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溶液回收系统的尾气吸收装置,包括对接溶液回收系统的放空管、回收桶;放空管的输出端架设有集液漏斗,所述集液漏斗的输入端呈圆锥状,所述集液漏斗的底部设有集液管;所述集液管的输入端开设切口,用于集液管输入端伸入集液漏斗,所述集液管的中部设有一端U形管,所述集液管的输出端通向回收桶;所述集液漏斗的输出端设有盘管,所述盘管的输出端设有用于溶解和中和蒸汽的中和池,所述中和池的输出端设有吸附室,所述吸附室内部填充用多孔吸附性材料。本方案可以解决液蒸汽换热不及时,蒸汽吸收效率不够高,排入外界环境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溶液回收系统的尾气吸收装置
本技术属于溶液蒸汽回收设备
,具体的讲涉及一种溶液回收系统的尾气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物医药、制药加工等领域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反应釜中的固液混合物进入有机溶剂回收釜中,在有机溶剂回收釜中通入蒸汽加热蒸发分离有机溶剂和物料,有机溶剂蒸汽随后进入冷凝器冷凝回收,冷凝的有机溶剂液体进入锥形储槽储存,锥形储槽设有放空管。尽管有机溶剂(尾气)蒸汽经冷凝器冷凝,但是仍有大约1%(重量比)的有机溶剂蒸汽由于来不及换热没有形成冷凝液体进入锥形储槽后通过放空管排入大气中。这样就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并且由于有机溶剂没有充分回收而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溶液回收系统的尾气吸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溶液蒸汽换热不及时,蒸汽吸收效率不够高,排入外界环境污染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溶液回收系统的尾气吸收装置,包括对接溶液回收系统的放空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收桶;所述放空管的输出端架设有集液漏斗,所述集液漏斗的输入端呈圆锥状,所述集液漏斗的底部设有集液管;所述集液管的输入端开设切口,用于集液管输入端伸入集液漏斗,所述集液管的中部设有一端U形管,所述集液管的输出端通向回收桶;所述集液漏斗的输出端设有S型的盘管,盘管底部的每个弯折处均设有设有漏液用的阀门,所述盘管的输出端设有用于溶解和中和蒸汽的中和池,所述中和池的输出端设有吸附室,所述吸附室内部填充用多孔吸附性材料。进一步地,集液管的U形管的最高处的竖直高度低于所述集液管的输入端竖直高度;所述集液漏斗的外壁两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上输出端设有雾化喷头,所述盘管外还架设有若干个冷风机。进一步地,所述盘管底部的每个弯折处均设有玻璃液位计用以观察盘管内积液水位。进一步地,所述集液漏斗上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有用于固定集液管的固定环;所述集液管和集液漏斗之间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为“工”字型,密封条两侧端部设有可供集液管和集液漏斗的端部插入的槽孔。进一步地,所述中和池中根据收集蒸汽的类型添加对应的中和试剂,中和pH值,所述吸附室的内的多孔吸附性材料为竹炭。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中,放空管对接现有的溶液回收系统,放空管中的溶液蒸汽或者试剂蒸汽沿放空管通入集液漏斗,集液漏斗的底壁为圆锥状的喇叭型开口,其侧壁与竖直方向存在倾斜的夹角,也就是说和蒸汽的前进方向存在夹角,因此蒸汽能够与集液漏斗的侧壁更充分的接触;集液漏斗的外壁两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水泵上输出端设有雾化喷头,雾化喷头将水雾化后喷向集液漏斗的侧壁,水汽吸收一部分沿该侧壁溜走,一部分吸收后蒸发,这个过程中会吸收集液漏斗的热量当蒸汽接触到集液漏斗的侧壁时,会因为预冷而液化,沿集液漏出的侧壁向下流到集液管;集液管的输入端开设切口,用于集液管输入端伸入集液漏斗,所述集液管的中部设有一端U形管,液化的溶液蒸汽会最终沿集液管流向回收桶,别进一步回收利用;设计U形管的目的是使得在工作过程中溶液蒸汽液化后会在U形管的底部聚集,形成液封,起到了防止蒸汽逃逸和回流的效果。同时,集液管的U形管的最高处的竖直高度低于所述集液管的输入端竖直高度,能够使得溶液蒸汽液化后流动更加顺利,同时避免U形管中的液体回流。还有部分温度较高的溶液蒸汽会沿集液漏斗的输出端通向盘管,盘管为S形,盘管外还架设有若干个冷风机,S形的盘管可以增大散热面积,使得该部分部分温度较高的溶液蒸汽能够加快散热,使得散热更加充分,进一步使得溶液蒸汽液化,该部分液化后的溶液尾气会堆积到盘管底部的每个弯折处;盘管底部的每个弯折处均设有设有漏液用的阀门,阀门的输出端通向回收桶,盘管底部的每个弯折处均设有玻璃液位计用以观察盘管内积液水位,当观察到积液水位较高时,可以打开阀门,将该部分积液通入回收桶。盘管的输出端设有用于溶解和中和蒸汽的中和池,中和池中根据收集蒸汽的类型添加对应的中和试剂,中和酸碱性,避免环境污染,同时中和池的输出端设有吸附室,剩余的极少部分蒸汽或者尾气将进入吸附室,所述吸附室内部填充用多孔吸附性材料,能够将溶液蒸汽进行吸附,此时在排出,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将会大大减少。本方案中集液漏斗上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有用于固定集液管的固定环,固定环将集液管套接固定,通过连接杆与集液漏斗固定连接,使得二者的相对位置关系较为稳定不易晃动,提供了本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稳定的结构也能够使得密封性更强,防止溶液蒸汽泄漏。集液管和集液漏斗之间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为“工”字型,密封条两侧端部设有可供集液管和集液漏斗的端部插入的槽孔,通过密封条能够进一步避免溶液蒸汽沿集液管和集液漏斗的间隙处泄漏,进一步加强了密封性和吸收蒸汽的效率,降低了环境污染的风险。本方案,解决了液蒸汽换热不及时,蒸汽吸收效率不够高,排入外界环境污染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溶液回收系统的尾气吸收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密封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放空管1、集液漏斗2、集液管3、盘管4、中和池5、吸附室6、冷风机7、水泵8、阀门9、玻璃液位计10、雾化喷头11、连接杆12、固定环13、密封条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溶液回收系统的尾气吸收装置,包括对接溶液回收系统的放空管1,还包括回收桶;所述放空管1的输出端架设有集液漏斗2,所述集液漏斗2的输入端呈圆锥状,所述集液漏斗2的底部设有集液管3;所述集液管3的输入端开设切口,用于集液管3输入端伸入集液漏斗2,所述集液管3的中部设有一端U形管,所述集液管3的输出端通向回收桶;所述集液漏斗2的输出端设有S型的盘管4,盘管4底部的每个弯折处均设有设有漏液用的阀门9,盘管4底部的每个弯折处均设有玻璃液位计10用以观察盘管4内积液水位;所述盘管4的输出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溶液回收系统的尾气吸收装置,包括对接溶液回收系统的放空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收桶;所述放空管的输出端架设有集液漏斗,所述集液漏斗的输入端呈圆锥状,所述集液漏斗的底部设有集液管;所述集液管的输入端开设切口,用于集液管输入端伸入集液漏斗,所述集液管的中部设有一端U形管,所述集液管的输出端通向回收桶;所述集液漏斗的输出端设有S型的盘管,盘管底部的每个弯折处均设有设有漏液用的阀门,所述盘管的输出端设有用于溶解和中和蒸汽的中和池,所述中和池的输出端设有吸附室,所述吸附室内部填充用多孔吸附性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液回收系统的尾气吸收装置,包括对接溶液回收系统的放空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收桶;所述放空管的输出端架设有集液漏斗,所述集液漏斗的输入端呈圆锥状,所述集液漏斗的底部设有集液管;所述集液管的输入端开设切口,用于集液管输入端伸入集液漏斗,所述集液管的中部设有一端U形管,所述集液管的输出端通向回收桶;所述集液漏斗的输出端设有S型的盘管,盘管底部的每个弯折处均设有设有漏液用的阀门,所述盘管的输出端设有用于溶解和中和蒸汽的中和池,所述中和池的输出端设有吸附室,所述吸附室内部填充用多孔吸附性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液回收系统的尾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管的U形管的最高处的竖直高度低于所述集液管的输入端竖直高度;所述集液漏斗的外壁两侧固定安装有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泽贵,豆会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瑞希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