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止动环的双列轮毂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8607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止动环的双列轮毂轴承。一些汽车中,需防止轴承在轴承座内窜动,需在外圈上安装止动环。一般在外圈上装上卡圈式止动环,此类止动环在汽车高速转动时,易产生松动。一种带止动环的双列轮毂轴承,内圈由第一二内圈2件对向贴合设置,第一二内圈和保持架分别设置外凸的台阶,且第二内圈一端的圆柱面延伸出外圈的端面;还包括密封圈组件和磁性圈组件;外圈上设止动环,止动环径向和轴向贴合在外圈上,在止动环的圆周向上还设向外斜向延伸的卡合部。卡合部有效防止轴承在运转中在轴承座内窜动,有效进行了固定。改善了因各种零件同轴度问题引起的各种障碍,运行更平稳,在高速运行中不会松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止动环的双列轮毂轴承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止动环的双列轮毂轴承。
技术介绍
轮毂轴承是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它不仅能承载轴向载荷还能承载径向载荷,能承受重量且能为轮毂的转动提供精确的引导,故在汽车中广泛应用。而现有技术中轴承外部的开口沿轴承轴向的长度较短,增大了外界污染物侵入容纳间隙并进而侵入轴承内部的风险。而在一些汽车传动部件中,需要防止轴承在运转中在轴承座内窜动,需要在外圈上安装止动环。一般在轴承外圈上开一个止动槽,然后装上卡圈式止动环,此类止动环在汽车高速转动时,容易产生松动,降低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运行平稳且使用寿命长的带止动环的双列轮毂轴承。一种带止动环的双列轮毂轴承,包括外圈、内圈、保持架和钢球,所述的内圈由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2件对向贴合设置,所述的第一内圈、第二内圈和保持架分别设置外凸的台阶,两台阶相向设置,第一内圈的内径大于第二内圈的内径,且第二内圈一端的圆柱面延伸出外圈的端面;所述的带止动环的汽车轮毂轴承还包括位于外圈和第一内圈间的密封圈组件,位于外圈和第二内圈间的磁性圈组件;所述的外圈上还设有止动环,所述的止动环径向和轴向贴合在外圈上,在止动环的圆周向上还设有向外斜向延伸的卡合部。止动环中斜向的卡合部有效防止轴承在运转中在轴承座内窜动,有效进行了固定。进行了轴向定位,减少了零件种类,便于安装,改善了因各种零件同轴度问题引起的各种障碍,运行更加平稳,且在高速运行中不会松动,寿命长。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所述的密封圈组件包括第一挡块、第一密封圈、弹簧和第二挡块,第二挡块由四部分组成,两径向的竖直段、轴向的横向段、两径向的竖直段间的斜向过渡段,第一挡块为L形结构,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对向间隔设置,第一密封圈套设在第二挡块两端及外侧,第一密封圈在第一挡块轴向处设有二V形的密封唇,二密封唇一个内凹、一个内凸,内凸的外端套设有自紧的弹簧;在第一挡块径向处设有斜向的密封唇。密封唇与第一挡块过盈配合。第二挡块的四段式设置,拉长了密封,且在第一挡块两处设置密封唇,进一步拉长了密封长度,保证了密封,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设弹簧使第一密封圈紧密贴合在第一挡块上,密封效果更佳。所述的磁性圈组件包括L形的磁性块和套设在磁性块上的第二密封圈,磁性块,能挡住大部分灰尘和水份,且能进行磁性感应。所述的止动环的材料为65Mn,且其为一体式结构,耐磨性好,寿命长。所述的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的在外端内径处圆弧过渡,安装及拆卸方便。所述的第二内圈在外伸端外径处,两端倒角过渡,中间圆弧连接,且外端倒角斜向角度大于内端倒角处,安装方便,导向性好。所述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材料为NBR,寿命长。使用本专利技术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止动环中斜向的卡合部有效防止轴承在运转中在轴承座内窜动,有效进行了固定。进行了轴向定位,减少了零件种类,便于安装,改善了因各种零件同轴度问题引起的各种障碍,运行更加平稳,且在高速运行中不会松动,寿命长。增设多处密封唇,拉长了密封长度,也可以有效地增大了油脂存放的间隙,使得润滑效果好,提高了密封性能。设置的磁性块,可以进一步防止灰尘颗粒、泥水等杂质进入轮毂轴承内部,导致轮毂轴承的失效。挡块的多段式设置,能够更好的承受冲受,增加了刚度,使得密封的密封效果更好,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图1所示的A向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图1所示的B向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图1所示的C向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图1所示的D向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带止动环的双列轮毂轴承。本实施例所述的带止动环的双列轮毂轴承,包括外圈1、内圈、保持架5和钢球6,所述的内圈由第一内圈2和第二内圈8两件对向贴合设置,所述的第一内圈2、第二内圈8和保持架5分别设置外凸的台阶,两台阶相向设置,第一内圈2的内径大于第二内圈8的内径,且第二内圈8一端的圆柱面延伸出外圈1的端面。所述的带止动环的汽车轮毂轴承还包括位于外圈1和第一内圈2间的密封圈组件3,位于外圈1和第二内圈8间的磁性圈组件7;所述的外圈1上还设有止动环4,所述的止动环4径向和轴向贴合在外圈1上,在止动环4的圆周向上还设有向外斜向延伸的卡合部,两部分间角度连接且圆弧过渡,止动环4和外圈1同轴线。卡合部可为整圈的结构,也可以为多个组合周向均匀设置的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的密封圈组件3包括第一挡块31、第一密封圈32、弹簧33和第二挡块34,第二挡块34由四部分组成,两径向的竖直段、轴向的横向段、两径向的竖直段间的斜向过渡段,第一挡块31为L形结构。第一挡块31贴合在第一内圈2上,第二挡块34贴合在外圈1上。第一挡块31和第二挡块34对向间隔设置,第一密封圈32套设在第二挡块34两端及外侧,第一密封圈32在第一挡块31轴向处设有二V形的密封唇,二密封唇一个内凹、一个内凸,内凸的外端套设有自紧的弹簧33,弹簧33可为环状结构,也可为其它结构;在第一挡块31径向处设有斜向的密封唇。密封唇与第一挡块31过盈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的磁性圈组件7包括L形的磁性块71和套设在磁性块上的第二密封圈72,L形的磁性块71贴合在第二内圈8上。进一步地,所述的止动环4的材料为65Mn,且其为一体式结构。止动环4由冲压而成,一致性好。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内圈2和第二内圈8的在外端内径处圆弧过渡。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内圈8在外伸端外径处,两端倒角过渡,中间圆弧连接,且外端倒角斜向角度大于内端倒角处。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密封圈32和第二密封圈72的材料为NBR。当此带止动环的双列轮毂轴承使用时,只需将卡合部卡合在轴承座上即可。以上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路做出的变形及改进,都应当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止动环的双列轮毂轴承,包括外圈(1)、内圈、保持架(5)和钢球(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圈由第一内圈(2)和第二内圈(8)2件对向贴合设置,所述的第一内圈(2)、第二内圈(8)和保持架(5)分别设置外凸的台阶,两台阶相向设置,第一内圈(2)的内径大于第二内圈(8)的内径,且第二内圈(8)一端的圆柱面延伸出外圈(1)的端面;所述带止动环的汽车轮毂轴承还包括位于外圈(1)和第一内圈(2)间的密封圈组件(3),位于外圈(1)和第二内圈(8)间的磁性圈组件(7);所述的外圈(1)上还设有止动环(4),所述的止动环(4)径向和轴向贴合在外圈(1)上,在止动环(4)的圆周向上还设有向外斜向延伸的卡合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止动环的双列轮毂轴承,包括外圈(1)、内圈、保持架(5)和钢球(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圈由第一内圈(2)和第二内圈(8)2件对向贴合设置,所述的第一内圈(2)、第二内圈(8)和保持架(5)分别设置外凸的台阶,两台阶相向设置,第一内圈(2)的内径大于第二内圈(8)的内径,且第二内圈(8)一端的圆柱面延伸出外圈(1)的端面;所述带止动环的汽车轮毂轴承还包括位于外圈(1)和第一内圈(2)间的密封圈组件(3),位于外圈(1)和第二内圈(8)间的磁性圈组件(7);所述的外圈(1)上还设有止动环(4),所述的止动环(4)径向和轴向贴合在外圈(1)上,在止动环(4)的圆周向上还设有向外斜向延伸的卡合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止动环的双列轮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组件(3)包括第一挡块(31)、第一密封圈(32)、弹簧(33)和第二挡块(34),第二挡块(34)由四部分组成,两径向的竖直段、轴向的横向段、两径向的竖直段间的斜向过渡段,第一挡块(31)为L形结构,第一挡块(31)和第二挡块(34)对向间隔设置,第一密封圈(32)套设在第二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中伟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时达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