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小芯数光纤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935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传输用的小芯数光纤束,由光纤和套管组成,光纤设在套管内,光纤横截面形成二维六角密排结构,最外层光纤设置于由次外层光纤构成的正六棱柱侧面的外侧且在次外层光纤中的每两根相邻光纤外侧的共同最近邻位置堆砌1根最外层光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小芯数光纤束填充率,从而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与光源的耦合效率,减小了光纤束的互连损耗,具有填充率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光传输的光纤束,尤其是指芯数小于122的小芯数光纤束
技术介绍
用横截面为圆形的相同光纤沿纤维长度方向平行排列并置于套管内可以构成光纤束。光纤束的填充率定义为构成光纤束的所有光纤的横截面积之和与光纤束的套管内壁横截面所包围的面积的比值。光纤束的填充率高,则其与光源的耦合效率较高,且光纤束互连的损耗较小。光纤束中光纤的间隙越小,则填充率越高。在光纤紧密排列的情形,光纤的横截面形成二维六角密排结构,这种结构的光纤相互间隙最小,此处称为密排光纤束。高填充率光纤束不但要有小的光纤相互间隙,还要求光纤与套管之间的间隙要小。对于密排光纤束,其填充率取决于光纤束芯数以及与套管内壁邻近的光纤的排列方式。当密排光纤束芯数大于122时,光纤束的填充率随光纤束芯数的变化不大。但是,对于密排光纤束的芯数少于122的情形,光纤束的填充率随光纤束芯数以及与套管邻近的光纤的排列方式变化较大。目前,芯数少于122的圆截面密排光纤束仅有7芯和37芯两种。这两种密排纤维束的填充率不高,因此其与光源的耦合效率不高,其光纤束互连的损耗较大。三、技术方案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本专利技术与光源的耦合效率得以提高的小芯数光纤束,其芯数小于122。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光传输用的小芯数光纤束,由光纤和套管组成,光纤设在套管内,光纤横截面形成二维六角密排结构,最外层光纤设置于由次外层光纤构成的正六棱柱侧面的外侧且在次外层光纤中的每两根相邻光纤外侧的共同最近邻位置堆砌1根最外层光纤。有益效果由于本专利技术将套管内的多根光纤按照二维六角密排结构排列,且采用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最外层光纤的特定排列,即使最外层光纤排列于由次外层光纤构成的正六棱柱侧面的外侧且在次外层光纤中的每两根相邻光纤外侧的共同最近邻位置堆砌1根最外层光纤,这就使得本专利技术在小芯数即芯数小于122的情形下,在套管内横截面积相等的条件下,即可实现光纤束填充率的提高,因此,本专利技术可以提高小芯数光纤束填充率,从而提高了本专利技术与光源的耦合效率,减小了光纤束的互连损耗,具有填充率高的优点。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31芯光纤束横截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55芯光纤束横截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85芯光纤束横截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121芯光纤束横截面图。五、实施方案一种光传输用的小芯数光纤束,由光纤1和套管2组成,光纤1设在套管2内,光纤横截面形成二维六角密排结构,最外层光纤设置于由次外层光纤构成的正六棱柱侧面的外侧且在次外层光纤中的每两根相邻光纤外侧的共同最近邻位置堆砌1根最外层光纤。所谓二维六角密排结构是指每对相邻光纤的中心距相等,并且,与任一光纤最近邻的光纤位于以该光纤为中心、以相邻光纤的中心距为边长的正六边形的顶点上,按本专利技术的这种结构,可以实现31芯、55芯、85芯、121芯的小于122芯数的高填充率密排光纤束。权利要求1.一种光传输用的小芯数光纤束,由光纤(1)和套管(2)组成,光纤(1)设在套管(2)内,光纤横截面形成二维六角密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最外层光纤设置于由次外层光纤构成的正六棱柱侧面的外侧且在次外层光纤中的每两根相邻光纤外侧的共同最近邻位置堆砌1根最外层光纤。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传输用的小芯数光纤束,由光纤和套管组成,光纤设在套管内,光纤横截面形成二维六角密排结构,最外层光纤设置于由次外层光纤构成的正六棱柱侧面的外侧且在次外层光纤中的每两根相邻光纤外侧的共同最近邻位置堆砌1根最外层光纤。本专利技术可以提高小芯数光纤束填充率,从而提高了本专利技术与光源的耦合效率,减小了光纤束的互连损耗,具有填充率高的优点。文档编号G02B6/44GK1482484SQ0213823公开日2004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9日专利技术者杨春, 杨 春 申请人:东南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传输用的小芯数光纤束,由光纤(1)和套管(2)组成,光纤(1)设在套管(2)内,光纤横截面形成二维六角密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最外层光纤设置于由次外层光纤构成的正六棱柱侧面的外侧且在次外层光纤中的每两根相邻光纤外侧的共同最近邻位置堆砌1根最外层光纤。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