对儿童教具的重视,机器人教具市场逐步增加,而传统的机器人教具固定放置,儿童使用时不便,因此出现了行走机器人教具,但是目前的行走机器人教具在行走时不稳定,尤其是经过凸起或异物的地面时容易倒下,严重时会造成行走机器人工作异常或损坏,因此需要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走稳定的智能机器人教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行走稳定的智能机器人教具,包括机器人本体行走底座,所述行走底座固定安装在机器人本体底部,所述行走底座包括第一底盘、第二底盘和第三底盘,所述第二底盘通过第一转动机构与第一底盘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机构上方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第一底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底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底盘通过第二转动机构与第一底盘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机构上方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第一底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底盘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均包括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通过销轴与第一连接座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座上开设有与销轴相配合的第一销孔,所述第二连接座上开设有与销轴相配合的第二销孔。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底盘内安装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两端均安装有与其固定连接的主动轮,所述主动轴外部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外部安装有与其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底盘内。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底盘内固定安装有第一从动轴,所述第一从动轴外部套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三底盘内固定安装有第二从动轴,所述第二从动轴外部套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从动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二底盘和第三底盘在转动机构和弹簧的作用下与第一底盘连接组成完整的行走底座,在经过不平坦的地面时,第二底盘和第三底盘经过时不影响第一底盘的稳定,第一底盘经过时在第二底盘和第三底盘配合支撑下,使得第一底盘能稳定通过,从而提高了行走稳定性,更加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行走稳定的智能机器人教具的主视图;图2为行走稳定的智能机器人教具中行走底座的侧视剖面图;图3为行走稳定的智能机器人教具中行走底座的俯视剖面图;图4为行走稳定的智能机器人教具中转动机构的爆炸图。图中:1-机器人本体、2-行走底座、3-第一底盘、4-第一弹簧、5-第二底盘、6-第三底盘、7-第二弹簧、8-第一从动轴、9-第一转动机构、10-主动轴、11-第二转动机构、12-第二从动轴、13-第一从动轮、14-第一连接座、15-驱动电机、16-主动轮、17-第一齿轮、18-第二连接座、19-第二从动轮、20-销轴、21-第二齿轮、22-第一销孔、23-第二销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1如图1-4所示的行走稳定的智能机器人教具,包括机器人本体1行走底座2,所述行走底座2固定安装在机器人本体1底部,机器人本体1采用现有的能实现智能教学功能即可,并通过底部的行走底座2带着进行稳定行走,具体为,所述行走底座2包括第一底盘3、第二底盘5和第三底盘6,所述第二底盘5通过第一转动机构9与第一底盘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机构9上方安装有第一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4一端与第一底盘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底盘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底盘6通过第二转动机构11与第一底盘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机构11上方安装有第二弹簧7,所述第二弹簧7一端与第一底盘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底盘6固定连接,即第二底盘5和第三底盘6分别通过两个弹簧和两个转动机构与第一底盘3连接并对称设置,第一底盘3用于连接机器人本体1,这样在行走的过程中,第二底盘5或第三底盘6先与地面凸起部位接触,此时通过弹簧和转动机构配合,在第二底盘5或第三底盘6与凸起接触时翘起,而第一底盘3带着机器人本体1保持稳定,当第一底盘3经过凸起时,由于第二底盘5和第三底盘6的支撑,使其能稳定通过凸起,从而实现稳定行走。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9和第二转动机构11均包括第一连接座14和第二连接座18,所述第二连接座18通过销轴20与第一连接座14转动连接,为方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14上开设有与销轴20相配合的第一销孔22,所述第二连接座18上开设有与销轴20相配合的第二销孔23,即在第一连接座14的两侧设置两个第二连接座18,然后通过销轴20固定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连接座18固定安装第一底盘3侧面下部,第一连接座14固定在第二底盘5和第三底盘6的侧面下部。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优化,所述第一底盘3内安装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主动轴10,所述主动轴10两端均安装有与其固定连接的主动轮16,所述主动轴10外部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17,所述第一齿轮17外部安装有与其相啮合的第二齿轮21,所述第二齿轮21与驱动电机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5固定安装在第一底盘3内,工作时机器人本体1控制驱动电机15转动,通过第二齿轮21与第一齿轮17啮合,带着主动轴10进行转动,从而使得主动轴10两端的主动轮16与地面进出实现稳定驱动,同理,为保证第二底盘5和第三底盘6能在主动轮16的驱动下稳定行走,所述第二底盘5内固定安装有第一从动轴8,所述第一从动轴8外部套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从动轮13,所述第三底盘6内固定安装有第二从动轴12,所述第二从动轴12外部套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从动轮1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走稳定的智能机器人教具,包括机器人本体(1)行走底座(2),所述行走底座(2)固定安装在机器人本体(1)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底座(2)包括第一底盘(3)、第二底盘(5)和第三底盘(6),所述第二底盘(5)通过第一转动机构(9)与第一底盘(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机构(9)上方安装有第一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4)一端与第一底盘(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底盘(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底盘(6)通过第二转动机构(11)与第一底盘(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机构(11)上方安装有第二弹簧(7),所述第二弹簧(7)一端与第一底盘(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底盘(6)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走稳定的智能机器人教具,包括机器人本体(1)行走底座(2),所述行走底座(2)固定安装在机器人本体(1)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底座(2)包括第一底盘(3)、第二底盘(5)和第三底盘(6),所述第二底盘(5)通过第一转动机构(9)与第一底盘(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机构(9)上方安装有第一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4)一端与第一底盘(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底盘(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底盘(6)通过第二转动机构(11)与第一底盘(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机构(11)上方安装有第二弹簧(7),所述第二弹簧(7)一端与第一底盘(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底盘(6)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稳定的智能机器人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9)和第二转动机构(11)均包括第一连接座(14)和第二连接座(18),所述第二连接座(18)通过销轴(20)与第一连接座(14)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走稳定的智能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友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聪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