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高段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846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限高段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支护结构包括水平围护墙体、斜围檩、内支撑、始发工作井、水平围护墙体施工导向墙、接收工作井以及水平围护墙体封头墙。水平围护墙体、斜围檩及内支撑依次从基坑外往内方向布置,水平围护墙体施工导向墙位于始发工作井内,水平围护墙体封头墙位于接收工作井内。水平围护墙体包括若干水平围护桩,水平围护桩的两端分别锚入水平围护墙体施工导向墙以及水平围护墙体封头墙。斜围檩在基坑立面上呈一定角度间隔布置,内支撑水平布置,其两端分别支撑在基坑两侧的斜围檩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限高段基坑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对施工场地处净高无要求,解决了限高段地下工程基坑的支护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限高段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深基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限高段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基坑围护是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种重要临时支护措施,常规地下工程流程为:围护结构施工->基坑开挖、支护->主体结构施工。国内外现在基坑围护结构有钢板桩、SMW工法、TRD墙、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均为竖向受力构件。在基坑内侧通常还设置水平冠梁(或围檩)和一定间距的内支撑或锚索,基坑外侧水土压力的传递路径为:竖向受力的围护结构->水平冠梁(或围檩)->内支撑或锚索。采用传统的基坑围护型式具有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等优点,但是围护结构施工时对施工场地处净高要求较高,不仅需满足施工设备高度的需求,同时还需满足吊装钢筋笼所需的高度。当施工高度受限时,如在桥梁等既有结构物或高压线下方时,传统基坑围护型式将不再适用,此时将不得不考虑采用暗挖施工工艺,造成工程投资和施工风险的增加。为此,有必要提出的一种对施工场地处净高无要求的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限高段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围护结构施工时对施工场地处净高要求较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限高段基坑的支护结构,包括水平围护墙体、若干斜围檩、若干内支撑、始发工作井、水平围护墙体施工导向墙、接收工作井以及水平围护墙体封头墙;所述水平围护墙体、斜围檩以及内支撑依次从限高段基坑外往限高段基坑内方向布置,所述始发工作井、接收工作井分别布置在限高段基坑的两端,所述水平围护墙体施工导向墙位于所述始发工作井内靠近限高段基坑的一侧,所述水平围护墙体封头墙位于所述接收工作井内靠近限高段基坑的一侧;所述水平围护墙体包括若干水平围护桩,所述水平围护墙体布置在限高段基坑的两侧及底部;所述水平围护桩的两端分别锚入所述水平围护墙体施工导向墙以及水平围护墙体封头墙;所述若干斜围檩在限高段基坑立面上呈一定角度间隔布置,所述内支撑水平布置,其两端分别支撑在限高段基坑两侧的所述斜围檩上。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围护桩为圆柱状桩体,采用非开挖方法施工而成。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围护桩外侧套有钢管或塑料管,所述钢管或塑料管一侧设有凹型锁扣,另一侧设有凸型锁扣,相邻的两根水平围护桩通过锁扣结构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凸型锁扣顶面设置有按一定间距布置的注浆孔,凸型锁扣与凹型锁扣连接后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有微膨胀水泥砂浆。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围护桩为实心或空心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水平围护桩内部设置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若干水平主筋,所述水平主筋外侧设有螺旋形箍筋,所述水平主筋及螺旋形箍筋共同构成钢筋笼。进一步的,所述斜围檩采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内支撑采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始发工作井以及接收工作井的断面宽度均大于限高段基坑的宽度,所述始发工作井以及接收工作井的底部均低于限高段基坑的坑底。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围护墙体施工导向墙内预留顶管或水平定向钻等非开挖施工的导向孔,所述水平围护墙体施工导向墙与所述始发工作井的围护墙体采用钢筋连接。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供了上述的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限高段基坑两端的始发工作井、接收工作井;S2、施工顶管始发工作井处的水平围护墙体施工导向墙;S3、采用顶管法或水平定向钻等非开挖方法从中间往两边施工限高段基坑底部水平围护墙体的钢管或塑料管,相邻的两根钢管或塑料管通过锁扣结构相互搭接,并通过凸型锁扣往凸型锁扣与凹型锁扣连接后的空腔内灌注微膨胀水泥砂浆;S4、在已施工的钢管或塑料管内插入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S5、采用顶管法或水平定向钻等非开挖方法从下往上施工限高段基坑两侧的水平围护墙体的钢管或塑料管,相邻的两根钢管或塑料管通过锁扣结构扣相互搭接,通过凸型锁扣往凸型锁扣与凹型锁扣连接后的空腔内灌注微膨胀水泥砂浆,然后在已施工的钢管或塑料管内插入钢筋笼,浇筑混凝土;S6、施工接收工作井靠近限高段基坑面的水平围护墙体封头墙;S7、放坡开挖水平围护墙体顶部的土体;S8、竖向分层纵向分块开挖限高段基坑内的下方土体,并依次施工斜围檩与内支撑,随挖随撑;S9、开挖限高段基坑至坑底,浇筑坑底垫层,垫层作为限高段基坑底部支撑,完成限高段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限高段基坑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无需在限高段基坑的地面采用大型的施工设备,无需竖向吊装钢筋笼,对施工场地处净高无要求,解决了限高段地下工程基坑的支护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限高段基坑的支护结构的平面布置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支护结构的立面布置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支护结构的始发工作井处水平围护墙体施工导向墙的横断面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支护结构的限高段基坑处的横断面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支护结构平直段的水平围护桩的横断面示意图;图6是图1所示支护结构转角处的水平围护桩的横断面示意图;图7是图1所示支护结构凸型锁扣顶面注浆孔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限高段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方法中的土方开挖步序的立面布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及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一种限高段基坑的支护结构,包括水平围护墙体、若干斜围檩1、若干内支撑2、始发工作井3、水平围护墙体施工导向墙4、接收工作井5以及水平围护墙体封头墙6。上述水平围护墙体、斜围檩1以及内支撑2依次从限高段基坑100外往限高段基坑100内方向布置。始发工作井3、接收工作井5分别布置在限高段基坑100的两端,水平围护墙体施工导向墙4位于始发工作井3内靠近限高段基坑100的一侧,水平围护墙体封头墙6位于接收工作井5内靠近限高段基坑100的一侧。请参阅图4,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限高段基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围护墙体、若干斜围檩、若干内支撑、始发工作井、水平围护墙体施工导向墙、接收工作井以及水平围护墙体封头墙;/n所述水平围护墙体、斜围檩以及内支撑依次从限高段基坑外往限高段基坑内方向布置,所述始发工作井、接收工作井分别布置在限高段基坑的两端,所述水平围护墙体施工导向墙位于所述始发工作井内,所述水平围护墙体封头墙位于所述接收工作井内;/n所述水平围护墙体包括若干水平围护桩,所述水平围护墙体布置在限高段基坑的两侧及底部;所述水平围护桩的两端分别锚入所述水平围护墙体施工导向墙以及水平围护墙体封头墙;/n所述若干斜围檩在限高段基坑立面上呈一定角度间隔布置,所述内支撑水平布置,其两端分别支撑在限高段基坑两侧的所述斜围檩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限高段基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围护墙体、若干斜围檩、若干内支撑、始发工作井、水平围护墙体施工导向墙、接收工作井以及水平围护墙体封头墙;
所述水平围护墙体、斜围檩以及内支撑依次从限高段基坑外往限高段基坑内方向布置,所述始发工作井、接收工作井分别布置在限高段基坑的两端,所述水平围护墙体施工导向墙位于所述始发工作井内,所述水平围护墙体封头墙位于所述接收工作井内;
所述水平围护墙体包括若干水平围护桩,所述水平围护墙体布置在限高段基坑的两侧及底部;所述水平围护桩的两端分别锚入所述水平围护墙体施工导向墙以及水平围护墙体封头墙;
所述若干斜围檩在限高段基坑立面上呈一定角度间隔布置,所述内支撑水平布置,其两端分别支撑在限高段基坑两侧的所述斜围檩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围护桩为圆柱状桩体,采用非开挖方法施工而成。


3.如权利要求2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围护桩外侧套有钢管或塑料管,所述钢管或塑料管一侧设有凹型锁扣,另一侧设有凸型锁扣,相邻的两根水平围护桩通过锁扣结构相连。


4.如权利要求3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型锁扣顶面设置有按一定间距布置的注浆孔,所述凸型锁扣与凹型锁扣连接后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有微膨胀水泥砂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围护桩为实心或空心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水平围护桩内部设置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若干水平主筋,所述水平主筋外侧设有螺旋形箍筋,所述水平主筋及螺旋形箍筋共同构成钢筋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诗定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