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文银锋专利>正文

一种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853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件,用于型材连接。该连接件由固定主体和与固定主体可转动接合的连接部组成;其中,连接部在远离固定主体的一端具有用于连接固定的卡接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接件可用于型材的呈角度连接,可在连接位置直接进行连接,无需长距离滑动、无需拆除目标型材上已连接的其他型材,用于方便、快捷的现场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门窗型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铝型材、塑钢型材等的新型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型材被广泛应有于现代建筑、装修等领域。在装修或建造过程中,牢固、安全、方便的连接部件的需求量非常之大。尤其在装修中,除了对于牢固和安全的要求,便捷连接、简易灵活操作更是连接件的重要考量标准。在城市中,现代的装修除了新房装修外更多的需求主要是老房、二手房的重新装修,这样的情况带来的问题也随之而生:没有电梯搬运困难;楼道狭窄更是加大大件建材的搬运困难,由此要求到达现场的建材尽量零散化;然而,安装空间狭小,使得零散化的建材组装困难,尽量在最终成品大小的范围内组装。并且,在装修过程中,还存在预制型材连接错误或现场适应性改动的问题。往往会因为一个梁柱的出厂连接错误导致整天的工程无法进行,必须返厂,或者最差也是再次运回开阔地(例如,从楼房上通过人力搬运或滑轮吊至楼下开阔地点)进行重新组装,再重新搬运上楼、现场安装。人力物力浪费非常严重,用户意见很大。具体地,例如用于铝门窗(或塑钢型材门窗)的框架(横梁立柱)的连接件(或称角码),一般为框架的三条边(除最上方的一条横梁外)在工厂组装好后进行运输、搬运,现场安装其间的各梁柱最后“封顶”。一旦遇到楼道窄小、电梯窄小而窗体面积大的情况,不但运输困难,而且搬运必须借助于滑轮、吊车等悬吊上楼的方式,增大成本、且存在一定的危险。现有的连接件一般为长方体件,一端没入待安装/连接的梁柱的型材腔体内,另一端通过与框架立柱/横梁的型材上预留的T型槽相配合的两个凸起来卡住该T型槽,该凸起从框架立柱的开放端嵌入T型槽、与其呈角度卡合,并向下滑动至所需位置,随后通过螺丝等机构紧固在该位置。这样的连接件从安全和牢固角度考虑并没有问题,但是,由于待连接的梁柱必须在目标梁柱的开口端卡住并滑动至所需位置,因此需要现场安装空间必须大于窗体面积,这对于仅仅更换落地窗等大型窗体的需求而言,是非常不利的。进一步地,有时还会存在出厂配置错误或现场需要进行临时调整的情况,这样就需要将待更换部位以上(上开口)的连接梁柱全部拆除并全部重新连接,耗时耗力、灵活性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本领域目前存在的上述连接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灵活连接型材梁柱的新型连接件。该连接件(也可称角码、或型材连接角码)可用于型材的呈角度连接,可在连接位置直接进行连接,无需长距离滑动、无需拆除目标型材上已连接的其他型材,用于方便、快捷的现场安装。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提供一种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由固定主体和与所述固定主体可转动接合的连接部组成;其中,所述连接部在远离所述固定主体的一端(远端)具有用于连接固定的卡接部。其中,所述连接部包括镜像对称的两个臂,两个臂相对设置,并且分别相对于所述固定主体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转动。优选地,两个臂彼此分离设置,或柔性连接(例如,如下所述的,经弹簧或两凹槽柔性连接)。也即,两个臂的远端具有用于连接固定的卡接部。两个臂形成的连接部的外部最宽处宽度等于固定主体的宽度,以使得两者均可紧抵待连接型材的容纳腔的内壁。优选地,两个臂在它们的相对面上包括用于保持螺丝的反向齿。在两个臂通过卡接部与目标型材的槽卡接后,通过在反向齿直接接收并保持螺丝,来固定两个臂的相对位置,以保持所述连接件(的卡接部)与目标型材的连接(卡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臂的相对面。弹簧能够保持两个臂的相对位置在一合理范围内(未使用时,保持两个臂处于其纵向轴线互相平行的位置),并且,在卡接部与目标型材的槽卡接后,通过回弹力可初步实现所述连接件与目标型材的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固定主体与所述连接部的可转动接合可通过接合处形状相互配合的凸出部与凹槽实现。优选地,所述凸出部为球形或圆柱形(即,凹槽为中空球形或圆柱形形状)。凹槽的开口部分直径小于凸出部的球形或圆柱形的直径,以防止凸出部从凹槽的脱出。同时,凸出部下端连接的臂的厚度(或固定主体的臂的厚度)小于凸出部的上述直径,且略小于凹槽开口部分的直径,使得臂相对于凹槽(相对于固定主体)、或者固定主体相对于连接部的臂能够转动(摆动)。其中,转动的角度可为0~±60°(优选为0~±45°,更有选为0~±30°,最优选为0~±15°)。优选地,所述凸出部优选设置于所述臂的接合端。所述凸出部也可设置于固定主体的接合端(固定主体的臂的接合末端),这样,凹槽设置于两个臂的接合端,这样的凹槽相对运动时可能会存在相互碰撞的情况,连接件的灵活性略有降低。进一步地,所述卡接部优选为在两个臂的相对面的背面的远端向外侧的凸起,所述凸起在分别卡入目标卡槽后通过固定两个臂的相对位置与目标卡槽紧紧抵靠以固定连接。对于型材的垂直连接,所述凸起在所述连接件(或所述臂)的厚度方向上位置一致,也就是,所述臂在厚度方向上没有等长、没有变化;但是,对于一些非直角连接的需求,所述凸起也可沿着厚度方向上与所述固定主体成一定角度(所需的连接角度),也就是说,所述臂在厚度方向上并非等长、而是在厚度方向上与所述固定主体成一定角度(所需的连接角度)。其中,所述固定主体的远端具有接收螺丝的孔,用于连接件与待连接型材的紧固。优选地,该孔可以接收内六角螺丝,或者,也可接收传统螺丝或螺帽。利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件呈角度连接两个型材(横梁与立柱)的方法为:首先将固定主体部分没入待连接型材(例如,横梁)的中空腔内(一般,连接件的纵向剖面基本等于型材中空腔的截面使其刚好贴合中空腔放置);利用两个臂可以相对彼此、以及相对于固定主体移动或转动的特点,通过分别转动两个臂,将两个臂的远端的凸起(卡接部)分别卡入目标型材(例如,立柱)的卡槽(例如,T型槽)后,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卡接部与目标型材相对固定;随后,将连接部(两个臂)也没入待连接型材直至待连接型材与目标型材呈角度互抵接触,在反向齿处和固定主体的螺丝孔处分别嵌入螺丝(待连接型材的相应位置处具有用于螺丝嵌入的相应孔),以固定两个型材的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连接件是针对例如铝门窗行业里一种新型连接结构,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件的型材门窗框架的连接、安装更为方便。本专利技术的连接件使得型材一般无需在厂里组装、现场安装场地需求小,解决组装后的大件运输问题和现场局促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连接件采用顶压的方式使其左右自行扩张固定,效率更高、方便拆卸。并且,由于其可以“原地”拆装,无需对框架结构种的其他梁柱进行全部重新拆装。进一步地,由于其顶压介入的卡接方式,可以各个端部分别安装,无需多人配合卡入、滑动,可以实现单人组装。在实际施工时,如果工人不细心装反,只需把错误的部分螺丝松掉平移出来,不需要拆主框,然后在通过顶压的方式正确平移进去即可。同时,本专利技术的连接件解决了传统结构安装固定在墙上后,客户如果要改变原有造型结构就必须把整体拆除再重新安装,而本专利技术的快装连接角码在不破坏主框和墙体、也不拆除的情况下,随意移除中柱按客户需求进行改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件的横截面示意图(俯视图)。其中,1固定主体;2连接部;3臂;4螺丝孔;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由固定主体和与所述固定主体可转动接合的连接部组成;其中,所述连接部在远离所述固定主体的一端具有用于连接固定的卡接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由固定主体和与所述固定主体可转动接合的连接部组成;其中,所述连接部在远离所述固定主体的一端具有用于连接固定的卡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镜像对称的两个臂,两个所述臂相对设置,并且分别相对于所述固定主体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臂在它们的相对面上还包括用于保持螺丝的反向齿。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主体与所述连接部的可转动接合可通过接合处形状相互配合的凸出部与凹槽实现。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银锋
申请(专利权)人:文银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